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贴面技术修复上前牙间隙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2-10-26郑程元郑梓丰广州珈禾整形美容门诊部广东广州510500
郑程元,郑梓丰(广州珈禾整形美容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500)
上前牙间隙在临床较为常见,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其中生理性属于天生的,如牙齿小、骨头大,以及两者均有,可造成牙间隙大。病理性牙间隙包括牙槽骨萎缩引起牙间隙增大、唇系带低位局部的牙间隙变大等[1]。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牙齿美观性,上前牙间隙为牙齿美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被视为医师需解决的重要内容。全瓷贴面属于牙体美容修复技术,应用成熟,相比于其他修复技术,优点较多,如抗磨损能力强、不易着色、颜色逼真、组织相容性良好、牙体组织可最大限度保存等,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高,黏结技术应用成熟,全瓷贴面适应症增大,适用于牙体缺损冠折牙美容修复,取得显著应用价值[2]。近年来,笔者深入研究全瓷贴面技术,在2020 年12 月25 日获得不磨牙瓷牙贴面实用型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3198980.0),且经过大量实践,证实了全瓷贴面技术修复在上前牙间隙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本文将以近年来(2019 年7月至2020 年7 月)80 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全瓷贴面技术修复上前牙间隙对治疗优良率及修复效果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上前牙间隙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1~59(41.57±5.23)岁;产生原因:先天缺失24 例、后天牙体缺损10 例、其他原因引起牙间隙6 例;间隙距离0.6~3.9(2.12±0.98)mm。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3~56(42.87±6.76)岁;产生原因:先天缺失22 例、后天牙体缺损11 例、其他原因引起牙间隙7 例;间隙距离是0.7~3.8(2.26±0.87)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产生原因、间隙距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以《口腔疾病诊疗指南》为依据,牙间隙为0.5 mm 以上,使用X 线诊断,确诊疾病;(2)治疗耐受力良好;资料齐全;认知正常;(3)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障碍;(2)急性牙槽脓肿;(3)不配合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实施常规口腔CT 诊断,拍摄全口面断层、头颅侧面行为片,对牙槽骨密度、邻牙牙周组织、根尖、牙体组织等进行检查,对口腔条件综合评估。完善术前检查,结合口腔情况实施牙周治疗、正畸治疗。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牙齿颜色、形态要求和预期。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对牙齿唇面约1.5 mm、牙齿切断约2.5 mm、牙齿舌面约1.5 mm 处进行磨除。预备唇面颈缘、唇舌侧,肩台宽度是1 mm,保持直角,与患牙龈上0.5 mm 左右预备,取金刚砂对预备体车针进行精修。之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预备牙体,使用硅胶二次取模,获取印模以后,实施颜色校正,确保颜色与邻近牙齿接近。实施树脂粘结固化,将多余粘结剂取出,对咬合精细调整,加工,包括精修、磨光、清除无基釉,保障牙体模型清晰、不间断、边缘光滑,使用树脂粘结 剂实施试戴。制备完成后,佩戴全冠,使用树脂粘结剂进行牙体粘结。
1.3.2 观察组 实施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1)瓷贴面先依次放入患者口内试戴。试戴无误,75%酒精擦洗,吹干。义获嘉氢氟酸涂抹瓷贴面组织面45 s,清水冲洗,吹干。义获嘉硅烷偶联剂涂抹瓷贴面组织面20 s,待自行干燥。备用。(2)牙面预处理方式:开口器打开患者口腔,清洁干燥唇面,隔湿。义获嘉35%或37%磷酸涂抹牙齿唇面45 s(氟斑牙不少于60 s)。清水充分冲洗30 s,期间唾液不能污染牙面,以免唾液蛋白污染牙面,彻底干燥牙面。(3)瓷贴面粘贴:避免强烈光线直射牙面和瓷贴面,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23℃~25℃。义获嘉釉质黏接剂涂抹瓷贴面组织面,备用。牙面唇面涂抹义获嘉粘结剂,粘结剂颜色选择需恰当,不能有空泡出现,均匀分布。依次将瓷贴面放在牙唇面上,轻轻按压,使其准确无误和牙面完全密贴。光固化灯启动正常模式,依次照射瓷贴面唇舌面2 s。探针清除多余未完全固化黏结剂,牙间锯清除牙齿邻接面黏结剂。光固化灯照射唇舌面不低于30 s。完全清除多余黏结剂。日本松风咬颌纸测试咬颌,调整咬颌,瓷贴面表面抛光。完成整个瓷牙贴面黏接。
1.4 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2)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3)随访所有患者1 年,评估预后效果,包括边缘适合、牙龈健康、贴面颜色、舒适度,格项目满分为40 分,分数越高表示预后效果越好。(4)随访所有患者1 年,评估修复满意度情况,使用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包含三个等级,即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5 疗效判定标准 牙体稳定性好,牙体整体完好,边缘密合性良好,无牙龈炎、龋齿鞥疾病,咬合能力、咀嚼功能良好,即为优;修复牙体良好且稳定,伴随轻微炎症,牙体边缘有小裂纹,即为良;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随访所有患者1 年,观察组患者边缘适合度评分、牙龈健康评分、贴面颜色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分)
表3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分)
2.4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牙体缺损表示牙体组织在外形、结构中出现破损与异常,表现为牙体正常形态丧失,影响邻牙关系。后牙体以咀嚼、咬合为主要功能,在发生缺损以后将影响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同时影响口腔美观度,需及时实施修复治疗[3]。成人上前牙间隙为临床常见口腔疾病,主要是因牙折断、后天牙体缺损、畸形小牙、先天缺失等,对患者的面部美观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同程度影响心理健康,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与社交。近年来,人们对于美观提出更高要求,上前牙间隙因对牙齿美观产生影响,被视为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陶瓷是义齿制作材料,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在口腔美容修复中广泛应用。早在1928 年,美国学者首次制作瓷贴面,使用树脂黏结剂在患牙上粘贴瓷贴面,将前牙唇缺陷遮盖[5]。当前,瓷贴面修复技术逐渐应用成熟,作为牙体美容修复技术在临床应用。相比于其他的修复方法,瓷贴面修复技术生物相容性良好,牙髓的刺激较小,耐磨损,不易着色,特别是颜色美观且自然,有助于维持牙周组织、牙龈组织健康,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近年来,黏结材料不断创新与进步,全瓷贴面适应症扩大,逐渐应用于冠折牙、中度以上牙体缺损、前牙间隙等美容修复[6]。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上前牙间隙患者使用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照组的15.00%(P<0.05)。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具有较多优点:(1)全瓷贴面治疗在临床操作上时间短,优于烤瓷冠[7];(2)最大程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牙体预备在缺损邻面、咬合面,可保留剩余牙体组织,尤其是保留颈部牙体组织,牙齿有足够抗力;全瓷贴面牙齿的磨除量可以降为最低,仅需磨除0.5~0.7 mm。全瓷贴面操作过程非常精细,患者的痛苦比较小[8]。(3)全瓷贴面颜色逼真、形态自然,与天然牙的颜色非常接近;其四、全瓷贴面与传统的树脂贴面相比,耐磨耗、强度大、使用年限长[9]。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随访所有患者1 年,观察组患者边缘适合度评分、牙龈健康评分、贴面颜色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尽管全瓷贴面技术修复具有较多优点,但由于治疗部位为患者口腔,极易引起患者的恐慌、紧张等情绪,同时受到患者身体状态,如口腔问题等影响,不利于治疗顺利进行。另外,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患者由于缺乏疾病有关知识,使得该类患者缺乏口腔保健知识,且存在不良行为[10]。因此,为了提高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效果,应当重视口腔预防保健有关工作,促使该类患者的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有关知识掌握水平不断提高,并改善不良行为,增强口腔健康观念,改善预后效果[11]。针对全瓷贴面技术修复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个人愿望、实际情况,分别从饮食、刷牙、预防管理等各方面入手,确保护理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综合性、规范性等特点,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护患关系,促进疾病的治疗[12]。
综上所述,上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全瓷贴面技术修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预防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远期效果显著,有助于预防不良事件,提高舒适度,得到满意评价,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