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6乌鲁木古丽努尔格拉
乌鲁木古丽·努尔格拉
(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新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833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为椎间盘纤维受到压力等损伤,致使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到腰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于长期从事跳高、跳远、投掷等活动量较大的运动员、接受体育训练的未成年者、长期工作姿势不良的社会人群如驾驶员、体力劳动者,以及老年群体、有家族病史、妊娠期女性等。诱发该病的基本病因为年龄增加导致的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髓核失去原有弹性、外加长期处于劳累和外力作用或由于积累性损伤如反复扭腰、大范围扭转等动作引起椎间盘损伤。目前来说,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故给予该病患者专业的护理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较为局限,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联合式康复护理由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衍生而来,具体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其护理服务特点更加贴合该病的护理要求。现将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2019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纳入,开展比对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5月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65±4.35)岁;病程6~25个月,平均病程(13.37±2.13)个月;疾病类型:骨核膨隆型28例,骨核突出型1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3.44±4.56)岁;病程7~24个月,平均病程(12.79±2.71)个月;疾病类型:骨核膨隆型30例,骨核突出型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020)》诊断标准;②可耐受相应治疗且护理依从性较高;③无精神系统或传染性疾病。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重要脏器疾病者;②既往存在腰椎手术史或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密切关注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及时询问患者腰部及下肢感觉变化。手术后叮嘱患者24 h内严格制动,24 h后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翻身以及活动,预防压力性损伤。同时护理人员需重点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敷料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
观察组采用联合式康复护理,护理流程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专业评估,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需进行及时疏导。例如对于疾病恐慌等引发不良情绪的患者可以为其介绍主治医生的资历等,或向其介绍既往同类型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以平稳心态积极接受治疗。②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可以借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进行疼痛等级评估,对疼痛等级<4级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呼吸调节、冥想或注意力转移法等方法减轻疼痛;疼痛≥4级时可以遵守医嘱给予止疼药等。③术后饮食指导,患者术后4~6 h后主要采用清淡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等,护理人员应叮嘱家属严禁进食牛奶等容易导致胀气类的食物。术后2 d无异常可增加用高蛋白和高纤维素食物等制作的流质食品。高蛋白质食品有鸡肉、牛肉、鸡蛋等;高纤维素食品有大豆、花生、芝麻、红薯等,另外患者可以多食用绿叶菜以补充维生素C,如油菜、芹菜、卷心菜等。具体饮食量需要结合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和恢复情况等,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④术后康复护理,手术当天,指导患者制动,卧床休息;术后1 d,指导患者进行轻微活动或相应抬高下肢,避免神经粘连;术后2 d,观察患者每日大便情况,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等。同时为患者拔除引流管,患者无任何不适情况下,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佩戴腰围,指导患者下床缓慢移动,使得腰部可承受部分应力;术后3 d,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肉功能锻炼;术后5 d,早期可采用五点式运动方法,要求患者以双臂肘部、颈部、双脚作为平衡支撑点,将腰部抬高,维持4 s左右,循环运动,10组/次,3次/d。中期可采用三点式运动,患者取平卧位,以手脚为支点,腰部弯曲至自身最大承受曲值,持续5 s,3次/d,10组/次;后期可进行飞燕式功能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四肢与头部向上后方伸展,尽量减少腹部与床的接触面积,维持5~10 s,3次/d,10组/次。另外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指导其使用不同康复方式,并叮嘱患者遵循循序渐进原则。⑤出院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告知主治医生后,获取患者出院许可,叮嘱患者术后必须佩戴3个月的腰围,3个月后到院内进行复查,6个月后可缓慢进行自主弯腰,同时手提重物应 <5 kg,每3个月复查1次。
1.4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选择VAS评估生活质量,将其分成10段,分别标记0~10分,评分越高代表越疼痛。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出现椎间盘感染、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椎间盘感染+便秘+压疮+静脉血栓)例数/总例数×100%。
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行为能力、认知功能,满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椎间盘感染、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行为能力、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发病诱因与外力损伤、发育不良、遗传、椎间盘退变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可将其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等。临床数据显示,该病高发于青壮年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0∶1,其中肥胖、更年期或者妊娠期人群发病率更高。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较佳,但是术后患者需进行专业康复护理,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通常选择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大多局限于遵守医嘱针对疾病进行护理,护理质量较低。故此为腰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探索更加优质和专业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联合式康复护理是立足于康复护理学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新型护理措施,其核心为降低患者术后痛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实践路径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实施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减少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如老年患者担忧自身后期恢复问题、青少年紧张自身后续运动活动能力、职场工作者因疾病问题耽误自身工作进度等均可能产生对疾病恢复影响较大的不良心理,轻者影响心理状态,情绪低迷,重者影响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故此护理人员会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完成正向心理引导,树立康复信心,使其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另外有研究表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心理情绪存在直接联系,过度紧张及关注可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加重患者痛觉感知,故此心理护理对于降低疼痛程度也有一定效果。术后患者在麻醉效力逐渐消退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限制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而对于疼痛敏感程度较高、耐受度较低的患者可通过医学手段,给予止痛类药物缓解疼痛。而对于另外部分患者可以使用药物之外的精神转移等物理疼痛护理方法,联合心理护理不但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还能降低止痛类药物对肾脏的代谢压力。饮食护理对于术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搭配可以促进患者手术创口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故此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口味、病情、基础疾病等综合情况给予客观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更好恢复。患者微创手术1 d后便可进行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但护理人员需提前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明晰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最后出院指导是在患者具备出院条件上给予的嘱托,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这也证明联合式康复护理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带来积极影响。陈世星等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白小花等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对比常规护理,联合式康复护理在护理方式上更加全面,可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但因选取病例数有限,使得本研究具有局限性,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