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赜

2022-10-25刘强

成才之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新时代

刘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为了能与全球化浪潮相适应,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做出了相应探索,并且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方向进行了准确定位,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此背景下,高校在育人工作中,要加强对五育并举的重视,并尝试从劳动教育入手,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要注意从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角度,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的解析,有效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国际化发展指明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党中央逐渐提高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提出高校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发展格局,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全新发展局面。同时,国家也提出新时期在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变革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真正做到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高校教育活动,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能与劳动生产、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思想的引领和政策的落实强调了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并列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践行,也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实现全面创新发展。

二、高校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功能

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重要目标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从多角度促进学生品德修养的强化、身体素质的提升和智力水平的逐渐优化,还能促进“立德树人”育人目标逐步实现。

1.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劳动本身具有强化人的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的开展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凯洛夫在研究中提出,劳动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劳动教育能使劳动者养成小心使用劳动工具的意识,也能使劳动者重视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产品。高校大力开展劳动教育,能有效辅助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劳动实践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对劳动建设国家、劳动富民强国产生深刻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还能让学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遵守劳动规则,养成尊重劳动者和爱岗敬业的意识, 有助于激发学生严于律己的意识,强化学生慎思笃行的精神品质,有效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2.劳动教育能够启发大学生的智力

人们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主动思考、内化知识的过程,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提高智力水平。高校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特点对劳动教育进行规划创新,能从多角度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借助劳动实践活动的组织规划,能让大学生在劳动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启发大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能促使大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科学分析、主动实践的意识,可以让大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通过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和处理,逐步提高智力水平。

3.劳动教育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劳动有助于身体健康,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 能够通过劳动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说,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能从身体层面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使大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身体肌肉、增强体能体质,从而维护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能从精神层面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也能让大学生在劳动中释放压力和情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奠定基础。

4.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马克思提出是劳动创造了美。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能为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创造条件,彰显学生心灵之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高校有意识地开展劳动教育,能在劳动实践中规范和引导学生对心灵美的认识,使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下对知识美、奉献美、敬业美、创新美、坚守美等产生深刻的理解, 从而促进学生对个人内在美进行挖掘,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追求科学的美,感受劳动生产和创造中美在各环节的孕育,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创造美产生深刻的理解,借助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美和心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合理化贯彻落实。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对劳动教育进行设计和规划,促进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能发挥劳动教育的优势,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劳动育人工作的综合成效。

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想让劳动教育更具价值,使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就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 使课程体系不仅能服务学生参与劳动锻炼,还能从促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确保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优化开展,提高高校育人工作的质量。

首先,要设置劳动教育公共课程,重点开展劳动思想方面的教育,将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安全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等内容作为核心课程,对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劳动法律意识、劳动品德意识着重培养,凸显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成效。

其次,要设置劳动实践教育课程,重点设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体系,可以尝试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生未来职业成长需要对劳动实践教育进行开发和设计,使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加以训练,凸显特色劳动课程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

最后,要设置劳动通识教育课程,重点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发展渗透角度入手,开发案例实践类型的教学活动,在案例解析中促进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落实,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和育人体系,借助劳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促进学生劳动品质的合理化培养, 为学生逐步参与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做出积极的引导。

2.开发社会实践,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高校劳动教育要想达到劳动育人的效果,就要尝试依托和开发社会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进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层面。一方面,要促进劳动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按照专业情况筛选合适的教育内容,重视对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使专业教育能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劳动情怀起到作用。另一方面,要促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作为主题思想组织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价值,促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加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可以借鉴北京化工大学在劳动教育与专业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北京化工大学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結合在一起, 将专业教学与校园环保实践相融合,组建了柳湖环保公益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成立荷塘先锋队,对荷塘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开展荷塘水质检测并落实水质净化方面的工作。在长期的环境清理中,荷塘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荷塘水质逐渐恢复清澈。同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化工大学还将学科特色建设作为主体, 按照“一院一品”“一院多品”探索学校特色劳动实践基地的构建,如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百草园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中草药栽培和护理方面的专业劳动实践教育, 使劳动实践教育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此外,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还结合学校志愿者服务模式,联系机械制造、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建立宏德单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志愿开展维修自行车劳动实践服务,重组和维修“宏德单车”,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引领创业就业,探索劳动教育与价值实现相结合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仅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识、习惯,还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勇敢探索和创新,参与到就业创业活动中。一方面, 要借助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劳动实践的影响,学生具有怎样的劳动观就会形成怎样的择业观。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等,借助劳动教育使学生深化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 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创业本身就属于创造性劳动的范畴,高校面向创业需求对劳动活动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大胆质疑、勇敢创新,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推陈出新,逐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观念,为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夯实劳动实践基础。

4.完善劳育体系,形成良好德育引导氛围

高校加强劳动育人体系建设,对多元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的开发,能够发挥多元协作力量,共同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助力,确保提高劳动育人工作的综合效果,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促进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家庭教育的多元融合,开发多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合理化组织和实施。其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对劳动教育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在政府的引导下对劳动教育的德育思想进行挖掘和筛选,形成积极的劳动教育导向,助力“立德树人”思想的渗透。其二,要发挥行业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行业企业的支持下组织学生参与本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并在劳动实践中融入企业文化、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其三,要发挥社区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的支持作用, 在社区的配合下开发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敬业奉献意识,使学生通过劳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四,要发挥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教育实践,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影响力。

例如,高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政府、社区、企业的合作,建设城市管理工匠学院、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劳动实践平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联系,共同构建特色产业学院,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实践场所,在劳动实践中感知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锻炼, 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这样,就能借助多元协同劳动育人格局的构建,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先进劳动理念的挖掘,逐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品格,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重视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并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高校在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 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劳动育人的方针和计划,有效促进劳动教育的系统开发,促进“立德树人”思想的逐步渗透和有效落实,保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全面创新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立德树人新时代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