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参与心理逆转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2022-10-26钟小艳龚菊芳上高县中医院肿瘤科江西上高336400
钟小艳,龚菊芳(上高县中医院肿瘤科,江西 上高 336400)
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激素紊乱、基因变异等有关[1]。乳腺癌患者常因早期症状不典型,不容易察觉,待到检查时,大部分患者已发展为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加速病情恶化[2]。因此,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患者情绪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家属作为乳腺癌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对维持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专科护士作为干预治疗领导者,结合相关知识体系和技能,能有效消化患者疑虑;疾病同伴者具有相同经历的群体通过信息与体验交流,能增强患者信服感;再结合心理逆转干预后通过及时的疏导、有效的沟通、家庭与医院的支持等方案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4]。本研究在常规心理逆转干预基础上加以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共同参与,旨在探究其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甲乳外科收治的60 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例。研究组中单侧20 例、双侧10 例;年龄32~75(48.59±5.91)岁;病程4~11(7.72±1.35)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1 例、Ⅱ期14 例、Ⅲ期5 例。病理类型:导管内癌10 例、浸润性癌9 例、黏液癌6 例、小叶癌5 例。对照组中单侧18 例、双侧12 例;年龄30~75(48.29±5.67)岁;病程3~11(7.59±1.21)个月。临床分期:Ⅰ期9 例、Ⅱ期16 例、Ⅲ期5 例。病理类型:导管内癌13 例、浸润性癌7 例、黏液癌4 例、小叶癌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版)》中乳腺癌诊断标准[5];(2)家属同意参与试验并配合;(3)处于临床Ⅰ~Ⅲ期。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脾、肺、肾等疾病者;(2)生存期低于6 个月者;(3)因严重并发症而改变治疗方案者;(4)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后,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合理药物指导及护理干预,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制定个体食谱等。研究组给予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参与心理逆转干预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框架构建及小组成立:成立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共同参与的心理逆转干预的护理模式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内总结、监督工作,配置8 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协助组长负责收集资料及落实工作,护理前全体人员均进行学习心理逆转干预的护理模式相关知识培训,在进行护理工作定制及开展时,邀请患者家属及疾病同伴者共同参与。(2)健康知识科普:制定相应的疾病健康知识手册,详细为患者讲解乳腺癌基础知识、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康复训练方法、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定期举办乳腺癌知识小讲座,消除患者错误认知,并通过有奖竞答、互动等方式调动患者积极性。(3)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运用专业的语言技巧对患者进行疏导,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情绪,并讲解负面情绪带来的危害,通过包容、理解、正向反馈等方式改变患者负性想法;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排忧解难,以消除患者心中郁结。让患者了解心理健康对疾病的正向影响,引导其积极配合。(4)家属与疾病同伴者参与:对患者家属进行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发生因素、治疗护理方式、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家属对乳腺癌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摆脱不稳定的情绪,并多陪伴患者,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协助患者日常活动,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鼓励患者多参与亲友聚会,使其感受更多的关心,提高生活乐趣,重拾对生活的向往。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鼓励疾病同伴者相互交流、监督鼓励、积极发表各自治疗防护的体会心得、错误认知的不利影响,使患者正视自身病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提高主动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估两组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均有20 个问题,采用1~4 分等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力水平: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评定患者心理弹力水平,该量表有坚韧、自强及乐观3 个维度,分别有13 个条目、8 个条目及4 个条目,用1~5 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好。(3)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月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有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这6 个维度,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坚韧、自强及乐观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坚韧、自强及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力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力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已成为当今社会重大公众卫生问题之一[9]。乳腺癌采取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措施后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但手术后会使患者身体产生缺陷,影响外在形象,易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10]。如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会影响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护理工作要求的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已成为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11],针对乳腺癌患者,从实际的心理需求出发,调动患者家属的主观性及疾病同伴者带来的信服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调整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重要意义[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坚韧、自强及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参与心理逆转干预后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弹性水平。考虑原因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周期漫长且复杂,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需承受自身疾病带来的伤害,还需面对术后失去乳腺及化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痛苦,导致身心承受多重压力[13]。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疏导,能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排解。同时,注重协调专科护士、家属、疾病同伴者等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为患者营造和谐轻松的沟通氛围,并通过家属的理解,疾病同伴者的正向反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加正面面对疾病的勇气,促进患者建立积极正性情绪,从而提高了患者心理弹性水平[14]。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给予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参与心理逆转干预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原因为:患者乳腺术后的生活质量与患者家庭支持、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态、运动等均有关[15]。而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患者心理情绪、生活方式的影响[16]。因此,积极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树立正确认识,有助于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建立心理干预小组,用WHOQOL-100 量表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再结合相应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使患者消除疑虑与担忧[17]。另外,通过患者家属、疾病同伴者干预强调社会支持,借助心理疏导、激励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家属的积极参与,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以减少患者对增加家庭负担的负罪感;疾病同伴者的参与,能使患者从自身角度思考,进而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运用专科护士-疾病同伴者-家属参与心理逆转干预后,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