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非遗文化要素提取与高校德育实践研究
——以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为例
2022-10-26南昌工学院桂嵩其
南昌工学院 桂嵩其
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建筑模型制作”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建筑模型概念、历史发展过程、材料及模型制作方法,考查建筑模型制作的流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大部分学校的思政教育与德育仍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上则稍显不足。纵观当前高校的艺术类课程,大部分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有以下两点。
第一,目前,艺术类课程内容众多,以环境设计方向为例,课程教学体系多数为理论与实践课程,而大部分课程以侧重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相关的教育和实践为主。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德育教学研究仍旧具有分散性,高校的德育工作忽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
第二,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对非遗文化传承、传播、教育的实践作用表述不够清晰。高校德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专业类课程并不是单纯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去给学生们上一堂“真正”德育课,专业课教师可能也并不具备这么专业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专业课教师所授课的侧重点依然应该是以专业课知识为中心,并不是将一门课程的全部课程内容都融入德育中,而是应该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为支点,利用课程专业特点让课程内容中的闪光点与德育相融合,也就是说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向好向善即可。
那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可以利用江西本土非遗文化元素中的江西地域性建筑形态与学生们深入探讨什么是江西民间传统建筑形式、形成的原因,乃至什么是“匠人精神”。
首先,利用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江西传统建筑形式有一定专业性的了解;其次,深入分析江西传统地域性建筑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对家乡建筑形式有一定的认知,形成学生的乡土认同感;最后,让学生明确“匠人精神”是坚守与专注,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它是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任何艺术的产生都需要艺术家们不懈地努力,而且要有非常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匠人精神”才能实现。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再结合课程本身的实践项目操作,既起到了对专业知识的强化作用,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德育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理念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的讲话中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本课程力求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主导,紧扣“保护、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对建筑模型理论的概述与建筑作品的解读,结合优秀模型作品分析,构建“生态保护”“工艺传承”“建筑文化发展”三个教学模块,引领学生对建筑空间组合、建筑色彩搭配规律、建筑模型制作方法学习的同时,并能重在以传播生态知识、传统工艺形式以及江西建筑文化为导向,从而提升学生的意识,实现专业课程文化传承培养与创新意识发展相协调。
三、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1)以扎根江西本土、服务江西地方经济为导向,依托江西各类非遗文化资源。
(2)通过课程体系构筑学生的思政观念,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乡土认同感。
(3)最终产生保护、传承与发展江西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四、实施路径
(一)教学模块一:保护
(1)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建筑模型制作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制作流程以及方法与技巧。
(2)核心内容:理解并读懂模型图纸,熟悉建筑模型构思的方法,合理分解模型的各个立面和平面,掌握适合表现模型整体效果的模拟材料和制作方法。
(3)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可行性:以赛促教为手段,利用设计大赛为依托,在讲解模型制作的特征语言及创作方法的同时,组织学生对海洋设计主题进行探讨。
(4)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①理论讲解:教师针对模型制作的特征语言及创作方法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2课时)。
②任务驱动:教师以大赛设计要求与知识点相融合,用生态保护为要点进行主题解读(1课时)。
③技能演示:教师课上以历届获奖作品进行技能讲解与创作方法分析(2课时)。
④实操演练与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研分析,完成模型的设计构思、方案设计等内容(14课时)。
⑤项目汇报与验收:组织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项目汇报,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模式,提升学习积极性(2课时)。
⑥总结归纳:教师对教学模块知识点进行强化,并对模型设计作品进行归纳总结(1课时)。
(二)教学模块二:传承
(1)教学目标:学习建筑模型的概念、发展历程及作用,掌握中国传统古建筑木构件的种类、特点以及制作工艺。
(2)核心内容:掌握中国传统古建筑木构件的结构与制作原则,准确把握材料和工具的应用技巧。
(3)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可行性:以中国传统古建筑木构件,作为学习建筑模型发展历史的根基,利用各种木构件为案例素材,在讲解中国传统古建筑木构件的种类、特点的同时,并组织学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探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的丰富内涵,并认识到它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需引导学生对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4)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①理论讲解:教师针对模型的概念、发展历程及作用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2课时)。
②任务驱动:以“古建筑木构件”制作要求与知识点相融合,以传承利用为要点进行主题解读(1课时)。
③技能演示:教师课上以古建筑木构件的种类、特点、制作工艺等进行材料剖析与制作方法讲解(2课时)。
④实操演练与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要求,进行古建筑木构件结构分析、完成选材、制作实操、模型后期处理等内容(10课时)。
⑤项目汇报与验收:组织学生对模型作品进行陈述与展示,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模式,提升学习积极性(2课时)。
⑥总结归纳:教师对教学模块知识点进行强化,并对模型作品进行点评总结(1课时)。
(三)教学模块三:发展
(1)教学目标:学习各种建筑模型的种类和特点,识别常用建筑模型制作的材料、工具以及应用技巧,掌握常用建筑模型的制作步骤,并对模型发展趋势有一定认识。
(2)核心内容:了解建筑模型种类的划分方法,熟悉常用建筑模型材料和工具,理解地域性代表建筑形态与结构,掌握不同建筑模型表现手段,准确表达建筑模型特征。
(3)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可行性:以建筑模型制作为实训手段,利用“地域性建筑代表”为依托,在讲解模型制作的划分种类和特点的同时,组织学生对“江西民居”建筑样式、结构、材料与制作工艺进行探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江西民居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聚落,让学生体会到江西民居形式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可替代的民族、地域情感内涵,有着极高的认知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增强学生们的乡土认同感,提升对本土地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感、创新力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性,并弘扬民族精神。
(4)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①理论讲解:教师针对模型制作的划分种类及特点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2课时)。
②任务驱动:以“地域性建筑代表”制作要求与知识点相融合,用发展创新为要点进行主题解读(1课时)。
③技能演示:以“江西民居”的建筑样式、结构、材料与制作工艺等进行剖析和方法讲解(2课时)。
④实操演练与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要求,学习“江西民居”的资料解读与材料选择、实操训练、模型修整等内容(28课时)。
⑤项目汇报与验收:组织学生对模型作品进行陈述与展示,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模式,提升学习积极性(2课时)。
⑥总结归纳:教师对教学模块知识点进行强化,并对模型作品进行点评总结(1课时)。
五、课程考核与成果
(一)课程考核
图1
(二)课程目标成果
(1)学生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模型制作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通过以上三大模块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根据真实案例进行探索研究,最终完成任务。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素养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学生思政的内化吸收,使专业课程教育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具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主动、积极、热烈学习氛围的作用,并且为日后深入设计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2)教师层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设计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该课程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体系的设计思路,采用以模块学习,项目实操为引领,通过任务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设计该课程。
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使思政教育与课程知识教育体系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养成由“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吸收的好习惯,更有利于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形成。
完善教师团队研讨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能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指导,每个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同造成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而每位教师能给予不同的视角或知识内容,对学生打开思维、提高课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而教师之间的知识相互转化也可进一步提升知识储备量,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结语
教师在专业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填鸭式”理论学习,或是“动手到底”实践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彻底解决以下问题:学生们学得非常迷茫,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失去了使命感;学生学习得非常枯燥,教师上课过于平淡与抽象;学生学习得非常没劲,生活与学习中都失去了方向,没有坚定的目标及发愤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课程,让“课程德育”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