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2-10-27蒋林芮范丁林陈燕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泸州市意愿疫苗

蒋林芮 郑 宇 范丁林 陈燕华

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2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已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研究表明在0~19岁人群中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持续增高[1]。我国中小学生作为这一年龄段的庞大群体,各部门应高度关注学生健康问题,加强中小学生防疫工作统筹部署。随着新冠疫苗的问世,接种疫苗对预防病毒感染流行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显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对其自身和更广泛人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3]。因此,本研究对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为后期新冠疫苗在我国中小学生人群中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为非随机抽样,最终确认有1 070名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调查。

1.2 调查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专家咨询后进行预调查。预调查结果显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14,有效性 Kaiser-Meyer-Olkin 系数为 0.765。问卷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家长基本信息,涉及家长性别、年龄等6个条目;(2)家长对孩子疫苗接种的认知态度,涉及觉得自家孩子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等5个条目;(3)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及原因,愿意接种原因(涉及相信研发能力、安全性等)和不愿意接种原因(涉及担心疫苗无效、副作用等)共16个条目。接种意愿原因条目采用Likert 5级量表进行调查,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1.3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设计生成问卷后,将二维码及网络链接发送给泸州市各中小学校负责人,由负责人通知各班主任转发至家长微信联系群,各中小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参与。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15日—21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2软件整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家长意愿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 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长基本信息及家长意愿 共计1 070名中小学生家长参与本次调查,其中女性家长居多(75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较多(398人),孩子就读小学的家长最多(779人)。所有家长中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有660人,不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有410人,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率为61.7%。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家长愿意孩子接种的人数分别为497人、52人、111人,占比分别为63.8%、41.6%、66.9%(χ2=24.695,P<0.01)。见表1。

2.2 意愿影响因素

2.2.1 单因素分析显示,家长有无接种新冠疫苗、孩子就读阶段、对孩子以前的疫苗接种服务是否满意、觉得自家孩子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认为孩子通过生病获得自然免疫力比接种新冠疫苗好、孩子过去的疫苗接种经历、新冠疫苗接种单位交通便利等是影响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意愿的显著性因素(P<0.05)。见表1。

表1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2 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家长意愿(愿意和不愿意)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 二元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接种新冠疫苗、对孩子以前疫苗接种服务满意、认为自家孩子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认为新冠疫苗接种单位交通便利的家长接种意愿更高(P均<0.05);而初中生家长较小学生家长接种意愿更低(P<0.05)。见表2。

2.2.3 愿意接种和不愿意接种的原因:在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660名中小学家长中,相信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能力、安全性、质量监管、接种必要性等方面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均超过80%。而在不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410名中小学家长中,担心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短期副作用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超过50%,担心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长期副作用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超过40%,认为自家孩子处于低风险地区,没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超过30%。见表3。

表2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愿意或不愿意的原因[n(%)]

3 讨论

3.1 家长接种意愿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泸州市有61.7%的中小学生父母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与近期北京通州地区有65.4%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疫苗的调查结果接近[4],而明显低于前期国内安阳市家长疫苗接种意愿率89.1%[5]。可能是因为前期国内防疫压力较大,普通群众对新冠疫苗抱有较大期望,但随着新冠疫苗上市使用后,部分人群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导致公众对新冠疫苗产生害怕和怀疑心理,而忽视了疫苗的有利作用,最终使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降低。

3.2 家长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在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家长意愿更高,已有研究表明家长主动接种疫苗后,他们对新冠疫苗相关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6],因此拓宽宣传渠道向更多的家长讲解疫苗接种知识,增强家长对新冠疫苗的认知非常重要。同时,认为自家孩子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家长接种意愿更高,可能因为家长对孩子感染新冠病毒的担心程度以及对疾病易感性认知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疫苗接种意愿[7],而家长是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的主要决策者,因此改变家长的认知态度至关重要。另外,对孩子以前疫苗接种服务满意的家长意愿更高,已有研究显示这部分家长对以往相关医疗保健系统和卫生服务人员的接种服务满意度高,医疗人员对家长进行了疫苗作用的宣讲,有利于增加他们对疫苗的信任度和认知度,使他们更愿意孩子接种新冠疫苗[8]。本研究中,小学生家长相较于初中生家长接种意愿更高,可能与小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小,自身免疫力脆弱,需要更多免疫保护有关。认为疫苗接种单位交通便利的家长接种意愿也更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认为接种单位交通不便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自身的工作时间安排。因此建议接种单位后期可在学校设立临时医疗服务场所,为中小学生集中、方便地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此次调查还显示,在愿意接种的原因中,家长相信国产疫苗研发能力、安全性、质量及运输监管、接种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均超过80%,说明家长对我国新冠疫苗总体持比较积极正面的态度,研究显示与家长对本国疫苗具有偏爱性有关[9]。因此,保证国产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提升接种能力、确保政策支持对提高家长对国产疫苗的信任和选择至关重要。在不愿意接种的原因中,家长对疫苗有效性、副作用、必要性方面持“不确定”的比例分别超过60%、40%、50%,这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0]。说明尽早了解家长出现疫苗犹豫、怀疑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完善国家疫苗接种相关策略,有利于树立家长对新冠疫苗的信心,预防家长选择延迟或拒绝疫苗接种。

学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中小学生是重点保护人群。本次调查显示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较低,而家长的接种意愿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因此建议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科学客观地报道,普及接种新冠疫苗的益处,增强家长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针对家长对新冠疫苗怀疑和担心的原因,完善相关接种策略,消除家长的片面理解,这将是在中小学生中安全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泸州市意愿疫苗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泸州商行在港上市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泸州市健康产业商会运作模式探究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