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25蔡兰英胡序红查丽玲黄韶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评判条目导图

蔡兰英,胡序红,戴 月,查丽玲,黄韶兰

(1.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2.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西 南昌 330058;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56)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发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需要,国家对健康的重视上升到了新高度。而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作为未来参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崇高的道德、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护理教学更具个性化、自主性、互动性。护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综合型护理人才,而护理综合实训是一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课程,对于中高职护生而言,其教学效果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用微课来翻转课堂”即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并提供开发好的微课,用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实现课前学习,而课堂上师生交流、答疑解惑,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拓展[1]。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可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可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形成发散式和节点式的结构形式,即把烦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从而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继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2]。本研究旨在将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探讨对中高职对接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操作水平的影响,以评价其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样本来自我校2019级护理专业二年制高职学生,以班为单位,选取其中4个教学班进行随机分组,两个班为试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对照组:男生10人,女生104人;平均年龄(19.50±0.91)岁。试验组:男生12人,女生114人;平均年龄(19.58±0.80)岁。两组年龄、性别、上学期平均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生长环境、上一年度学业成绩、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否获得奖学金、平时是否有阅读写作和做计划的习惯、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积极参加校内外社团组织的活动、就读目的、是否喜欢结交朋友、每天课后复习时间等。

1.2.2 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采用毛虹羽等[3]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共8个维度28个条目。具体内容:(1)自我管理能力分量表(10个条目),包括学习监控能力维度(4个条目)、确定学习需要的能力维度(3个条目)和时间管理能力维度(3个条目);(2)信息能力分量表(11个条目),包括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维度(3个条目)、信息获取能力维度(5个条目)和拓宽信息渠道能力维度(3个条目);(3)学习合作能力分量表(7个条目),包括交流能力维度(4个条目)和寻求帮助的能力维度(3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分1~5分,其中负性条目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71,重测信度为0.820。

1.2.3 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有7个维度,分别是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寻求真相、求知欲、分析能力、开放思想和认知成熟度,共70个条目[4]。各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依次计6、5、4、3、2、1分,其中负向条目反向计分。CTDI-CV量表总分70~420分,总分<210分代表评判性思维为负性倾向,总分在210~<280分为倾向性不明,总分在280~<350分为正性倾向,总分≥350分为很强正性倾向。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4 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结合护生访谈自行设计,共10个条目,包括思维导图是否有助于系统梳理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是否有助于加强记忆、思维导图是否有助于激发发散性思维、能否提高操作能力、能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是否能提高团结合作能力、是否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是否有利于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共同进步、是否喜欢新的教学模式等。

1.3 教学方法

两组均由课题组教师统一授课,授课时间为2020年4—7月,所用教材、学习内容、课时安排、学习进度一致。

1.3.1 试验组 采用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以皮内注射法为例,具体如下。

(1)课前导学。①教师准备:课题组录制微课。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明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临床护理岗位需要或选取重难点内容,制作教学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5分钟。提前两周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如微课、教学课件、操作视频、案例习题、自主学习任务单、思维导图绘制教程等。教师布置课程学习任务,设置完成节点,及时了解护生学习和反馈情况;将护生分组,每组5~6人,选出小组长,提前培训使其掌握思维导图绘制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实训室管理人员沟通,课外开放;制作并打印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思维导图(见图1)。②护生准备:利用课后时间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分组讨论预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及时反馈至网络教学平台;在开放实训室根据视频练习操作技能;小组长指导组员学会使用Xmind App;结合教学案例进行预习并绘制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课前导学作用。教学案例:3床,王某,男,23岁,因淋雨后出现发热、头痛、咳嗽2天于今日10 am 入院。入院时查体:T:39.0℃,P:100 次 /分,R:26 次 /分,BP:100/60 mmHg,双肺部湿啰音,神志清楚。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医嘱:青霉素240万单位+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给予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提问:操作前需要评估患者哪些方面?如何正确配制皮试液?如何为患者正确实施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

(2)课中内化。①分组演示:护生再次观看教学视频和微课,结合自绘的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课中导练作用,加深印象。同时,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在实训室分组示范操作。②展示互评:展示思维导图,先由小组内其他成员点评操作及思维导图的规范性,再由其他小组交叉点评并进行评分。③提问讨论:组内和组间可互相提问,并针对重难点问题和案例展开讨论。④指导总结:教师除答疑解惑外还示范重难点操作,要特别关注护生操作中人文关怀能力的体现、“三查八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慎独”精神的渗透、职业防护意识的建立等,并总结重点及共性问题。⑤强化反馈:护生参阅教师版思维导图,经教师指导后再次强化练习,教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技能考核,辅以提问,反馈技能操作综合情况。

(3)课后升华。①总结反思:护生参考教师版思维导图,结合课中指导,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形成第2版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课后导思作用。同时,在班级评比最佳绘图小组,总结本次实训课中的收获与问题。②反馈评价:护生对本次翻转课堂的体验感受、心得收获、教学中的优缺点、改进建议等进行总结,发布在网络平台上。③拓展深化: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拓展性素材(如皮内注射法相关的研究论文),以便护生参阅,介绍临床新进展如无痛皮试仪的应用,提供护理专业网站资源等。④职业升华:教师引导护生思考新方法新技术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护士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探索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到人文关怀、安全操作和进取创新。

1.3.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护理技能操作教学程序为教师操作示范、护生模仿练习、教师渐进指导、教师反馈总结。

1.4 评价指标

1.4.1 操作成绩 在课程结束后实施操作考核,护生随机抽取一份临床案例,由课题组教师按同一操作标准进行考核,涉及的实训项目包括皮内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输液等10项操作技能,满分100分。

1.4.2 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3]、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4]测评。

1.4.3 教学满意度 采用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

1.5 资料收集

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课题组成员利用课后时间向其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具体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当场发放,匿名填写,填写时间20~30分钟,当场回收。在学期结束后,由研究者本人负责收集试验组对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满意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双人数据录入、核查及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方差齐则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统计推断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分)

n对照组试验组114 126 t P组别 自主学习能力85.45±9.36 90.28±7.90 4.13<0.001评判性思维能力268.15±19.24 275.65±17.51 3.02<0.01

2.2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s,分)

组别n对照组试验组114 126 t P操作考核85.50±1.79 92.05±1.84 11.37<0.001

2.3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见表3)

表3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n=114)

3 讨论

3.1 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下做作业”,翻转课堂则使之颠倒,在课余时间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而答疑解惑、合作讨论等“课中知识内化”行为在课中进行[5]。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教师课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了学习任务单及要求,护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有任务驱动,在小组合作与监督下,护生能对课后时间和学习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安排,进而提高自我管控能力。在教学及平台交流互动中教师引导护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杨丽红等[6]在内科护理学中应用可视化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发现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的研究结果相似。郭艳侠等[7]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结合对分课堂模式,发现能激发护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程综合成绩、学习投入度和专注度。孙丽梅等[8]在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发现,试验组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会注重探索案例中各系统知识的关联,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成绩得到提高。翻转课堂能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9-12]。梁金连等[13]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实习生运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发现亦可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何守蓉等[14]关于大专护生教学实践中的翻转课堂研究效果显示,促进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韩国Cha等[15]对82名护生的定量研究和9名护生的定性研究结果显示,翻转学习是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护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主动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故不能锻炼评判性思维能力。而翻转课堂模式下,护生根据课前要求参与学习,完成个人任务及团队项目,除观看视频外,还可利用图书馆、网络查询学习资料,同时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能力。课堂上,教师对护生课前学习中的疑惑进行解答,并利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引导护生对知识进一步内化,拓展学习。教师由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并参与到护生的讨论之中,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和帮助。每完成一次课,护生要总结学习的感受、收获、心得,分析缺点、困惑点与难点,寻因改正。护生通过这一过程,可大幅度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实现了“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护生课前带着目标观看微课、动画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锻炼自学能力,进而内化知识,有益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前学习时主动发现问题、质疑批判,从而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护生集思广益、师生深度讨论,既是寻找真相、开放思维的过程,也培养了护生分析问题及系统化能力。探索真相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而成功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护生的认知成熟度,也增强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做到“以护生为中心”,激发其主动积极学习的原动力,坚定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决心,不但促进思考,而且锻炼评判性思维。而毕业后较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能促使护士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16]。

3.2 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升操作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能提升护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与颜玲琴[17]的研究结果一致。传统实训只注重模仿练习,弱化独立思考。而翻转课堂让护生看视频、绘制思维导图后尝试自行练习,形成初步感性认识。课中通过示范、案例展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方式内化知识,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进而保证了主动练习的次数和质量。案例式、小组式、竞赛式、游戏式学习方式激发了护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实训操作的主动性。而思维导图让护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不仅构建知识体系,也能突出学习重点,通过自绘思维导图,再次梳理、巩固重难点。翻转课堂中教师因势利导,护生学会探究、质疑、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能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操作水平等。Kim等[18]针对二年级护生护理实践基础教育中的生命体征,运用翻转课堂后发现护生学业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实训课程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护生的操作水平,也能让护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体会到未来不仅要做一名技术精湛的专业护士,还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这与冯俏等[19]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3.3 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能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和能力

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点,将多种资源有机整合开展教学活动。护生可根据需要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空间,反复学习知识点或观看操作视频,有利于强化记忆。而翻转课堂让护生课下学习,课上通过示范、讲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内化知识,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护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本次调查中,试验组96.67%的护生反馈自己愿意积极参与课堂。

翻转课堂能提升中高职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查中,试验组96.55%的护生认为能提高其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操作能力等,94.83%的表示此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共同进步。护生在自行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梳理知识框架,强化知识点,课上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展示等多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操作水平,更深切体验到了人文关怀之于护理操作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交流为赢得患者信任提供了保障,而这些也提升了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Joseph等[20]证实翻转课堂是提高护生课程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的有效教学策略,Im[21]、金瑞华等[22]的研究也印证了此结果。

4 结语

本研究显示,基于微课结合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绘制思维导图让护生更系统、直接、形象地掌握重点知识,翻转课堂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案例、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增强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等,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这也为健康中国建设储备了高素质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评判条目导图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