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以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贯彻《中共中央紧急通知》为契机
2022-10-25张鹏辉
张鹏辉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初期,经济特区的走私贩私和投机倒把等经济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引起了中共中央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鉴于问题的严重性,中共中央于1982年1月11日面向全国下发《中共中央紧急通知》(下文简称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罪干部要加以最严厉的法律制裁。从深层次看,经济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并不止于扰乱社会治安和市场管理,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而且暴露出经济特区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那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深圳经济特区是如何应对改革开放初期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挑战?又是如何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确保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何借鉴与启示?本文拟以深圳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为主体,就上述论题作一探讨。
一、经济犯罪问题暴露出深圳经济特区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短板
总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虽然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就此而言,能否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不仅将关系至贯彻《紧急通知》的最终成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决定特区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
二、深圳经济特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
在贯彻执行《紧急通知》的过程中,针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深圳经济特区工作者根据中共中央、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相关指示和特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及时地制定、落实了各项整顿措施,实现了经济特区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的显著好转。
三、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缘于屡禁不止的经济犯罪活动对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挑战。
(一)根本保障: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根本上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行。深圳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中共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中共广东省委做好“排污不排外”工作等系列重要指示,深圳市委在部署和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详尽阐述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经济特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制定了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为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领导确保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了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和政策的人民取向,确保了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需要充分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