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在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10-26赖圆瑾南昌市第三医院中医科江西南昌330008
赖圆瑾(南昌市第三医院中医科,江西 南昌 330008)
乳腺癌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可占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1/5[1]。且统计数据显示近年乳腺癌患者人数显著上升,可占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11.8%[2],且患病女性趋于年轻化。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类性激素受体(雄/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均表示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研究显示该类乳腺癌预后较差,复发可能性较高[3]。早中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常采取手术联合辅助化疗为主,但疗效不佳。我国传统医学认为TNBC 为气血郁滞、脏机失调、阴气虚亏、血气不足故邪祟入侵所致,故本研究结合过往临床经验,自拟集益气、养阴、祛邪为一体的益气养阴祛邪汤并将其应用于TNBC 的术后治疗中,观察其疗效及其对肿瘤复发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1 年4 月入住我院的TNBC 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59(41.47±10.34)岁;乳腺癌临床分期为Ⅰ期9 例、Ⅱ期17 例、Ⅲa 期3 例、Ⅲb 期1 例;术前平均肿瘤 直 径(6.52±1.37)cm;其中有3 例患者有家族乳腺癌史。对照组患者年龄32~63(42.98±11.24)岁;乳腺癌临床分期为Ⅰ期8 例、Ⅱ期19 例、Ⅲa 期3 例、Ⅲb 期0 例;术前平均肿瘤直径(6.47±1.41)cm;其中有5 例患者有家族乳腺癌史。两组患者年龄、乳腺癌临床分期、平均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文员会审批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乳腺B 超等影像学手段,结合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IHC)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4];(2)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型[5];(3)预计生存期在3 个月及以上者;(4)行乳腺癌根治术者;(5)患者均在了解此次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乳腺癌复发患者;(2)合并肿瘤远处转移者;(3)合并其余系统恶性肿瘤或功能衰竭类疾病者;(4)男性乳腺癌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术后化疗,化疗方案参考乳腺癌治疗指南,当根据肿瘤大小制定:肿瘤直径≤2 cm 且淋巴结阴性者,采用蒽环类+环磷酰胺(Baxter Oncology GmbH,注册证号H20160467)(AC7)化疗方案。3 周为一个化疗周期,化疗一个周期后停止21 d再进行第二次化疗,总共化疗7 个周期。当肿瘤直径>2 cm 或淋巴结阳性者,采用蒽环类+环磷酰胺(Baxter Oncology GmbH,注册证号H20160467)+紫杉类(ACT3 化疗方案),3 周为一个化疗周期,化疗一个周期后停止21 d 再进行第二次化疗,共化疗3 个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治疗,方中包括黄芪、党参各30 g,山药、石见穿各15 g,太子参、白术、麦冬、枳壳各10 g,甘草6 g。中药由我院统一购买并煎煮,制备方法为将药材加至中药煎药锅中,加入1 000 ml 清水烧开后转小火熬煮至300 ml,分为两剂,每剂150 ml 分别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1.4 临床观察指标(1)中医症状学积分:选取头昏乏倦、易怒口苦、烦热虚汗为主症,苔白、舌淡为次症,主症按照严重程度记为0~6 分,次症则记为0~3 分[6]。(2)实验室指标: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液,(1)肿瘤标志物:以2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CA)153 水平.;(2)免疫功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D4+、CD4+/CD8+水平。(3)生活质量:选取乳腺癌模式量表(QLQ-BR5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从性生活(3 项)、乳房症状(7 项)、系统症状(10 项)进行评估,其中性生活维度需进行负向打分,得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7]。(4)对比两组治疗期间肿瘤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学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两组头昏乏倦、易怒口苦等5 项中医症状学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学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学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两组患者TK1、CA153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对照组CD4+、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QLQ-BR53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两组患者性生活、乳房症状、系统症状等3 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5 两组肿瘤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6 个月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西医TNBC 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肿瘤,辅助化疗消灭肿瘤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增殖为主,该方“治标不治本”故患者预后不佳。我国传统医学认为TNBC为患者血气虚浮、阴气虚弱,气阴两虚导致气血失运、经络瘀阻、正虚邪实,故邪毒蕴而化结,导致头昏易怒等症状[8-9]。CA153 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于肿瘤增殖、分化、转移时过度分泌表达[10]。TK1 主要于成人增殖细胞质中表达,参与细胞周期活动,正常情况下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TK1 被分裂降解,故成人中TK1 表达水平较低。但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大量且迅速增殖,TK1 表达水平提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学积分和QLQ-BR53 各维度得分、各肿瘤标志物下降幅度及短期(6 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可更好地抑制肿瘤增殖,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降低TNBC 复发风险,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本研究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方剂中,黄芪与党参共为君药,二药合用可补气养腑、滋血养阴,不仅可调气血之运化,还兼有扶正通络之功;山药有养脾滋阴、益气补虚之效;石见穿有活血散淤、解热化结之功;两者均为臣药,合用可益气而不致气滞、阻滞脉络,化瘀而非耗阴伤正;太子参、白术则可清补正气、固表养腑、祛湿利水;麦冬有养阴虚、散热气、清心消燥之效;枳壳则有行滞消痞、解热破满之功,四味药材均为佐药;而甘草则不仅可益中气、解热毒,还有缓各药材药性之功。本研究所用药方对气阴两虚型TNBC 进行辨证施治,各药材共奏补气养阴、祛邪扶正之效,标本兼治故效果更佳。且现代研究还发现,方中黄芪中可提取异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下调使肿瘤增殖、生长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阻滞肿瘤生长过程,阻止肿瘤表达,从而防止肿瘤复发[12]。而甘芳[13]发现白术中提取的内酯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石见穿主要成分多糖萜类则可通过上调促肿瘤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增殖[14]。
化疗是TNBC 术后的常规辅助治疗手段,为通过化疗药物消灭肿瘤细胞,为一类全身治疗手段,故化疗药物毒性可杀伤正常免疫细胞,导致免疫抑制,CD4+比例失衡,CD4+/CD8+下降[15-16]。本研究显示,经治疗后,对照组CD4+/CD8+和CD4+水平均下降(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则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可缓解细胞毒性治疗导致的免疫损伤,分析其原因为,中医认为化疗为热毒,热毒可伤气耗阴,而本方中的麦冬、甘草等药均有散热毒、补阴益气之效。且现代研究还发现方中白术有效成分白术内酯等可通过促进调和免疫系统介质的释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17]。
综上所述,TNBC 患者术后应用自拟益气养阴祛邪汤不仅可抑制肿瘤增殖,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还可缓解化疗所带来的免疫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