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玉县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

2022-10-27杨怀林张高磊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云杉杜鹃种质

杨怀林,张高磊,刘 敏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成都 610081)

白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平均海拔3 500 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部为山原地貌,西部为高山峡谷,地理位置东经98°36′~99°56′,北纬30°22′~31°40′[1]。属亚热带气候区,月平均温度为15.8 ℃,因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延长线上而受高空强劲西风气候控制,并受沿河谷西南季风影响,加之南北走向的山脉海拔高度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干扰了纬度气候带的演变顺序,形成独特的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内降水量等值线多呈南北向展布现状。年均降水量604.4 mm,土地面积10 257.67 km2,林地面积537 633.43 hm2,森林覆盖率47.72%。森林土壤以山地褐土、山地灰褐土、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为主。

1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概况

根据四川省林草种苗站工作安排,白玉县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白玉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并报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组织业务人员于2020年5—9月进行了3轮外业调查,共完成了白玉县17个乡(镇)栽培种质资源普查、60条线路的野生种质资源普查和古树名木调查(野生种质资源普查线路全长110.677 km,覆盖白玉县17个乡镇),拍摄物种照片58 465张,数据库使用照片2 838张。后期完成内业整理、统计、核查、上报等工作,编写《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白玉县种质资源树种名录、资源目录、标本目录、古树目录。

2 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2.1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经调查,白玉县共记录林木种质资源169份,隶属于28科54属121种[2];录入古树26株,优良单株52株(表1)。

表1 白玉县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白玉县记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31份,隶属于28科51属117种。其中:裸子植物有2科4属13种18份,被子植物26科47属104种113份,涉及有蔷薇科、松科、蝶形花科、鼠李科、忍冬科、杜鹃花科、杨柳科、木犀科、壳斗科、小檗科、柏科、桦木科、槭树科、胡颓子科、黄杨科、马鞭草科、柽柳科、苏木科、绣球花科、茶藨子科、唇形科、蓝雪科、毛茛科、瑞香科、桑寄生科、桑科、卫矛科、五加科等。

2.2 栽培利用种质资源

白玉县记录栽培利用种质资源36份,隶属12科24属30种,主要包括用材林、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园林绿化树种及木本花卉。

2.2.1 用材林及生态防护林树种 主要有川滇冷杉、长苞冷杉、紫果冷杉、鳞皮冷杉、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黄果云杉、紫果云杉、鳞皮云杉、高山松、日本红杉、青杨、山杨、康定杨、乡城杨、白桦等树种。

2.2.2 经济林树种 主要包括蔷薇科和胡颓子科。蔷薇科主要有桃属、李属、苹果属,树种包括光核桃、厚叶梅和变叶海棠;胡颓子科主要是沙棘属中国沙棘。

2.2.3 园林绿化树种及木本花卉种类 园林绿化树种及木本花卉中乔木4科5属5种,灌木7科10属11种[3]。乔木树种为侧柏、大果圆柏、旱柳、石枣子和西南花楸;灌木树种包括具乌柳、川西白刺花、黄花木、具鳞水柏枝、亮叶杜鹃、毛嘴杜鹃、伏毛金露梅、水栒子、窄叶鲜卑花、细枝茶藨子和云南丁香。

2.3 古树名木资源

白玉县有古树26株,种质资源2份,隶属于1科1属1种,即为青杨。2个古树群分别位于赠科乡下比沙村打莫寺和绒盖乡仲学村。其中,赠科乡下比沙村打莫寺有古树16株,绒盖乡仲学村有古树7株。白玉县没有名木。

2.4 重点保护树种资源

白玉县重点保护植物共有5种[4],仅有光核桃一种有天然分布,其余均为栽培。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水杉(栽培)和银杏(栽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岷江柏木(栽培)、玫瑰(栽培)和光核桃(栽培和野生兼具)(表2)。

表2 白玉县重点保护树种

3 资源现状分析

3.1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丰富

根据普查结果,白玉县蕴藏的优异野生种质资源有57种,用途广,开发潜力大。优良用材树种有冷云杉类(川滇冷杉、长苞冷杉、紫果冷杉、鳞皮冷杉、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黄果云杉、紫果云杉、鳞皮云杉)、大果圆柏、高山松、青杨、山杨、康定杨、白桦、糙皮桦、川滇高山栎、长穗高山栎、黄背栎、灰背栎等;优良观赏树种有:银叶铁线莲、川滇小檗、具鳞水柏枝、糖茶藨子、紫花茶藨子、紫萼山梅花、华西蔷薇、西南花楸、高山绣线菊、川滇绣线菊、川西锦鸡儿、云南山蚂蝗、四川木蓝、腋花勾儿茶、川滇猫乳、杜鹃类(尤其是头花杜鹃、雪层杜鹃、直枝杜鹃、亮叶杜鹃、雪山杜鹃、北方雪层杜鹃)、素方花、云南丁香、刚毛忍冬、理塘忍冬、红脉忍冬、岩生忍冬、唐古特忍冬、毛花忍冬、华西忍冬、醉鱼草状六道木、小蓝雪花等。优良药用树种有:大黄檗、刺黄花、刺红珠、绢毛山梅花、柳叶钝果寄生等。如此多的林木种质资源,若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将给白玉县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3.2 优质栽培品种较少

白玉县栽培木本植物种类有101种(含亚种、变种),隶属于38科63属;记录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36份,隶属于12科24属30种。已栽植和开发利用的特色乡土种质资源主要有川西云杉、侧柏、青杨、康定杨、乡城杨、中国沙棘、伏毛金露梅、变叶海棠等8种。

3.3 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野生和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集中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域的种质资源种类分布不均匀。野生种质资源在全县辖区范围均有分布;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金沙乡沙丁村、八吉村,热加乡拉巴村、麻通村,河坡乡仁白村、绒盖乡沟沟村、盖玉镇郎巴村、阿察镇亚青寺和甘孜州白玉国有林保护管理局办公区。

3.4 干旱半干旱区域物种资源丰富

白玉县地处金沙江流域,具有高原季风性气候,河谷地带蒸发量远超降水量,植被稀疏、脆弱等干旱半干旱特征,物种丰富,常见有侧柏、银叶铁线莲、绿叶铁线莲、鞍叶羊蹄甲、川西白刺花、腋花勾儿茶、云南勾儿茶、小蓝雪花等耐干旱贫瘠树种。

3.5 珍稀种质资源少

珍稀种质资源较少,重点保护植物共有5种,仅有光核桃一种有天然分布,其余均为栽培。

4 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4.1 加大保护力度,异地保存与原地保存相结合

乡土树种即野生种质资源、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蕴藏着极为复杂多变的遗传特征。白玉县应充分重视乡土树种的遴选和应用,在加大对乡土树种及其原生境原地保护的同时,开展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人工育种技术等研究,充分利用章都乡197K苗圃进行野生优良种质资源和品种的驯化和选育,丰富林木种质资源库,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和珍稀树种进行异地保存。

4.2 加强县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

白玉县林木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但却没有科学规范的集中收集保存,至今无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遗传测定林、树木园、植物园、种子库等专设场所。应加大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采种、苗木生产等基地建设,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收集、保存、繁育优良种质资源,使其达到国家级标准和要求,争取纳入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或种质资源保护区。

4.3 开展工程造林树种选择、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建设国家储备林

我国用不到世界3%的森林蓄积量,支撑着全球23%人口对木材的需求[5]。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使得大部分木材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华盛顿公约》的修订,很多木材出口国也出台了相应政策限制或禁止木材出口,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国家储备林能够有效解决这项困难。根据本次普查根据普查结果,白玉县优良用材树种川滇冷杉、长苞冷杉、紫果冷杉、鳞皮冷杉、云杉、丽江云杉、川西云杉、黄果云杉、紫果云杉、鳞皮云杉、高山松、青杨、山杨、白桦、糙皮桦等,没有充分利用好,工程造林现在基本采用川西云杉,树种单一,因此应针对各树种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比较,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生长快、产量高的树种或品种,进行大量繁育,并应用于国家储备林建设。

4.4 选育、开发和推广应用本地野生优良观赏种质资源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较晚,造成园林景观单一现象[7]。白玉县城乡绿化常用树种有74种,但多为外来种源,对当地气候、土壤适性差。调查发现当地天然分布的小蓝雪花、腋花勾儿茶、川西白刺花、二色锦鸡儿、银叶铁线莲、绿叶铁线莲、鞍叶羊蹄甲、冬青卫矛、杜鹃类、变叶海棠、扁刺蔷薇、刺红珠、(伏毛)金露梅、(伏毛)银露梅、刚毛忍冬、毛花忍冬、黄花木、紫萼山梅花、绢毛山梅花、云南山梅花、大翅色木槭等树种观赏价值较高,具有很好利用前景树种。对这些野生种质资源开展采种、育苗、栽培试验,并将成果应用于乡村振兴,不但可以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间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8]。

猜你喜欢

云杉杜鹃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云上杜鹃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杜鹃红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杜鹃
云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