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湾河特大桥总体设计

2022-10-25李邦映

北方交通 2022年10期
关键词:跨径拉索主梁

李邦映

(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 230088; 2.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合肥市 230088)

1 工程概况

杨湾河特大桥是G347安九二期望江至宿松段一级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是项目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在杨湾闸下游240m处跨越杨湾河,距入江口1.2km。

桥位处地貌单元为冲击平原,微地貌单元为河流和冲沟,河流堤岸间距197m,桥位周边现为村庄、农田。桥位区范围内无活动断裂和新构造活动痕迹,地质构造条件稳定;场地各土层分布较稳定,岩面起伏较小,均匀性较好,特殊性岩土主要有填土和软土,软土深度达到3~8m,基岩为中风化泥质砂岩,埋深50~63m。

2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

(2)设计车速:80km/h。

(3)汽车荷载:公路-I级[1]。

(4)设计基准期:100年。

(5)桥面宽度:27.0m。

(6)通航等级:Ⅶ级,最高和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16.31m和4.80m,通航净高不小于4.5m。

(7)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8)环境类别:Ⅰ类。

3 总体设计

3.1 方案构思

防洪和通航两方面的要求基本决定了杨湾河特大桥主跨跨径。防洪方面,项目处于长江华阳河蓄滞洪区内,杨湾河为兴建杨湾闸时开挖的新河,河槽窄深,连接长江,河道两侧堤防均为同马大堤,堤后设30m宽压浸台,桥梁建设不得影响堤防安全,河道内侧无法设置桥墩,需要一孔跨越。通航方面,杨湾河航道规划等级为Ⅶ级,在现有杨湾闸附近存在规划船闸,规划引航道位于堤防外侧,桥跨布置时既要避让主航道,也需要预留引航道位置。为满足防洪和通航要求,根据现场地形并考虑承台尺寸和施工需求,主跨跨径不小于362m,实际取为365m,一孔跨越河道和压浸台。

桥梁方案的经济性在该项目中要求较高,同时桥位周边人口较为密集,对景观有一定要求,通过方案比选,考虑造价、施工、运营养护等因素,并征得各方同意后,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简洁美观、易于施工、便于养护的混凝土斜拉桥。

由于边跨位于河道外,边跨跨径的考虑因素主要是结构受力平衡和造价经济,边跨采用160m跨径,边、中跨比为0.4384,在两侧边跨分别设置一座辅助墩,以增加桥梁的整体刚度。

经进一步研究后,杨湾河特大桥推荐采用(60+100+365+100+60)m混凝土斜拉桥,见图1和图2。

3.2 主梁

图1 桥型布置图(单位:m)

图2 桥梁效果图

相比箱形断面,肋板式截面虽然抗弯和抗扭刚度比较低,但构造较为简单,施工较为方便,工期能够缩短[1],因此主梁采用肋板式截面,见图3,全宽27.5m,与跨径之比达1/13.32;主梁外边缘处高2.4m,与跨径之比达1/152.08;顶板厚度为0.3m,设置了双向2%横坡。标准段主纵梁单侧底宽2m,为增加主梁横桥向刚度、降低顺桥向开裂的几率,在顶板中间增设了一道小纵梁。边跨现浇段主梁由于压重需要,为避免加宽主纵梁或采用板式结构,采用双边箱截面。

主梁普通节段长度均为8m,采取悬浇方式施工;72.7m长边跨和0#、1#块均采用支架现浇。考虑到斜拉桥挂篮悬浇施工的空间需求,中跨合龙段比边跨合龙段长1m,长度达到3m,采用吊架现浇施工。

图3 主梁肋板式截面图(单位:cm)

横梁与斜拉索基本对应,标准间距均采用8m,按照马蹄型截面设计,横梁最小厚度达0.4m。在主梁边跨现浇段,为对应斜拉索布置和增加压重,横梁间距调整为5.2m,腹板厚变为0.5m。主塔牛腿和各墩位置对应横梁宽度均采用2.4m。

主梁采用C55混凝土。

3.3 主塔

主塔立面造型采用花瓶式,总高110m,上塔柱高59m,保持竖直;中、下塔柱高分别为39m和12m,斜率均为1∶0.0962,为了节约造价、利于施工、缩短工期、便于维护,主塔采用了箱形截面,斜拉索在塔端采用侧壁方式锚固。主塔立面图见图4。

上塔柱顺、横桥向宽度分别为7m和4m,塔壁厚度分别为1.2m和0.8m,截面四周设0.5m×0.5m倒角。中、下塔柱均按照变截面设计,中塔柱在顺桥向由上而下从7m线性加宽到8.5m,横桥向保持4m宽不变,塔壁厚度与上塔柱相同;下塔柱在顺桥向由上而下从8.5m线性加宽到10m,横桥向由4m线性加宽到7m,塔壁厚度在顺桥向由1.2m加大到1.6m,在横桥向由0.8m加大到1.2m。塔底设2m厚基座。

中、上塔柱过渡位置附近设置了上横梁,箱形截面,截面高、宽和箱室壁厚分别采用5m、5.4m和0.8m。由于下塔柱较矮,为减小温度效应的影响,不设下横梁,通过设置牛腿安放竖向支座和阻尼,牛腿横桥向长4.115m,顺桥向宽4m,端部高4m、根部高5.5m。

主塔每根塔柱下设顺桥向宽22.95m、横桥向宽16.7m、高6m的矩形承台,承台之间设置宽7m的系梁,单座主塔下共设置了26根直径2.5m的摩擦桩。

图4 主塔立面图(单位:cm)

塔柱和承台、桩基分别采用C50、C35和C30水下混凝土。

3.4 斜拉索

斜拉索按照扇形进行布置,横向双索面,在主梁上的间距从主跨到边跨分别采用8m和5.2m,在主塔上的间距由下到上分别采用2m和1.5m,锚固在主梁底部和主塔内壁混凝土齿块上。

斜拉索采用公称直径15.2mm、标准强度1860MPa的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在单塔、单索面处共22对,全桥共88对,型号有31、34、37、43、55、61、73七种。

通过对全桥斜拉索自振频率的计算,在主梁位置均设置了阻尼减振装置。

3.5 辅助墩、过渡墩

辅助墩为分离式矩形柱式墩,墩柱横桥向中心间距为21m,截面宽度在顺、横桥向分别为3m和2.8m。辅助墩基础采用宽8.5m正方形承台,厚度达到3m,单座桥墩下设置了4根直径2m的摩擦桩。

过渡墩采用柱式墩,横桥向共设置四根矩形墩柱,中心间距采用6.6m,顺、横桥向分别宽2.4m和2.2m,为平衡受力,墩柱中心向主桥侧偏0.35m,为便于与引桥上部结构顺接过渡,盖梁顶部设置了L型阶梯。过渡墩基础采用顺、横桥向分别宽8.5m和23.5m、高3m的哑铃型承台,单个承台下设置了8根直径2m的摩擦桩。

4 结构计算

斜拉桥的整体计算通过建立有限元空间模型进行,见图5。梁、塔和斜拉索分别采用空间梁单元和只受拉索单元进行模拟,斜拉索通过刚性连接或共节点分别与梁、塔固定。总体设计中要求采用先塔后梁的施工方案,计算模型中模拟了主要施工步骤。

图5 整体计算有限元模型

4.1 主要参数

桥梁整体计算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除了计入结构重力、预应力、斜拉索张拉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公路-I级汽车荷载外,还包括了以下主要作用[2-4]:

(1)均匀温度:桥位处最高、最低有效温度标准值分别为34℃、-3℃,合龙温度按照18℃±3℃考虑,体系升温取19℃,体系降温取-24℃。

(2)主梁梯度温度: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为12cm,主梁正温差采用非线性梯度温度14℃、5.5℃、0℃,反温差取正温差的-0.5[1]。

(3)斜拉索与塔、梁之间的温差作用:±10℃。

(4)塔梯度温度:±5℃。

(5)基础竖向变位:塔处按照0.02m确定,其他桥墩处按照0.01m确定。

(6)风荷载:1/100和1/10基本风速分别为27.1m/s和20.2m/s;参与汽车荷载组合时的桥面高度处风速为25m/s。

4.2 持久状况下,斜拉桥主要计算结果

(1)主塔在频遇组合下全截面受压,塔底和中、下塔柱过渡位置最小压应力分别为2.2MPa和0.9MPa,塔身混凝土不会开裂。

(2)主梁在频遇组合下完全受压,压应力最小达到0.7MPa,主拉应力最大仅为0.24MPa,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均不会产生裂缝。主梁在标准值组合下,截面上、下缘压应力最大分别达到16.5MPa和17.4MPa,主压应力最大达到17.5MPa。

(3)主、边跨侧斜拉索最大应力分别为735MPa和726MPa,安全系数最小为2.53;应力幅分别达到82MPa和77MPa,低于允许值。

(4)在不计冲击力的汽车荷载作用下的主梁计算挠度为212mm,远小于主跨跨径的1/500即730mm。

(5)整体稳定性

考虑汽车荷载、风荷载和结构重力等组合后的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最小为6.48,超过4。

(6)抗震性能

分别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法进行斜拉桥抗震分析,主塔、支座、阻尼等构件均能达到A类桥梁抗震设防目标,在E1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损伤,在E2地震作用下可产生轻微损伤、不需修复或简单修复。

综上所述,斜拉桥受力符合规范[4-6]要求。

5 结语

为满足防汛安全和航道规划的需要,并充分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和易于维护等方面,G347安九二期望江至宿松段一级公路杨湾河特大桥采用(60+100+365+100+60)m混凝土斜拉桥,半漂浮体系,结构简洁美观,桥梁跨径在同类型斜拉桥中位居前列,技术上有一定复杂性,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杨湾河特大桥作为项目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快速推进将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等目标的顺利实现,建成后作为当地东西向交通的重要门户,将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猜你喜欢

跨径拉索主梁
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纵漂影响分析
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基于倾斜摄影建模的硫磺沟铁路桥震害分析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驻车拉索固定支架断裂的故障改进研究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大跨径桥梁挠度变形监测方法的探究
山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设计
大型压滤机主梁的弹性力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设计
大型压滤机主梁的弹性力学计算及有限元分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