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疗中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2022-10-26李国增
李国增
(东明县中医医院眼科,山东 菏泽,274500)
青光眼为终身性眼病,若治疗缺乏规范性,患者眼压持续偏高很容易使视神经产生不可逆损伤,甚至是失明,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青光眼的产生是因为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导致患者视野严重缺损。发病后,患者会表现为明显不适、视力下降、眼球充血,特别是在夜晚发病率较高,睡眠后能够得到缓解。如果是可疑患者,要进行眼压的测量。如果眼压在24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则确定为病理性高眼压,后期还需要进行视野检查,查看是否有视神经损伤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中,以手术为首选方式,确保患者眼压降低并对其视功能加以保护。目前阶段,现代医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青光眼治疗常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该技术是将经典小梁切除术作为基础,通过可拆除缝线、抗代谢药物的联合使用,改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避免出现浅前房与低眼压的情况。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实际应用能有效控制巩膜瓣缝合线的松紧度,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分析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8例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7.65±3.05)岁。试验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7.61±3.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纳入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东明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过诊断,患者符合《眼科临床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满足手术适应证;③能够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①病案资料不完全者;②依从性差者;③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④恶性肿瘤者;⑤凝血系统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经典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治疗前需针对球周开展表面麻醉与浸润麻醉,使上直肌固定,并在正上方位置做出结膜瓣,以穹窿为基底。选择烧灼方法止血处理浅层巩膜,将角膜缘当作基底并形成巩膜瓣,形状为梯形,其规格设置为3 mm×3 mm。如果要对巩膜瓣的前端进行分离,要基于膜床来实现,分离至清亮角膜区域内的2 mm部位,对于前房穿刺口的设置,需要在角膜缘侧进行,将房水释放出来,达到眼压降低的目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将小梁组织以及有关位置的周边虹膜切除,最后使用10-0尼龙线将巩膜瓣的顶端进行缝合,并对缝线松紧程度进行调节。将地塞米松眼膏(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6,规格:3.5 g)涂抹于术眼以后,最后进行包扎与加压。
试验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完成巩膜瓣制作以后需将棉片浸泡在0.2 mg/mL浓度的丝裂霉素C中并放置于其下方部位,大约5 min后将其取出,进行冲洗。缝合处理工作一般为4针。其中两针是可调节缝线,将平衡液注入到前房穿刺口,以确保前房尽快恢复。以前房渗漏状况为参考对松紧度进行调节,对球结膜切口进行间断性缝合。将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术眼以后加压包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需每天检查视力,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对滤过泡、房水闪光、前房深度以及瞳孔进行观察,并了解晶状体和周边虹膜切除口的具体状况,对眼压进行测量并对眼底进行检查。使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生产企业: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324,规格:5 mL∶15 mg),8次/d,并结合具体状况调整滴眼的次数,使用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23088,生产厂家: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2次/d。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主要利用非接触式眼压检测仪器对眼压进行测量,每次测量3次后取平均数值。
(2)对比两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①浅前房发生率:手术完成后,基于Spaeth分型对前房深浅度进行评估,并在期间予以维度的划分,其中,Ⅰ度代表轻度浅前房,Ⅱ度代表裂隙状浅前房,Ⅲ度代表无前房,浅前房发生率=(Ⅰ度+Ⅱ度+Ⅲ度)例数/总例数×100%。②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滤过泡形态分类以Kronfeld分类法为参考,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4种,即微小囊状泡、平坦弥散泡、瘢痕泡、包裹性囊状泡。功能性滤过泡包括Ⅰ型(微小囊泡型)、Ⅱ型(弥漫扁平型),Ⅲ型(缺如型)、Ⅳ型(包裹型)。其中,Ⅰ型和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Ⅰ型+Ⅱ型)例数/总例数×100%,发生率越高表明治疗效果越理想。③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并发症进行观察与记录,包括前房出血、黄斑水肿、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3)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估,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功能,各个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分数和生活质量成正比,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功能改善程度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的眼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mm Hg)
2.2 两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
试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 [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分)
3 讨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预设角膜穿刺口,不会出现眼压突然下降的现象。手术中使用抗纤维增生药物丝裂霉素C(MMC),其发挥的抗增生能力较强。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无法调控巩膜瓣的松紧,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使用巩膜瓣能实现缝线的调整,实现防水质量的控制,也能使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减少,且通过预置前房穿刺后,能逐渐放出少量房水,手术中完成主切口时眼压也不会突然降低,整个手术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形成功能性滤泡,有利于眼压的控制。
研究中,试验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对于使用经典小梁切除术而言,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临床治疗中,更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使其视功能有效恢复,预后效果理想。究其原因,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开展期间能够控制缝线松紧度,以免房水滤过过强,同样可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下降。经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单一的小梁切除术之间的比较,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对于丝裂霉素C的使用需要详细分析。丝裂霉素C是一种光谱抗生素,其形成是利用链霉菌培养液逐渐进行分离的,能进行多种肿瘤的治疗,通过促使细胞DNA的解聚、避免其DNA的复制、使细胞分裂现象有效中断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使用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使用小梁切除术不利于患者滤过泡的形成,通过手术还不利于新房水引流通道的设立,最后出现手术失败的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在结膜瓣、巩膜瓣之间浸润丝裂霉素C棉片,能避免手术区球结膜下、巩膜之间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使手术后的房水引流通道更畅通,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升。临床实践应用中,要重点思考患者的病情、年龄大小、眼压高低情况等,以确定丝裂霉素C使用的浓度和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如果对年纪比较小或者筋膜囊较厚的患者,丝裂霉素C的使用浓度都比较高,随着放置时间的逐渐延长,手术后也能避免房水引流通道阻塞。所以,复合型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刘芬兰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一致。这说明为青光眼患者提供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能促使患者不良症状逐渐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眼压,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与单纯小梁切除术相比,在治疗青光眼患者中利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其获得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使眼压下降,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下降,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显著提高,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逐渐降低,整体使用的安全性更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