APP下载

高校红色档案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探究

2022-10-28吕中元

档案天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资源

■吕中元

中国高校在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具有特色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作为高校第一手原始资料,翔实地记录了我党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激发和鼓舞着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和挖掘利用,奏响红色主旋律,传承红色好基因。这给高校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不仅要管好护好红色档案资源,承担起抢救、丰富、构建高校记忆的责任,而且还要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以史铸魂的重要作用。

一、立足红色档案,筑牢初心使命

近年来高校档案馆(室)已着力于红色档案资源整理,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扎实推进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他们之所以不敢怠慢,是因为红色档案除了具有档案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着年代久远、内容独特、保存分散、实体脆弱、形式多样等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要求档案工作者在积极做好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同时,还需坚持“馆内保护”与“馆外征集”并重的原则,以抢救守好护好高校红色记忆。

(一)馆内保护

馆内保护主要是指防止红色档案受损、延缓红色档案褪变和抢救、修复受损红色档案,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红色档案的寿命。对于数量大、年代久远、利用频繁、破损较严重的档案,优先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物质类实物档案,如奖牌、锦旗、牌匾等,主要依靠除尘、消毒除菌、脱酸、修复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非物质类档案,如红色歌谣、红色故事、红色戏曲等,则采用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数字化复原与再现等技术促进其有效保护与多元传承。作为档案工作者,最重要的还要有恒心、细心、耐心、平凡心、责任心,用“五心”管好每一件红色档案,护好每一页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筑牢档案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馆外征集

馆外征集是档案馆(室)贯彻落实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维护档案完整齐全的一项举措,是红色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档案馆(室)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人,注重红色档案征集的广度和深度,系统开展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确保征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红色档案资源数量稀少,弥足珍贵,散存、散失于社会各个阶层,征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密切协作,调查摸底,寻找有价值的征集线索。二是实地走访,明确征集目标、范围和内容,积极做好动员工作。三是摒弃传统单渠道征集思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采取自愿捐赠、代为保管、复制、征购等多方式征集向档案馆(室)集中。四是寻求多主体协作,全方位收集补实馆藏红色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例如岭南师范学院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通过发布征集公告、采集信息、上门走访等方式,征集整理重要红色档案资料24件、珍贵相册6本、红色展板111张、书籍17本、音像作品9个、奖牌35块、证书21张等,还举办了“奋斗教育报国路 启航师范新征程——本科师范教育30年办学成果展”,不忘初心,持续推进红色档案工作一路向前。

二、开展红色研学,把握精神内涵

红色档案是党和国家光辉历史的真实记录。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件件珍贵的红色文物,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真实、最生动的教材,也是准确把握红色精神深刻内涵的宝贵财富。

(一)设立红色校史研究

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为进一步挖掘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学校风采,凝聚师生人心,共建精神家园,各高校应启动红色校史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术活动开展,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成果,推出一批红色档案文化精品。如四川大学“档案和校史研究专项”申报,根据不同等级给予5000元-20000元的经费资助。在红色校史研究中,学术研究与档案资源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既要做到档案资料的严谨全面,又要能从众多的档案资源中找寻问题根源。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丰富充盈的档案资料、详实具体的口述事件,是学术研究的精神食粮,为学者开展专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管理者角度来看,碎片化档案资料是难以全面完整地传递精神内涵的,只有服务于学术界,深入发掘红色资源中的内在关联,增强档案资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才能开发出更有衔接性、更具理论性的红色文化产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红色资源物质层面上深挖、提升、总结其精神内涵,才能更好地深化、激活红色文化记忆的当代价值。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将红色档案资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思政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助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在教学过程中,聚焦学生需求与课堂内容实际,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历史优势性,让历史说话,让档案发声,增强学生受众直观感受。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构建教学新模式,以小组合作形式对红色基因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讨论,让学生真切感受革命烈士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进而讲好“四史”故事,不断提升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如上海大学本科生思政选修课《开天辟地》,将老上海大学历史融入其中,从历史视角讲述红色学府诞生的时代背景,带领学生见证红色之路,打造学生群体喜爱的“金课”,受到解放日报、中国教育报、东方教育时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三)丰富红色实践活动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进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高校积极开展红色实践活动进行精神补钙,如举办红色文化主题讲座、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举行红色诗歌朗诵、开展红色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身临其境地听、观、行、悟立体性地学党史,增强党性意识,牢记职责使命。如岭南师范学院独臂老人郑光华老师,退休后致力于学校关工委工作30余载,积极推行红色资源、审美教育和党史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学生先学党史国史,再用丹青刻纸艺术展家国情怀,主编红色剪(刻)纸专著《燕岭花开》《燕岭花红》《燕岭花馨》等成为岭师学子争相传阅的爱国主义校本教材。郑光华老师说:“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是没有根的,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有根、有魂的,做剪(刻)纸前必须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内涵。”

三、盘活红色资源,践行服务为民

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多,先进典型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用好用活身边的红色档案资源,引导社会大众从奋斗历史中汲取磅礴力量,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引擎驱动

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宝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还在于它在当下带给我们的精神滋养,赋予我们奋斗前行的力量。聚焦红色档案资源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找到开发突破口,让红色档案资源绽放新的光彩、新的活力,是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一是政治导向。当今多种社会思潮涌动,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价值观沉渣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动摇了小部分人的思想信仰。高校要充分用好红色档案资源自身具有的凭证作用,帮助大众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更科学理性地掌握时代发展规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二是历史镜鉴。“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高校在奋斗与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有成功和辉煌,也有曲折和教训,红色档案建设对于学校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等,能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作用,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持续稳步高质量发展。例如《档案见证贵州大学百年文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志》(1956-2014)等。三是育人价值。高校要深刻认识红色档案资源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传承育人规律,创造性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为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注入新活力,保持新动力。例如江西高校利用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走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云上游”“线下比”“实地走”等形式,创造万件作品比创意,千支团队赴实地,百所高校齐发力的红色教育场景,让学生不忘初心使命,争作时代新人。此外,红色档案资源还具有经济助推作用,如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纪念品等,在为高校创造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创造物质文明成果,形成两手都抓、都硬的良好局面。

(二)激发红色档案资源的生机活力

高校红色资源的宣传推广,若仍是沿袭传统的、单一的静态方式,是很难向社会大众展示红色文化的“前世今生”和精神内核,必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传播格局,才能提高红色基因的传承效度,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鲜活”起来。首先是要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创新融媒体传播矩阵。高校应对本校的红色文献、图片、音视频、文物等进行收集、挖掘、梳理与整合,推进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同时,加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叉融合,通过报纸、广播、移动电视、网络等优势资源,全面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网,使得文化传播和交流从文字、图片到数字化符号,实现跨区域共享、跨媒体联动、跨国界传播,扩大主题教育辐射面和影响力。紧密联系当地社区、地方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各级各类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构建共享红色文化教育平台,用活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新领域和新路径。积极与文旅电商、创客平台等合作,依托红色档案资源设计开发富有情感价值的红色文创产品,并做好相关营销推广工作,讲好文创产品背后的红色故事,开拓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又走实。例如贵州省大学生红色文创产品紫砂陶、雕刻有遵义会址的精致木梳、长征线路被制作成了飞行棋等。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能。将文化创意、红色资源、多媒体技术跨界融合,设计开发具有红色教育价值的微视频、微党课等,用“小”产品讲述“大”故事,为红色文化传播创新发展增加新动能。利用AR、VR等数字人文技术,创建红色文化线上体验中心、虚拟展览馆等,将红色档案资源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还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多维感观的体验转换,增强公众对红色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如江西理工大学“大柏地战役VR体验系统”,以实景建模、逼真还原战争场景,开展互动性、情境性、沉浸性的学习来培养爱国情怀,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资源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