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养结合背景的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2-10-26张洪王红艳刘琴
张洪,王红艳,刘琴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20 年11 月,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 万人,占18.70%[1],其中失能、失智等群体约4 200 万,预计到2050 年将超越上亿人。自2013 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关于印发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通知》等60 多个规划和政策文件,提出通过医养结合方式来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医养结合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 年教育部、民政部等9 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因此,如何培养高层次优质的应用型养老医护人才,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有序、可持续推进,实现健康老龄化,是目前亟须解决的热点和难点。
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老年护理人才的素养要求
医养结合包括医和养的结合,医主要指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养主要指生活照护、生活协助等。医养结合要求老年医护人员要将医院的医疗护理延续到老年人家中或养老机构,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综合的医护服务。由于实施医护的地点从医院转换到社区或居民家里,在素质要求上,不仅需要具备医院同质化的医护专业水平,如注射、管道护理、给药、换药、压力性损伤皮肤等专业操作技术,还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常见疾病及护理技术以及突发情况下独立自主思考和作出判断的能力[2]。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伦理道德素养和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 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现状
2.1 国外现状
国外没有“医养结合”这一说法,但其社会福利及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成熟,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多为部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模式[3]。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高校养老护理人才方面有相对较成熟培养体系和制度标准。美国将学士学位定为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最低学历门槛,设置本科护生老年护理课程指南,并将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纳入注册护士执照考试试题中[4]。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一流大学已经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5]。日本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老年护理人员,可通过在岗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护理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采用多学科学习模式,学习课程除涵盖老年护理理论,如衰老症状学、老年人健康生理学、老年护理见习等外,还加入相关公共课程[6]。澳大利亚将护理人才的培养分为养老护理助手、登记护士、注册护士和老年专科护士或临床护理专家4 级培养模式,其中注册护士要求3 年护理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7]。
2.2 国内现状
我国高层次医养结合养老医护人才培养体系尚在探索时期。2009 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成为首家开设老年护理学专业的本科院校。2011 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自此,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成为各护理院校二级学科的积极推进的方向,但是二级学科的设置全国进展缓慢,尚未普遍推广,大部分院校将老年护理相关方向划分为研究生培养范畴。其他院校设置社区护理、全科护理、慢病管理等方向,但每年培养人数有限[8]。而在本科课程中虽然设置了《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健康管理学》《康复护理学》等课程,但课程内容缺少系统性,相互交叉重复;在实践方面,极少学生安排到养老机构见习或实习,大部分院校只在毕业实习计划里安排2 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且各社区医院实习基地质量不一,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总体而言,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①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②各高校培养目标未明确,缺乏统一的完善课程体系和综合的考核标准;③实践教学与理论结合不足,高层次养老人才培养稀缺,难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3 开展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意义
3.1 医养结合推进缓慢,高质量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缺乏成为短板
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远远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主要有养中有医、医中设养、社区辐射型、社区平台嵌入式型等模式[9-10]。2022 年,《“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支持1 000 个左右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支持300 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模式需要大量多层次的高质量复合型的老年护理人才。目前老年人的专科护理存在专业技能不足,无法有效的衔接医疗救助与养老护理[11]。但由于医养结合还在深化推进阶段,各支撑体系尚未完善,各院校护生毕业后更多愿意留在综合大医院[12],极少有本科护生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养老机构。目前在社区医院或养老机构的护士大多数来自高职院校,大部分甚至没有临床护理经验,难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有调查发现,是我国目前仅有50 多万名养老护理员,远远低于1 000 万人的国际预测标准[13]。且部分养老护理员学历低、年龄大,持证率低[14]。因此,我国自医养结合提出到现在,虽然在全国各有试点,但总体推进效果缓慢,高质量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缺乏是主要原因。
3.2 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是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重要举措
2022 年6 月,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早在2014 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应用型本科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研究生教育。目前关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重点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因此开展应用型本科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对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4 应用型特色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合医养结合背景,通过大量文献回顾和调查研究,学者认为高层次应用型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架构:转变老年教育观念、创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考核评价办法等。见图1。
图1 应用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框架图
4.1 转变老年护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各高等护理院校尤其是管理者应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医养结合为切入点,深刻把握其内涵,以社会养老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握学科定位,在为临床输出大量优秀的护理人才的同时,积极思考如何为社会培养出优质的复合型养老护理人才,从整体上重新规划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计。
4.2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依据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确定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即:“注重人文,拓展素质,强化实践,注重双创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4.3 改革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体系要立足于医养结合背景,坚持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理论与实践统一、社会养老需求与老年护理教育相统一的新型课程体系:①开设专业课程体系。增开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老年人膳食与营养,中医养生保健、护理伦理、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学、管理学基础、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使其掌握老年护理常见疾病及护理操作技术,并将各门课程大纲进行全面梳理,去除交叉重复部分,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比例。②融入思政元素。各门课程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技术培养与护生尊老爱老、责任心、爱心联系起来,促进其提升护理职业价值感和选择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动力。③在护理前沿进展中加入老年护理专题。
4.4 全面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结合辅助教学平台比如雨课堂、对分易、学校自主开发的网络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综合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知识建构的能力。同时增加实践课时比例,选择优质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作为见习或实习基地,严格筛选带教教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注重产教研融合,鼓励养老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护生的实践能力。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心打造老年护理优秀师资团队。选择师德师风良好,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加入老年护理团队。精选养老机构、临床、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秀专科护士加入教师队伍,如管道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造口护理、危重症护理等。通过访学、进修的方式,鼓励青年教师到养老机构、护理院以及国外日本、美国等养老护理较为成熟的国家学习,提升老年护理技能,开拓视野,引导创新。
4.6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及科研能力
我国医养结合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具有创新和科研思维能力的优秀医护人才推进其应用和完善。护理本科属于高层次养老护理人才,创新创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和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成立双创师资团队和创新科研小分队,采用专家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鼓励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养老护理创新创业研究中,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尤其是从护理实践角度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业人才,促进我国养老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4.7 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
为保证教学效果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客观性。教学设计时将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并且为了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过程考试不合格将不能参与期末考核。同时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督导制度和听课评价制度,发挥教授委员会、督导专家职能,在督促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上课的同时,也能了解学生反馈的情况,做到“以督促学”“评教结合”,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院、专家、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提升教学质量;在临床实践时,随机抽取带教教师听课,提交教案,学生见习或实习结束时完成线上评教,及时反馈效果,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需要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养老护理人才,我国老年护理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在高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要从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师资团队、课程实践等方面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临床需要的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