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下的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2022-10-25万君健许文忠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2年3期
关键词:舆情公共卫生应急

万君健 许文忠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阶段。2022年3月以来,国内外疫情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复杂,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面对疫情防控风险、安全风险及舆情风险,各级党组织推动政治责任深度履行,内生力量有效聚合,社会要素集成融合,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战略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并使之转化为疫情防控下的社会治理效能,能有效提升能级和特大型城市应对突发风险的安全韧性。

一、全面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水平的必要性

2022年3月以来,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了大上海保卫战阶段性成效。各级党组织牢记初心使命,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全力落实好每一个防控细节,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更为广泛地关切。21世纪以来,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尤其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呈现出复杂、多变、反复的态势,对公众健康、社会经济和生产秩序等多方面造成危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甚至大流行,需要综合考量病毒演变程度、医疗系统处置能力、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社区治理与社会群体心理接受。若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村居单元没有充分的战略准备、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极易造成医疗秩序紊乱和社会秩序失调,甚至可能导致民生问题、进一步演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以预案、法制、体制、机制,即“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规则框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各级党组织承担应急管理的政治责任,依托应急管理体系,发挥该体系内各级政府、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对突发事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促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面广,超出一般应急管理范畴,必须置于城市治理的视角下展开。实践来看,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是,城市是否能快速启动应急管理体系,进入协同有序的应对状态,且能较快恢复常态,并在一定程度上经得起反复冲击与考验。在动态间保持应急管理与常态化防控的整体平衡,是当前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实践要求,这种动态平衡正是城市安全韧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下的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

目前,针对疫情风险防范与应对,为提升应急管理质效、卫生安全韧性、风险沟通能力,基层党组织在机制融合、应急响应、功能协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以机制融合为载体。在“融合型党建”实践推动下,以属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横向联动相关街镇、委办局党(工)委;纵向推动“党委(政治责任主体)—基层党组织(重要承载)—党员(个体单元)”三级责任模式,履行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形成城运中心管总、行业部门主建、街镇属地主战、村居专职专责的格局。同时,发挥“领域党建”联动效应,加强与“部门邻域”(公安、交通、应急管理、城市运行等)风险辐射沟通,带动“地缘邻域”(城市群“区域”联动)风险动态沟通,推动城际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应对。

(三)以功能协同为核心。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公立医疗卫生单位与村居、学校、企业等单位在疫情风险应对中的协作沟通,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机制,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促进应急功能协同能级提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舆情风险、舆情危机较为多发的现实背景中,基层党组织不断探索完善风险沟通制度框架,力求在事件演变发展中进行有效沟通,畅通舆情通道,促成各相关方间的良性互动。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实然困境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下优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建设,贯穿风险治理于管理全过程。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各级党组织层层压实政治责任,是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发挥作用的根本遵循。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确保各类突发应急行动的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强化疫情防控中高效、稳定的政策执行力。在应对疫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资源融合、党员干部等要素的整合作用,有效建立起疫情防控组织的架构体系和全社会点线面联结的行动体系。另一方面,在风险治理中,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风、政风、行风推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应急管理体系,探索组织融合、功能融合、价值融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组织全面覆盖与纵深推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在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等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关键时刻发挥政治领导力,更好突出医、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特殊时期扛起特殊担当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围绕风险应对要素,坚持党建引领与科学指导并重,深化医联体成员单位与区域化党建单位联建,互联互补,共促发展,突出基层党组织统揽协调力建设,贯彻落实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防范、应对的全过程,提升风险应对的高效性与精准度。提升党组织统揽协调功能融合的整体效应,把党的政治、组织、人才优势转化为制度建设、社会治理、服务发展优势,推动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科技创新等融为一体。坚持“以格为主、重心下移、责任到人”原则,细化工作指引,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下沉一线,分岗定责,夯实党员网格长、小微网格长以及“五大员”职责,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城市卫生安全韧性建设等夯实组织基础。

坚持高标准融合,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整合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众四方力量,健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防、控、治”联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机制。依托智慧城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推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赋能疫情防控,织密“区域+单元+小微”三级网格体系,突出基于精细闭环的风险感知与敏捷响应,努力克服“协同惰性”。探索面向社区的治理资源统筹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物资保障能力,确保生产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并切实关注高龄老龄、婴幼儿、失能失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健康与生活保障,让社会生产生活从“失序”到“治序”,再到恢复“秩序”。

(四)突出基层党组织舆论引导力建设,强化突发风险沟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舆情,特别是被谣言裹挟的舆情真相,夹杂着意识形态的风险。舆情发酵的不可控未知因素较多,面对热点舆情往往被动滞后,基层党组织应积极作为、主动站前,加强言论敏感性,从疏堵双方着手,而非择点式“扑火”或焖盖式“灭火”,对真实需求与实情进行疏导,对虚假信息及时封堵,以公开透明为准绳,铲除谣言滋生、传播的土壤,有效加强舆情初始发酵期与快速传播期的相机应对。

(五)突出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建设,构筑群防群治的社会防线。全面深化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社会动员,以基层社会工作党组织为聚力单元,加强志愿服务、协商议事等多元参与,激发社会力量互动协作,形成党建引领下的风险利益共同体,促进常态化向应急防控的社会动员快速转换。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力互助的思路,加强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和群众感召力。广泛凝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志愿者等,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在社区治理中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党员下沉社区报到机制落实落地,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感。持续探索党建先锋引领、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实现政府治理、民生服务和社会调节、防范风险的良性互动,建立社会力量与属地衔接的应急保障供应预案机制,为提升应急管理效率与社会治理效能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舆情公共卫生应急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准备好应急包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应急预案的编制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