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0-25赵志春谢东生任清胜
赵志春 谢东生 任清胜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病,可表现为剧烈的、密集性短暂头痛,患者往往因头痛等原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目前,丛集性头痛治疗以镇痛、抗炎等治疗为主。故而,常用治疗药物有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对于病情发展控制可起到较好效果。但从临床反馈来看[1,2],传统镇痛、抗炎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可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情况。为此,近年来,围绕丛集性头痛治疗,毫米波治疗法得到应用,并且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基础上实施联合治疗,在病情控制、抗炎镇痛等方面,形成了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以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16 例丛集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16 例丛集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依照《丛集性头痛诊断标准》,确诊为丛集性头痛患者;②无严重精神障碍,可配合完成诊治者;③无严重肝肾等脏器异常者;④无合并有恶性肿瘤者;⑤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孕妇及哺乳其妇女;④对本次所用药物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过敏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 例。观察组男32 例,女26 例;年龄21~64 岁,平均年龄(44.73±3.49)岁;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5.74±1.13)年。对照组男33 例,女25 例;年龄19~63 岁,平均年龄(44.35±3.44)岁;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5.58±1.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279)与利多卡因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1000)治疗,具体用药治疗方法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2 ml+利多卡因1 ml+0.9%氯化钠注射液7 ml 多点介入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毫米波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使用北京中成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KFA-100B 型毫米波治疗仪实施治疗,使用前,辐射器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辐射器放置在治疗部位的体表投影区,辐射器与人体皮肤距离控制在<10 mm,治疗时间30 min/次,待治疗结束后,根据蜂鸣器提示音及时切断电源,完成毫米波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一般临床症状指标、睡眠质量。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头痛等相关症状消失,睡眠恢复正常,且在1 个及以上丛集周期内未出现头痛发作等情况;有效:头痛等相关症状改善显著,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头痛发作频次下降>50%;无效:无上述相关治疗效果,甚至出现加重等情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一般临床症状指标 包括头痛程度、头痛次数及丛集期发作次数。头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10 分。其中,0 分:无痛;1~3 分:疼痛轻微;4~6 分:疼痛明显,但可忍受;7~10 分:疼痛难以忍受,且无法正常睡眠。
1.3.3 睡眠质量 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涉及睡眠障碍、时间及质量等24 个问题,共21 分。分值越低则表明睡眠质量越好。
1.3.4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心率过快、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RS 评分、头痛次数、丛集期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 评分、头痛次数、丛集期发作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临床症状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临床症状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与对照组的6.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的、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往往表现为短暂性的密集头痛症状,会对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3]。目前,对于丛集性头痛以西药抗炎、镇痛治疗为主,可对病情控制、头痛缓解等起到显著效果,但在长期用药下,部分患者的毒副作用、用药耐药性等问题突出,总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4,5]。近年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在丛集性头痛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抗炎等治疗效果,并且在与利多卡因注射液镇痛的联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患者疼痛及病情的有效控制[6-8]。但整体而言,用药效果不理想,患者在长期用药情况下,耐药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用药效果形成较大影响。
毫米波治疗仪是一款由国内外著名专家运用一系列高科技而开发的专利产品,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软组织感染、伤口感染、静脉炎、无菌性炎症起到消炎、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生长恢复、伤口愈合的目的。在丛集性头痛治疗中的探索性应用,成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毫米波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实现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特别是毫米波在消炎、止痛方面的功效,进一步提高了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对于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9-11]。在对患者一般症状的治疗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NRS 评分、头痛次数、丛集期发作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毫米波联合治疗的实施,更好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以及发作次数。
对于丛集性头痛患者而言,普遍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为此,如何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也有一定作用[12,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SQI 评分(7.13±1.27)分低于对照组的(11.18±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毫米波的联合应用,对于促进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也形成了一定作用,进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此外,由于毫米波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索,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与对照组的6.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治疗中,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对实际治疗效果及患者健康均无明显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毫米波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个别患者在治疗中会因为紧张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但经过多次治疗应用后,患者均对毫米波比较认可,这也充分说明毫米波在丛集性头痛治疗中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毫米波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对于出现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情况,均不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治疗效果形成影响,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水平的研究欠缺,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提高对该领域的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