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当代性别与跨性别理论的缘起、内涵与特性
2022-10-26高奋万安迪
文/高奋 万安迪
性别与跨性别理论是当代西方批评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创新性、前沿性三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融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聚焦社会性别(gender)、跨社会性别(transgender)两个核心概念,重点关注并力图解决不同性别的政治平等、社会身份、文化建构、性取向等多个现实问题。其次,它是一种颇具创新性的理论,其建构旨在解决女性主义理论的瓶颈问题。最后,它代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前沿思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要求在认识和判断文学的社会性别时取消男女两极,以承认性别具有交互与越界的可能”的前沿理论。考察其缘起、内涵与特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西方当代理论的内在特质。
理论缘起
性别与跨性别理论的缘起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女性主义思潮重在发出男女平等的呼吁。20世纪20年代起,女性主义者开始着手女性主义理论建设。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西蒙娜·德·波伏瓦聚焦两性关系,从历史、神话、文学、现实等多角度阐明女性气质的社会建构性,由表及里地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有力地推进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建构,为性别研究打下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提出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先天的,社会性别是文化建构的。他的观点不仅从学理上阐明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且以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分类为性别研究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学界开展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研究。盖尔·卢宾在论文《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中,参照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思路,将女性放入特定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并受到恩格斯的亲属制度分析方法论、列维-施特劳斯的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理论和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的启迪,提出导致女性受压迫的“特定社会关系”是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的观点。她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定义为“一整套编排,通过它,社会将生理性别转化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正是在这一制度中,改造性别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以翔实的分析阐明:亲属制度本质上基于男人之间的女人交易,它导致了女人受压迫的地位,并转化为一种社会制度。卢宾深度揭示了女性受压迫的社会制度根源,为性别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揭示社会性别的建构性来剖析女性问题的做法,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质疑。他们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家基于生理性别来定义社会性别,将男性和女性对立起来,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显示了女性主义的狭隘性。女性主义理论遇到瓶颈,亟须“用一种不被生理性别差异所限制,而是与之发生实质性联系的性别概念”来深化理论内涵。于是性别理论研究兴起。
理论内涵
性别与跨性别理论的几个核心术语是:社会性别、生理性别和跨社会性别。学界在性别理论研究阶段,重点聚焦gender而不是sex,体现出深入研究性别的文化、社会、政治、历史意蕴的决心,消解两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是性别理论研究阶段的目标。学界在跨性别理论研究阶段重点聚焦transgender,该术语的主要内涵是跨越社会性别,但也包含了跨越生理性别的意味,因而是一个有包容性的术语。
(一)性别理论
性别理论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自从罗伯特·斯托勒提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分类之后,学界将社会性别视为“一种对社会所认可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方式的习得性或习惯性的反应”,认为父权社会不断强化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性是导致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性别理论就是在反思和突破这一观点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围绕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以及男女性别的差异展开,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抛弃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区分论。劳瑞提斯在《社会性别技术》中提出应该抛弃简单化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区分,把性别看成一个复杂散漫的结构。她的理由是,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区分将男性与女性对立了起来,其思维局限于父权制传统,无法阐明女性之间的差异;合适的做法是推进性别研究,建构独立的理论话语。她通过考察主体性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建构起新的性别理论话语。她将主体性看成符号化过程的产物,将肉身性纳入主体性建构话语中,将符号学范畴从语言符号学延展到视觉形象符号学和非语言行为符号学。因此她提出“社会性别技术”的概念,认为社会性别可理解为技术的诸多效应之一,这样身体会更具可理解性,性别观念的内在机制也可获得揭示。劳瑞提斯批判并突破了女性主义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从社会关系、自我、权力、话语、主体、符号等多个层面综合解析社会性别的内在意蕴,展现了性别理论的批判性思维的力度和深度。
2.社会性别有效范畴论。斯科特在《社会性别:一种有用的历史分析范畴》一文中阐明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有效范畴的定义和价值。她这样界定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组成基于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种分析范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可以为分析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提供方法;它是融阶级、种族、民族等复杂因素于一体的综合物,可用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学科分析。斯科特的社会性别并不简单地以生理性别为基础,也不仅仅是生理性别在社会文化中的反映,它超越了生理性别,超越了女性主义研究将男性和女性对立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到融历史、社会、文化、政治于一体的综合视域,倡导跳出女性主义擅长的描述性研究,提升理论思辨和理论概括的高度和深度。
3.男女性别差异论。露西·伊利格瑞在《性别差异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性别差异及其重要性。她认为性别差异是当今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她通过考察思想和语言在哲学、科学和心理分析等领域是如何被刻上性别烙印的这一问题,探讨性别差异。她通过解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等人的经典文本,分析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心理学,指出西方文化普遍否定了男女性别的差异,压抑了女性性别,而真正的性别差异的缺失导致了女性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缺失。因此,她相信,肯定并阐明男女性别的差异是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4.社会性别决定生理性别论。朱迪斯·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中彻底反转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对立的观点,指出纯天然的生理性别并不存在,是社会性别帮助建构了生理性别。因为主体并没有先在的存在方式,而是通过话语网络,在持续的动态过程中被建构和维持的,即主体永远处于“一种虚构的生产过程中”;社会性别是多重的,并不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非此即彼。因此,主体的性别既不是确定的,也不是自足的,而是在相互关联的话语网络中随意游走。这一观点的源头可追溯至福柯在《性史》(第一卷)中阐发的有关性是社会和历史的建构的观点,体现了后现代的前沿思想,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性别与跨性别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思想。
这四种代表性性别理论,无论是“抛弃论”“社会性别有效范畴论”,还是“差异论”“决定论”,结论虽不同,目标却一致,那就是:消解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男女性别之间的二元对立。它们从不同侧面论析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或者将性别与社会、认知、符号、心理和主体相关联,以便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融为一体,消除两者之间的割裂;或者加深对社会性别的研究,以便深刻阐明其内涵;或者在西方两千年的思想史中追溯男女性别的差异性,揭示性别差异的重要性;或者从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性出发,阐明生理性别同样是文化建构的,以消解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之间的二元对立,进而消解男女性别之间的二元对立。
(二)跨性别理论
经过10余年的性别理论建构,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性别理论成为研究的焦点。跨性别理论的研究对象囊括除异性恋之外的林林总总既交叠又独立、纷繁复杂的跨越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群体。transgender这一术语最早于1974年出现在医学领域,指称接受治疗的性别紊乱患者,“不仅表示跨社会性别者,还表示诸如性别错乱者、男扮女装的同性恋者、易装癖者、爱穿异性服装者,还有男性化的女同性恋者、半雌雄,以及任何具有跨越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界限的人”。学界对跨性别的定义莫衷一是,不过其核心内涵大致相通,主要指称跨越社会性别的群体,也包括跨越生理性别的变性人。
跨性别理论是基于性别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兴起的缘由是学界对社会极力压制同性恋等各种跨性别群体的现状的反思。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性的深入研究使学界意识到,社会只认可异性恋,不断打压同性恋等跨性别群体的现象是不合理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跨性别群体的生活现状,剖析跨性别群体受压制的根源。
盖尔·卢宾1992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笔记》是跨性别研究中富有影响力的文章。论文描述了19世纪以来,英美社会对卖淫、同性恋等性逾规现象的各种有组织的打压,严正地提出了她“为创造一套准确的、仁爱的、真正自由的性思想体系这一迫切的任务作出贡献”的愿望。她从性本质主义思想、对性的否定态度、对性的错误度量、对性行为价值的等级划分、性危险的多米诺理论、缺乏具有包容性的性差异概念等六个方面对跨性别者受打压的根源进行深度分析,被美国学界认定为“奠定了男/女同性恋研究的方法论”。
桑迪·斯通的论文《帝国反击:后变性宣言》对变性人群体的影响很大。她鼓励变性人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合格与和谐,而是要去寻找“变性身体的互文可能性”,在社会性别类型的空隙和裂缝中构建他们自己的历史。斯通的论文是对唐娜·哈拉维的论文《赛博格的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声援和呼应。哈拉维旨在建立一种跨性别话语,用“赛博格”象征女性主体在20世纪技术统治下的矛盾性。赛博格和跨性别者一样,都试图瓦解社会主流的性意识形态,抗拒性别的类别划分,解构性别二元对立,阐明并倡导全新的越界联合的可能性。
凯特·伯恩斯坦的后现代变性自传《性别是条毛毛虫》用亲身经历展示跨性别身份的建构过程。她提出了“动态性别”的概念,阐明性别身份是一个多形态的、变化的概念;她还提出“性别逃犯”概念,表明变性人“赞同任何二元对立范畴之外的动态变化”。她认为“性别”这一概念就是父权压迫的源头,“真正需要被消解的是性别体制本身,即性别这种概念本身。树倒猢狲散,届时性别差异将不攻自破”。
威尔琴斯在《读我的唇语:性颠覆与性别终结》中进一步推进对性别概念的颠覆。她赞同劳瑞提斯和巴特勒的观点,反对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二元对立,认为“社会性别不是文化从生理性别中建构起来的,相反,生理性别是由文化塑造的”。她重申“个人的就是政治的”的女性主义口号,努力阐明用语言和知识颠覆身体、性别和欲望概念的政治目标。
跨性别理论的目标是为跨性别群体争取合法权益,它不仅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剖析跨性别群体受压制的根源,而且从跨性别者的亲身体验出发,阐明其对跨性别者的生存态度、性别话语、性别内涵的颠覆与重构,以寻求多元性取向和谐共存的社会政治形态。
理论特性
(一)明确的介入和干预社会与政治的意识
跨性别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介入和干预社会与政治中不合理、不公正的性别现状的意识。比如盖尔·卢宾在《女人交易》中坚定地阐明,她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改变社会和政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现状。其他性别理论研究者想通过性别和跨性别研究来改变社会对女性和跨性别群体的歧视和压制的目标都很明确。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内在发展机制
它的整体发展过程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它缘起于对女性受压迫的根源的追寻,由此提出了女性的文化建构性、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等观点。然后将突破性别二元对立提升为核心问题,劳瑞提斯、斯科特等学者从多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融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男女性别于一体的理论。接着跨性别群体受压制上升为核心问题,卢宾、斯通、巴特勒等多方发声,为跨性别群体正名。总之,性别与跨性别理论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女性受压迫、性别二元对立、跨性别群体受压制,三者层层递进,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纵深发展机制。
(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它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研究特性。比如:劳瑞提斯从意识形态、性别、符号、权力等多重视角考察性别的概念;哈拉维的论证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文化相结合的特性;巴特勒从主体、性别、社会、政治等综合视角考察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多学科综合视野是提升其理论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的利器。
性别与跨性别理论体现出显著的推陈出新的特性。它一方面突破女性主义理论瓶颈,将性别研究从生理/社会性别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拓展到融社会、文化、政治、心理、科技于一体的综合视域中,创建了有深度的跨学科学术理论和批评模式;另一方面它在阐明生理/社会性别的多维关系和跨性别群体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深度揭示西方现行社会体制的局限性,将建构性别平等的和谐社会作为最终目标,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