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三元液液相平衡实验测定及预测
2022-10-26孙天一李佳书李进龙
孙天一,梁 智,李佳书,丁 延,李进龙
(常州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柴油主要由化石能源裂解和焦化制得,是复杂的烷烃和芳烃混合物,其中烷烃可作为裂解原料制取乙烯,也可作为高品质燃料[1-2]。然而芳烃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裂解时的烯烃收率,还容易导致炉管结焦,使装置运行周期缩短,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如何降低柴油中芳烃含量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3]。目前,国内外的油品芳烃脱除技术主要有液液萃取[4]、萃取精馏[5]和共沸精馏[6]等,对于芳烃含量小于20%(w)的原料,最有利的工艺是液液萃取技术。液液萃取技术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萃取剂,目前最为常用的萃取剂有环丁砜、二甲基亚砜(DMSO)、糠醛、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丁立群等[7]测定了1-甲基萘+正癸烷+1-十四烯+环丁砜四元混合物常压及323.15,333.15,343.15 K时液液相平衡(LLE)数据,证明了环丁砜溶剂萃取分离1-甲基萘的可行性。刘金晨等[8]通过LLE研究了DMSO在298.15,343.15 K条件下对正十二烷中苯、萘、菲、芘、甲苯及2-甲基萘的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DMSO能够优先抽提多环芳烃。孙东旭等[9]测定了常压下正庚烷-甲苯-糠醛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293.15,303.15,313.15 K)下的LLE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糠醛对甲苯有较好的选择性。史军军等[10]比较了DMF、DMSO和糠醛等六种常用溶剂对芳烃的选择性,他们发现溶剂对芳烃的选择性系数(S)可与溶解度参数进行关联,且通过向DMF中引入助剂提高极性,可显著提升萃取性能。Li等[11]通过液液萃取研究了复合溶剂在303.2~323.2 K和常压下对正庚烷-苯混合物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DMF摩尔分数为0.583的复合溶剂对原料油中的苯具有较高的S和分配系数(K)。
本工作采用正十二烷和联苯模拟轻质柴油,选取糠醛、 DMF和DMSO为萃取剂,在303.15,323.15,343.15 K及常压下测定了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三元LLE数据,评估不同溶剂对联苯的萃取效果;借助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LLE数据进行关联,得到新的二元交互参数;最后采用UNIFAC和COSMO-SAC模型预测了体系的液液相行为,探讨了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实验结果可为油品脱芳萃取剂筛选及过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正十二烷、联苯、丙酮:纯度不低于99.5%(w),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糠醛:纯度不低于99.0%(w),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DMSO,DMF:纯度不低于99.5%(w),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前,所有试剂通过色谱分析无杂峰。
带恒温夹套的相平衡釜:自制;PANNA A91型气相色谱仪: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LLE实验在常压下进行,测定不同萃取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LLE数据。实验在相平衡釜中进行,恒温夹套与恒温水浴连接。首先准确称取各组分并加入平衡釜中,密封后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搅拌90 min,再静置90 min。彻底分层且达到相平衡后,抽取萃余液和萃取液,采用色谱分析各物质的含量,为了减少分析误差,每个试样至少分析3 次。通过改变组成,得到一系列的LLE数据。
1.3 分析方法
所有组成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FID检测,色谱柱为专用于分析碳烃组分的 PONA柱(50 m×0.2 mm×0.5 μm),载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0 mL/min。汽化室温度为573.15 K,检测器的温度为553.15 K,初始温度为353.15 K(保持 0 min),以10 K/min的速率程序升温到398.15 K(保持 0 min),再以40 K/min的速率程序升温到513.15 K(保持 15 min)。采用面积内标法定量分析溶液组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LLE实验数据
在常压条件下,测定了303.15,323.15,343.15 K条件下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糠醛、DMF和DMSO)体系的三元LLE数据,见表1~3。
2.2 实验数据一致性检验
在测定LLE数据的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误差不可避免。为了表明实验所测数据准确可靠,常采用Othmer-Tobias方程[12]和Hand方程[13]对实验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分别见式(1)和式(2)。
式中,x22,x32分别为联苯和萃取剂在萃取相中的摩尔分数;x11,x21分别为正十二烷和联苯在萃余相中的摩尔分数;A,B,a,b为方程的回归参数。
依据式(1)和式(2)对表1~3中的LLE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对于Othmer-Tobias方程,除343.15 K下DMF体系的关联结果较差,其他数据关联的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9。其中,DMSO体系数据相关性最好,DMF体系的最差。对于Hand方程,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R2均大于0.99,即Hand方程关联结果优于Othmer-Tobias方程。总体而言,实验数据可由式(1)和式(2)进行线性关联,表明实验数据 具有良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表1 正十二烷(1)+联苯(2)+糠醛(3)三元LLE实验数据Table 1 Experimental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LLE) data of n-dodecane(1)+biphenyl(2)+furfural(3)
表2 正十二烷(1)+联苯(2)+DMF(3)LLE实验数据Table 2 Experimental LLE data of n-dodecane(1)+biphenyl(2)+N,N-dimethylformamide(DMF)(3)
表3 正十二烷(1)+联苯(2)+DMSO(3)LLE实验数据Table 3 Experimental LLE data of n-dodecane(1)+biphenyl(2)+dimethyl sulfoxide(DMSO)(3)
表4 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体系的Othmer-Tobias方程和Hand方程拟合参数Table 4 Fitting parameters of Othmer-Tobiase equation and Hande equation for n-dodecane+biphenyl+extractant system
2.3 数据结果讨论
为了比较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分离性能,计算了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K和S,见式(3)和式(4)。
式中,下标中的i和j为混合物中的组分i和j;1和2分别代表萃余相和萃取相。
图1为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K和S。由图1a可知,对于同一萃取剂,K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说明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萃取剂的分离效率。在相同温度下,DMF和糠醛为萃取剂的三元体系联苯的K随萃余相中联苯含量增加而减小,而DMSO萃取体系联苯的K随萃余相中联苯含量增加而略有增加。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K由大到小顺序为:DMF>糠醛>DMSO;K越大,联苯对萃取剂越亲和,溶在萃取剂中的联苯越多。这表明相较于糠醛和DMSO,DMF更容易从烷烃中分离联苯。由图1b可知,随着萃余相中联苯含量的增大,三种体系的S均减小。在不同温度下,正十二烷+联苯+糠醛/DMF/DMSO体系的S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03.15 K时,糠醛与DMF体系的S基本相同,而在323.15,343.15 K时,糠醛体系S略高于DMF;DMSO为萃取剂的三元体系对联苯的S则最大。综合比较,DMSO从十二烷中萃取联苯效果最好,DMF对联苯的萃取效果优于糠醛。此外,对于同种萃取剂,不同温度下联苯的K和联苯/十二烷的S的大小顺序均为303.15 K>323.15 K >343.15 K,因此303.15 K为最优萃取温度。
图1 不同萃取剂下联苯的K(a)和S(b)Fig.1 K(a) and S(b) of biphenyl at different extractants.
3 模型关联和预测
3.1 模型关联
采用NRTL[14]和UNIQUAC模型[15]对LLE数据进行了关联,获得了NRTL和UNIQUAC模型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并计算了实验值与关联结果的偏差,结果见表5。在图1中已绘出了UNIQUAC模型计算结果(虚线),与实验结果一致。由表5可知,对于糠醛和DMF体系,UNIQUAC模型关联的误差相对较小,而对于DMSO体系则是NRTL模型关联误差较小。总体来说,UNIQUAC模型关联结果更好,可为过程模拟提供更可靠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
表5 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二元相互作用参数Table 5 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n-dodecane+biphenyl+extractant
3.2 实验结果预测
在相平衡计算中,当缺失实验数据时,常需采用预测方法获得相关体系热力学性质,如UNIFAC基团贡献法[16]和COSMO方法[17-20],前者是较早也是研究较多的预测方法之一,模型参数完全依赖于实验数据;后者则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实验值的先验性预测方法。Dong等[21-22]还提出了COSMO-UNIFAC理论,基于COSMO模型,补充了UNIFAC预测方法中所有缺失的交叉相互作用参数。为了更深入研究预测方法对体系的适用性,本工作进一步借助COSMO-UNIFAC和COSMOSAC模型预测了三个不同体系的LLE。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本工作的混合体系,所有基团和参数在UNIFAC和COSMO-UNIFAC模型中一致,后文以UNIFAC预测结果进行讨论,预测的K和S同样绘于图1中。由图1可知,COSMO-SAC和UNIFAC模型都能够给出糠醛体系联苯K与S规律性预测,UNIFAC模型对K的预测较好,而COSMO-SAC模型则对S的预测较好。图2给出了不同萃取剂体系的三元液液相图。由图2A可知,COSMO-SAC模型能够较好地给出该体系LLE性质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UNIFAC的预测偏差较大。对DMF萃取剂体系,COSMO-SAC模型无法给出分相结果,但从UNIFAC模型可获得体系的分相结果(图2B),并且预测的联苯K与S随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正十二烷+联苯+DMSO体系,这两种模型均能给出分相结果,UNIFAC模型的预测基本反映了联苯K和S随浓度变化的规律,而COSMO-SAC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不那么令人满意。另外,由图2C可知,COSMO-SAC模型预测的分相区域随温度的变化幅度明显比实验值大,且误差较大,但UNIFAC模型可获得良好结果。综上所述,在采用预测模型进行萃取剂筛选和相平衡预测时,为了获得可靠结果,需借助实验值进行严格验证。
图2 正十二烷三元LLE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n-dodecane ternary LLE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A n-Dodecane(1)+Biphenyl(2)+Furfural(3);B n-Dodecane(1)+Biphenyl(2)+DMF(3);C n-Dodecane(1)+Biphenyl(2)+DMSO(3)Temperature/K:a 303.15;b 323.15;c 343.15 □:experimental value;solid line:COSMO-UNIFAC model;dotted line:COSMO-SAC model.
图3为COSMO-SAC模型中分子的表面链节电荷密度分布谱图。谱图中两条垂直虚线中的前者表示链节为氢键授体,后者表示为氢键受体,且越远离、峰值(面积)越大对应性质越强[23]。由图3可知,萃取剂均具有氢键受体特性,可与苯环π键形成相互作用。结合极性综合考虑,氢键受体强弱顺序为DMF>糠醛>DMSO,与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体系实验观察的K大小排序一致。
图3 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谱图Fig.3 The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spectra of the molecule.
4 结论
1)实验测定了温度303.15~343.15 K及常压下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糠醛、DMSO和DMF)的LLE数据,丰富了基础物性数据。
2)借助K和S评价了三种有机萃取剂对联苯的萃取效果,相同温度下,对联苯的K遵循DMF>糠醛>DMSO、S遵循DMSO>糠醛>DMF的规律。
3)采用NRTL模型和UNIQUAC模型成功拟合了LLE数据,获得了新二元相互作用参数; UNIFAC和COSMO-SAC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采用预测模型获得相平衡数据时需经实验结果严格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