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碗里岁月长

2022-10-26张凤伟

辽河 2022年7期
关键词:一程笑话情怀

张凤伟

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那时,碗是极其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打碎一只碗,完全可以让母亲唠叨上一天,还会让母亲找一个合适时间,把弄打一只碗的事情再给爸爸和妹妹说上一遍,自己俨然成了一个“负面典型”。我就曾经打碎一只碗,虽然不是自家碗,却需要从家里拿出一只碗来顶替碎掉的碗。

那是班级里用来喝水的碗。一只白色瓷碗,离碗边儿不远处嵌着一圈细小的蓝色花边,当时的碗差不多一个样。或许,只有带着一道儿蓝边的碗,才能诠释和铭记那段艰苦岁月。

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要用那只碗喝水。恰巧有一天,我喝水时,没有拿稳,那只碗可能感觉到我并没有向其他同学一样珍视它,和我耍了脾气,突然就掉到了地上,摔得很碎,如果当时我会很多成语,一定会用“两败俱伤”形容那一时刻的心情。

我心底暗自想,完了,回家肯定挨骂。因为必须要从家里拿出一只碗来补上被打碎的碗。否则,喝水就成了问题。庆幸的是,第二天是星期六,我还能把这件事儿再隐瞒两天,让母亲的唠叨晚些开启。然而,时间不会和你商量便偷偷溜走,怎么也拽不回。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我选择了在星期一早晨上学前,告诉母亲这件事儿。上学时间迫在眉睫,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拿走一只碗,说啥也得让母亲答应。

当我说完打碎碗的经过,很意外,母亲并没有训斥我,反而很自然地说:你自己去碗橱里拿一个吧,以后喝水时记得拿稳,千万别再打碎,咱家的碗拿走一个少一个。

我知道,“吃饭的碗,拿走一个少一个!”这才是母亲话语的核心。是啊,在那个年月,一只碗是被视为珍贵的物件。直到星期一我放学回家吃晚饭,母亲也没有提起,许是早已经和父亲说过了此事,但不管怎样,我少听了许多唠叨。

至今想来,我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却经常想起那只被我打碎的碗,还有那只被我拿出家门的碗。时间如苍狗,一晃儿,从这只碗,到那只碗,已经历了不知多少年。

碗,是厨房必备家当。特殊场合,需要用很多,怎么办?邻里乡亲四处借。比如,婚丧嫁娶需要置办酒席等。有个本家叔叔结婚,那是母亲头一次带我去坐席。每当有端菜的人进入屋子,总会穿过人群,大声喊上一句“让一下,油着!”我至今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两个字,但简单的一句话,却告诉人们,小心点儿,别让油弄脏了衣服。

当一道道菜被端上了桌子,你才发现,不仅仅有盘子,还会看到很多碗。那是因为根本借不到那么多盘子。有的碗,碗边儿上还会有小小的豁口,好像诉说着生活的困苦,更像在开口说话,为一对新人送上真挚的祝福。

办喜事,除了男女双方的亲属,基本上都是同村人,左邻右居,熟悉得很。用碗盛菜,也不会有人笑话,谁家有几斤几两都知道,不笑话,不为难,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份尊重,这就是农村人的质朴,谁都无法跳出那个时代背景,有啥好笑话的呢!在我看来,用碗盛菜,更实在,更舒心,那是一段属于大伙儿共同的岁月。

记忆中洁白的碗,装着天地,装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现在的日子,早已不像从前那样困难,生活在城里,每当去逛超市,总会被各式各样的碗吸引,不仅仅因好看的纹饰,更是对曾经农村生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每当我看到碗,内心就会有一丝波动,情不自禁地想起打碎的碗,还有村里人围坐在一起吃酒席的场景。

而今,我偶尔也会失手打碎碗,在感到惋惜时,也会收到妻子的安慰,“没事儿,在过去碗很珍贵,现在,生活好了,随时填补新碗”。

时光隧道里,山一程,水一程,碗并不是独自前行,有太多的人在注视,注视它的款式、花色和质地,更注视碗里盛着光阴的故事。

一只碗,是一种光景,是一种情怀,更标识着一种进步。

一只碗,盛着一段岁月。杯中乾坤大,碗里岁月长。

猜你喜欢

一程笑话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我的同学朱昊文
未来的多功能汽车
攘途
我的一家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幽默笑话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