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三环四法” 擦亮思维火花
——图示法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探究

2022-10-25戴寅娜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四法三环植树

文|戴寅娜

“三环四法”中,“三环”即课堂教学实施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前借图,自主探索;课中用图,有效学习;课后用图,巩固落实。“四法”是指问题解决的四种策略方法,即选择图示——借助图示——辨析图示——优化图示四种方法。

一、“三环四法”——图示法教学的应用策略

“三环四法”图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环四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它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一种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该策略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可极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图示法教学的“三环”运用方式

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和了解学情,知道学生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高效实施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图示教学的“三环”模式。

正所谓“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有效运用“三环”图示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数学问题,理清知识脉络,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巩固和提取,形成主动迁移,搭建知识体系。

1.课前用图,了解学情,精准教学。

课前利用图示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知识储备,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精准制定教学目标,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前做好预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 教学设计。

(1)《前测单》:

(2)测试结果及分析。

从测试结果看,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对于植树问题的两端都种这一类问题掌握较好,但是在访谈中发现他们提前在培训班进行了学习,而对于本课重点三类模型思想的建立几乎没有,对于植树问题中的棵树与间隔数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只是记住了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对植树规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摸索规律,从而建立植树问题的三类模型思想。

2.课中用图,突破教学难点。

图是一种静态的结果,画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图示法教学的运用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师教学时善用图示法教学,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图示法解决问题,尝试用不同图示展示自己对问题思考的方法,利用图示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体验图示的价值,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潜能。

教学环节一:还原生活,渗透原理

问题:在一条长20 米的小路一旁,每隔5 米种一棵树,你会种吗?

(学生上黑板画一画,画了5 棵树)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因为从这条路的这一端种了一棵树,到最后那一端也种了一棵树,一共种了5 棵树。

师:谁听明白了,再上来给同学们边指边说。

生:把这条路平均分成4 段,每个端点上种一棵树,从头开始种,一共种5 棵树。

师:是呀,我们发现树是种在每个端点上的,求一共种了几棵树就是求一共有几个端点。

师:把每一段左边种一棵树,发现最后多了一棵树,这里的每一段我们把它称为间隔数,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发现数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所以树的棵数=间隔数+1,这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

师:像这样把树种在点上,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也是把它放在点上的,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路边安装电线杆、走楼梯、节日时挂彩旗……

有了图示的帮助,学生都能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不再只是记住解题方法,能准确应用模型思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其他两种植树情况埋好伏笔。

3.课后用图,复习巩固。

图示并非只能解决数学问题,课后有效运用图示法进行复习巩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四宫漫画、绘本创作等策略都是图示法解决问题后的延伸。

在学习完《植树问题》中三种模型思想后,课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用图示法整理归纳本单元内容,然后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总结,学生就会串联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图示法具有直观、形象和有效的特点,不仅是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分散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图示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易于上手,对于解决问题能起到高屋建瓴之作用。

(二)图示解题的“四法”应对策略

1.选择图示,感悟价值。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总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神秘感。图示法的有效运用,能不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例题:甲乙两队共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600 米,正好是全长的,乙队修了全长的,乙队修了多少米?

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图略)。

列式计算:

答:乙队修了480 米。

分数应用题较为抽象,学生对于单位“1”概念模糊,分不清具体量和比较量,即使找到了具体量也很难找到对应的分率。事实上,线段图是解决分数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画图,在线段图中呈现有价值的信息。

2.借助图示,梳理关系。

当学生遇到稍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就会产生借助图示梳理数量关系的需求,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画图意识。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时会解题却不能准确表达题中的数量关系时,需要依靠教师循序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示分析它们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例题:将一根长3 米,底面直径为2 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3 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此题要想求出“表面积增加了多少?”需要知道:(1)一共增加了几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3)圆的面积怎么求?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在题中寻找信息:(1)一共增加了4 个面。(2)4 个一样的圆。(3)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r=d÷2。

应用思维导图,清楚地呈现了解决这道题的思路,非常清晰地厘清了所求问题对应的数学信息。如果学生用其他不同图示分析题意,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只要学生有意识用图示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即可。

3.辨析图示,理解内涵。

当学生能够自主用图示法解决数学问题,准确展示思考过程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辨析不同图示的内涵。

例题:鸡、兔同笼,共有8 个头,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差异较大,面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引导其画出更为简单有效的图示。对于画图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具体要求可以适当放低些,鼓励他们亲历体验,了解图示的意义,产生“需要画”的学习体验即可。通过题型教学和题组训练,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丰富图示类型,掌握图示方法,从而对图示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趋向丰满和深刻。

4.优化图示,解决问题。

图示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策略,但图示法并非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教师最终应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所以,当学生有意识运用图示解决数学问题后,往往会在脑海中建立模型,不需要再画图理解题意。此时,教师应该鼓励这一类学生在脑海中画图即可。

总之,运用图示法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除了自身要善于运用图示法进行教学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运用图示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四法三环植树
银三环(千里达)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法防治果园天牛
植树
灵活构造莫失分,运用“四法”妙解题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