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化痰通络方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10-25张忠全刘立文张姝媗高丽娟天津市西青医院中医科天津300380
★ 张忠全 刘立文 张姝媗 高丽娟(天津市西青医院中医科 天津 30038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经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可度过急性期。但急性发病时脑组织缺氧、缺血,会造成缺血部位坏死,导致相关神经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支配躯体,从而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仍需辅以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西医针对CI后遗症患者主要以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微循环等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且治疗周期长,不良反应日益凸显[2]。中医学认为,CI后遗症多因正气不足、气血瘀滞、痰阻脉络所致,治疗应注重活血、通络、化痰。本研究探讨在CI后遗症患者中应用针灸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的效果,以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CI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5.94±4.0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7例,高血脂12例,糖尿病19例;病程10 d~6个月,平均病程(1.85±0.41)个月。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6.03±3.92)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6例,高血脂14例,糖尿病18例;病程8 d~6个月,平均病程(1.79±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45~80岁;临床资料完整;首次发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期服用激素药物者;严重脑外伤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西医的诊断标准[3]:经头颅CT、MRI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伴偏瘫、失语等症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痰瘀阻证的诊断标准[4]:半身不遂,舌强言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予以降血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对症处理,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H20130339)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H20171237)治疗,每次75 mg,每天1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1)针灸:取足三里、曲池、合谷,常规消毒,采用0.25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取5 cm艾条插入针柄,点燃,穴位处放置纸垫防止烫伤,每天1次。(2)化痰通络方:半夏15 g,地龙、茯苓、石菖蒲、天麻、桃仁、赤芍、白术、丹参、陈皮、川芎、当归各10 g,红花、甘草各6 g。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每天1剂。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6]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评估,NIHSS包含意识、语言等方面,分值0~42分,神经功能越好,评分越高;FMA包含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两部分,分值0~100分,运动功能越好,评分越高。(2)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生化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指数水平。(3)不良反应:如头晕、腹泻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FMA评分比较(,n=58) 分
表1 两组NIHSS、FMA评分比较(,n=58)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IHSS FM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3.84±3.27 5.47±1.32*# 50.79±5.57 88.20±6.21*#对照组 14.05±3.35 9.24±2.01* 50.98±5.61 74.98±6.27*组别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聚集指数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58)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58)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小板聚集指数/% 纤维蛋白原/(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20±0.22 2.13±0.26*# 71.62±10.19 61.33±7.23*# 4.48±0.72 3.11±0.70*#对照组 3.18±0.24 2.81±0.34 71.58±10.22 67.48±8.20 4.52±0.85 3.61±0.75组别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研究表明,CI诱发因素较多,与酗酒、抽烟、饮食无度等密切相关,发病率居高不下,致使CI后遗症患者也不断上升[7]。CI后遗症与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西医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手段,主要以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为主,但恢复较为缓慢,影响患者康复信心。
中医学将CI后遗症归属于“中风”的范畴,认为该病多因正气虚弱、气虚血瘀,加之过度劳倦、饮食无度,导致痰浊内生,痰瘀相兼而痹阻经脉而发病。故治疗CI后遗症当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红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在CI后遗症患者中施以针灸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肢体运动功能,安全可靠。有研究指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CI患者中施以针灸治疗可恢复脑损伤区部分脑功能,唤醒患侧肢体功能[8]。本研究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进行针刺,其中针刺足三里可补益气血、疏通经络;针刺曲池可舒筋通络、调和气血;针刺合谷可醒脑开窍、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针刺还可疏通经脉,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肢体运动障碍。化痰通络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桃仁、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络平喘;陈皮、白术、茯苓化痰泄浊,健脾燥湿;石菖蒲醒脑开窍、理气活血、燥湿化痰;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赤芍散瘀止痛;丹参活血通经、行气补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丹参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半夏具有镇咳、化痰之效[9-10]。针灸是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效,与化痰通络方联合应用于CI后遗症治疗,是中医外治、内治疗法的结合,可发挥各自治疗优势,加快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在CI后遗症患者中应用针灸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