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生物农药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效

2022-10-27谷清义陈支芹申君

长江蔬菜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芽孢细菌性

谷清义,陈支芹,申君

(1.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464000;2.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细菌性角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的黄瓜角斑病菌(Xanthomonas cucurbitae)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1,2]。目前,细菌性角斑病在海南甜瓜上呈蔓延趋势[3]。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茎蔓,严重时整株瓜苗受损,直接影响产量[4,5]。

目前,细菌性角斑病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6],但长期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且可能存在农药残留。生物农药主要成分源于大自然,具有毒副作用小、残留少、易降解、不伤害天敌、不易诱发抗药性等优点[7],是代替化学农药的首选。甜瓜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还需兼顾甜瓜品质和自然环境安全。因此,笔者选择5种生物农药进行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药效试验,以筛选出可推广应用的生物杀菌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5种供试药剂均为生物杀菌剂: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可湿性粉剂(山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公司);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山东省乳山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试甜瓜品种为耀农25号(昌吉市沃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下旬播种,2叶1心期定植。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在海南东方市新龙镇道达村甜瓜种植区,株行距40 cm×120 cm,667 m2种植2 200株,土壤为砂壤,肥力偏低,有机质含量偏低。共设6个处理,处理1: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处理2: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处理3: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处理4: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5: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6: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随机排列。

1.3 试验方法

共施药2次,2次施药间隔5 d,施药均选择在17:00以后进行。第1次施药时间为2021年3月13日,第2次施药时间为2021年3月18日,为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高峰期。

使用利农JactoHD 400手动型喷雾器,喷雾标准为植株叶片正反两面密布药滴,叶尖有药滴为宜。试验期间天气晴间多云,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3℃。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调查方法:每小区3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调查全部叶片,分别于施药前1 d(3月12日),第1次药后3 d(3月16日)、5 d(3月18日),第2次药后3 d(3月21日)、5 d(3月23日)调查,共5次,同时观察植株是否有药害发生。以每片叶病斑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级,病情级数调查根据Hopkins分级标准,稍有改动。叶片发病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叶片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10%及以下;2级,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0%~30%;3级,病斑融合成大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30%~50%;4级,病斑很多,融合成大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50%~70%,病斑干枯;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70%以上,几乎整片叶焦枯死亡[8]。其中,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5);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为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为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为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为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5种生物农药在第1次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49.45%、34.36%、29.51%、37.21%和39.91%,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防效最高,为49.45%,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次为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效为39.91%,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防 效 最 低;病 情 指 数 分 别 为8.25、10.16、9.78、10.21和8.77,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病指最低,其次为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药后5 d,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防效最高,为68.92%,其次为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效为68.47%,两者间防效差异不显著,最低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表1 5种生物农药防治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试验结果

第2次药后3 d和5 d,5种药剂的防效均有提高。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0.98和11.68,防效分别达到84.82%和86.30%,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药剂。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病情指数分别为14.53和16.44,防效分别为74.37%和74.92%,防效仅次于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68.02%和69.85%,均显著高于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但显著低于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

各供试药剂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现对甜瓜产生药害。

3 结论与讨论

生物农药从来源上主要分为微生物源生物农药、植物源生物农药、动物源生物农药3大类。其中,微生物源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2大类,在生产中使用较为广泛。笔者选用5种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的生物农药,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优异的生物药剂。参试的5种生物药剂中,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和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均为近年开发的新型活菌类微生物源杀菌剂,主要防治对象为细菌性病害,在本试验中,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突出,第1次药后5 d防效即达到68.92%,第2次药后5 d防效达到86.30%,均高于其他参试药剂。同时,通过田间观察发现,该药剂还具有促进植株生长、使叶片增厚的功能。1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一般。

抗生素类杀菌剂是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常用药剂,有使用历史久和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多种作物细菌性病害对此类药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试验选用的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是该类制剂目前登记的有效含量最高的,第2次药后5 d,其1 50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效达到74.92%,仅次于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但显著高于其他3种药剂,说明高剂量的春雷霉素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效果显著。同为抗生素类杀菌剂的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防效最低,可能是长期使用导致病菌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综上所述,5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50倍液和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治海南地区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突出,可推广使用。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使用周期,用药时应注意轮换使用或混配用药。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芽孢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芽孢杆菌(Bacillus)细胞膜刚性的相关研究概述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