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2022-10-25新时代新步伐20172022年上海发展报告课题组
《新时代 新步伐——2017—2022年上海发展报告》课题组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上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书写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五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市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指示要求,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四个放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党中央交予的国家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各项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为指导,统筹谋划上海各方面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新时代上海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指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上海实践的具体化,是谋划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根本遵循。五年来,市委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并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站高谋远想深压实,以上海发展改革的实践生动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上海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亲临上海,为上海发展作出战略擘画、注入强大动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2018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上海出席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进博会开幕式,考察指导上海工作,要求上海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强化“四大功能”,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把脉高质量城市建设,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服务全国大局、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治理创新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深刻阐述上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把握好、解决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上海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使命,希望上海继续走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这都是上海做好一切工作,取得发展实绩,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引和根本保证。
牢记嘱托,明确上海发展新思路。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上海发展的创新思路,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对标对表,立足我国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历史方位,编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思路是突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市委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意见,形成把握城市治理基本规律“五个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结合”的重大思路。2020年,依据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共建共治共享“五个人人”的人民城市建设思路。2021年,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从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出发,对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做出部署,进一步深化丰富了上海发展思路内涵,成为推动上海不断化危为机开新局的关键。
画好实施决策的“施工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转化为务实举措,市委始终把抓落实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对重要领域和环节改革突破的重要举措、重点工作持续作出制度性安排。2017年召开的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围绕构筑“四大优势”提出实施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务实举措。2018年召开的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围绕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确定了“五个新突破八个新高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2019年,为激励广大干部勇于担当使命,十一届市委七次全会就上海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若干意见》,就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作出全面部署。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市委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聚焦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暨2035远景发展目标,就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强化“四大功能”、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务实规划,是上海在今后五年“特殊历史使命、特殊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施工图、任务书。
二、强化“四大功能”,推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新要求和高期待。五年来,上海以国家交予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强化制度创新,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制定上海行动方案,在做强创新引擎、改革系统集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抓住自贸区、科创板、“五个中心”核心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在浦东的落地落实,推动浦东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区内改革与全市改革的联动的“三个联动”,不断提升浦东融合发展能级。抓好一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率先发布通关便利化等政策细则,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率先试点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从区级自主改革上升为国家级改革试点,以浦东速度为代表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抓好一批重大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实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等试点政策,在“人才引进一件事”“人才创业一件事”等方面强化系统集成。抓好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建设,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离岸通”等重要功能平台落地,金融数据港成功开港。抓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科学之城、金色中环、五彩滨江、浦东枢纽等重点区域加快建设。浦东“王牌”作用更加凸显。
实施新的三项国家战略任务。2018年首届进博会,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后,上海对标中央要求,立足上海优势、体现上海水平、彰显上海特色,狠抓落实。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编制报批。推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等若干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招商引资聚才。完成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封关验收,创新大飞机制造“一司两地”监管模式,启动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离岸和跨境等特殊经济功能逐步显现。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好规则制定等科创板上市相关工作;建设科创板企业培育库、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推出上海“科改25条”,实施促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浦江之光”行动,加强优质企业储备和上市服务。促进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加快培育本地优质上市资源,做好企业上市服务。上海本地科创上市企业融资额、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做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编制《上海市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实施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水乡客厅、华为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在生态环境保护、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形成78项制度创新成果。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成运行,推动设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交通、能源、信息化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医保结算等1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
办好进博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和“越办越好”的要求,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严要求、最优服务,全面优化、完善、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好第一届至第四届进博会的举办,创造性搭建“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放大进博会带动溢出效应,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出台“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促进外商投资26条”“支持总部经济发展30条”“服务业扩大开放40条”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引资引企力度,加快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建设亚太供应链中心城市,组建四大采购商联盟,搭建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建设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的虹桥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制定实施扩大投资“20条”、新基建“35条”、促进消费“12条”、稳定外贸“11条”、利用外资“24条”、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2条”、实施在线新经济“23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模式发展;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合作;拓展离岸贸易“白名单”范围,离岸贸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上海开放型经济优势更加彰显。
构建战略新优势,服务发展新格局。立足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创新驱动、突出制度供给、扩大服务功能、创造品质生活等方面构筑面向未来战略新优势。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制定出台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从聚焦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评价营商便利度指标层面,发展到围绕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深化系统改革,助力我国在世行营商环境排名中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导向,发力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和数字经济,积极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打响“四大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1+4+X”框架体系,以重点突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六大高端产业集群,“上海制造”品牌更响亮、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质量更优良、产品更高端。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和“全球消费目的地”,“上海购物”体验度增强,首店经济领跑全国,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巩固。实施提升金融、航运、科技创新服务能级和专业服务能级、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国际设计之都等专项行动,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全力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上海服务”的广度、温度和厚度得到增强。
持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出构建由“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和“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确立“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发展目标。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和进博会双重国家战略优势,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区域提升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努力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和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按照打造成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建设。完成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规划设计,配套出台人才、土地等领域政策细则,两港大道快速化、崧泽高架西延伸等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建成,实施“一城一名园”,全力打响嘉定“国际汽车智慧城”、青浦“长三角数字干线”、松江“G60科创走廊”、奉贤“东方美谷”、南汇“数联智造”品牌,吸引更多全球科研机构和高能级企业落户新城。推进北外滩建设,世界会客厅项目建成迎宾,国内外知名金融和航运企业总部、国际组织和功能性机构加速集聚。桃浦、南大、吴淞、金山滨海等区域转型发展项目加快推进。上海的城市布局更加完善,更有利于要素资源的科学分布和高效组合。
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按照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目标,聚焦“三区一堡”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实施国资国企分类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制定实施投资促进、工业稳增长、促消费、稳外贸等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实力保持全球城市前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按照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目标,推出原油期货、“沪伦通”等金融创新产品,推动中国人寿上海总部、野村东方证券、安联保险、摩根大通、贝莱德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等对外开放项目落地,在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排名超越东京,跃居第三。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按照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目标,深化贸易体制改革,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启动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做大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形成进出口并举、内外贸并重的贸易发展新格局,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按照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目标,加快建设智慧绿色港口,着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实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基本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亚太航空枢纽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下更大功夫,打造了一批科研大平台,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和科改“25条”,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1%左右,上海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排名第12位。
三、立足“超大城市”,提高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要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的指示精神,立足超大城市特点,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发挥党建引领和社会各方面作用,着力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建设“两张网”,促治理数字化转型。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要求,立足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视角,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成立大数据中心,实施政府服务“一网通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以流程优化再造为着力点,推动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立市、区、街镇三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方向,率先构建实时动态监测、主动精准发现的“城市数字体征”,实时动态、智能精准地发现排查风险隐患,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把“两张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率先探索建立城区发展、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多规合一”机制,聚焦构建政务服务新体系、强化城市运行新韧性、提高经济监管新能效、提升社会治理新成效、深化智慧政法新应用五大任务,力推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城市之眼、道路交通管理(IDPS)、公共卫生等务实管用的智能化应用场景。搭建起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梳理形成20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教育云网融合试点有序推进,疫情期间推进“空中课堂”建设,在线教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健康云”平台,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基本建成“上海停车”“一键叫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到3458个,较2018年提高了171%,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实名用户数从2019年10月的1008万户增加到6195万,日均办件量超28万,较2019年增长了14.7倍;“一网统管”方面,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建成投用,市城运平台汇集应用达到1150个。
用“绣花功夫”促城市管理精细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论述,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综合运用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手段,努力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制定施行两轮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市民反映最集中、感受最强烈、期盼最迫切的问题,重点抓住“五违四必”整治、垃圾综合治理、交通组织、施工组织管理、地下空间和各类管线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等14项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五违四必”整治在基本消除集中成片区域的基础上转入常态长效的“无违建”村居(街道)创建阶段,并与“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推进结合起来,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针对城市架空线(杆)随意设置、重复建设、各自为政影响上海城市运行安全问题开展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变“多头管理”为“多方参与”,消灭“空中蜘蛛网”、整合“地面杆件森林”、规范设置“街面城市家具”,推动相关管理行为日益规范细化。交通组织方面,通过优化快速路系统节点、综合运用单行道、调整信号相位、车道改造等手段,深挖周边路网分流潜力,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组织效率,缓解道路资源供需矛盾。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率先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落实市、区、街镇三级管理职责,对症施策在细微处下功夫,发挥各方作用强化社会共治。2020年,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上海的城市品质和品位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中得到提升,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各方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上海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家、站、点”平台实现全市各区全覆盖,搭建听民意、聚民智的“直通车”;成立市、区两级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制定施行《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集民智民慧、聚民心民力,彰显人民城市的善治效能。出台《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的意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围绕推进改革创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改革创新、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立法,进行监督。出台《中共上海市委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区政协规范设立基层协商联络工作委员会、街镇规范设立委员联络组,搭建“零距离协商”“协商议事厅”“协商在一线”“协商活动站”“委员工作室”等富有特色的协商平台,更好支持和发挥人民政协在助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围绕强化“四大功能”、“十四五”规划编制、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主题开展政党协商,就“两张网”建设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推动全面依法治市,提高治理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研究全面依法治市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坚持法治先行,加强制度供给,聚焦国家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聚焦城市治理重大问题,增强立法的及时性、有效性。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体系,制定执法事项目录清单,推进行政执法权下沉街镇,打通全面依法治市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法治更好地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用法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法治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有效促进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提升城市韧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大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的功能韧性、过程韧性、系统韧性,构筑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完善超大城市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强化应急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加快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清除城市运行重点隐患,强化交通物流、通讯保障、能源供水等各类城市生命线的综合韧性,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应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冲击时基本功能维持和快速复原的效能。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提高对影响群众安全突出问题的精准打击力,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智慧公安建设,持续拓展社会面智能安防覆盖面,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使上海始终位于全球最安全城市之列。
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7方面23条举措,以居村为重心、以小区和村组为着力点做好社区治理赋权增能的“加法”、减负减压的“减法”、科技赋能的“乘法”、革除弊端的“除法”,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用为突破口,将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倾斜,在基层社区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群众活动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架构,有效解决了传统治理网络存在盲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努力增强社会多元参与的广泛性、有效性、专业性,创新路管会、弄管会等一批自治组织,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形成机制,围绕群众真实需求开展工作,广泛组织居民参与协商对话,打通政府与民众的“最后一百米”,实现供需之间的精准对接。2021年制定的《上海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定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推动上海基层治理不断创新。
四、打造文化“金名片”,扎实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市委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强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坚定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扎实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彰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独特魅力,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推进理论学习全覆盖,2017年以来,先后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和在上海考察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等主题,组织全市深入学习,推动理论武装、研究阐释、宣传宣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抓住重大节点契机,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进博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精心打造“党的诞生地初心教育”品牌,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讲好建党故事,弘扬建党精神。广泛开展“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你好新时代”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完善市委相关工作机制,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和斗争工作合力,不断巩固拓展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舆论支持。统筹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和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广播电视台两大媒体集团进入主战场,加快培育全媒体矩阵,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弘扬践行城市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亲自提炼概括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动员人人践行城市精神品格。印发《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运用事迹报道、基层宣讲、文艺作品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上海入选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发挥模范“传帮带”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2019年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保障文明实践服务精准常态;聚焦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中心任务,打响进博会“小叶子”、抗疫“大白”等志愿者品牌。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创评活动。根据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修订2021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标准》,启动“滨江地区文明示范带”创建工作,参与长三角文明城市(区)文明共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小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进一步扩大文明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继建成使用上海历史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标,重大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保障居民享受便捷文化服务。2018年,将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纳入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国首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采购平台”,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内涵。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90%以上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由企业、社会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各类主体参与管理或整体运行,不断深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管理;鼓励基层广泛开展跨区域“文化走亲”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活力。加强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剧目创作数、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显著增加。深化“演艺大世界”品牌建设,推出《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海上生民乐》等剧目驻场演出。实施五年百部精品文艺创作工程,推出《光荣与梦想》《1921》《功勋》《火种》《百年颂》等精品力作,在2020年“飞天奖”和“星光奖”评选中,上海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创新构建“五个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即“一套领导机制(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一个指导意见(‘上海文创50条’)、一条联动路径(市区两级工作信息网络)、一个统计目录(《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18版)》)、一套扶持体系(推动市级文创细分领域扶持资金全部纳入原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统一平台)”,更好统合和调动全市各类主体和资源。紧密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四大品牌”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抓住“创作”和“制作”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两中心”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两之都”建设,加快打造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两高地”。坚持融合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推进文创企业科创板上市,持续打响“文金惠”专项金融服务品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投资合作。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发挥张江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标杆作用,推动东方明珠新媒体获评第四批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扩大艺术品交易规模,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仓城)影视销售至全球百余个国家(地区)。2020年底,全球面积最大的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在外高桥保税区正式投入运营。推进节庆赛事,建强文化企业。完善组织机制,丰富节展内涵,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盛会,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规模和影响力比肩全球领先游戏展。加快落实文创“50条”及配套措施,做大文化企业,东方明珠新媒体、上影集团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建设全球著名文旅体育城市。以“融合、创新、提升、服务”为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文旅体育发展模式,加快文旅体育产业融合,全面完善公共服务,着力建设全球著名文旅体育城市,努力发挥文旅体育丰富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品质、促进国际交流的功能,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突出都市特色,持续推进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建设。截至2020年,全市有黄浦、松江、青浦、崇明4个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建筑可阅读”,开放历史建筑1000多处,让城市始终充满温度。着力传承城市文脉,确定730多万平方米的里弄类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制定《在线新文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加快推动文化旅游行业数字转型、融合创新,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树立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项目,上海迪士尼乐园坚持国际高标准和本地最佳实践相结合,建成开放后,以迪士尼乐园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8300万人次。加强邮轮旅游功能区建设,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落户上海,吴淞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不断提升上海旅游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国际知名度,2019年上海旅游节接待中外游客2570万人次。加快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成功举办篮球世界杯上海赛区比赛、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获得国际体育组织高度评价。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环球马术冠军赛、高尔夫世锦赛(汇丰冠军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四史”宣传教育、自主品牌赛事为抓手,举办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不断拓展上海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和辐射影响力。
五、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市委、市政府自觉践行党中央关于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聚焦解决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着眼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要,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蔓延全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织密筑牢覆盖全市的疫情防控网。组织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征,助力武汉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后,根据中央部署,大力发挥“两张网”作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策略,紧盯关键点关节点,强化人物同防,注重科学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上海坚持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每一起本土新发疫情,发扬“事不过夜”精神,处置了多轮突发疫情,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2年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直接指挥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在上海指导工作,全国各地和军队系统医护力量驰援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紧密依靠全市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经过连续奋战,取得大上海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成果。6月开始,上海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对就业的影响,强化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供需有效对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加强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的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促进就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筹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聚集重点群体分类施策,梯度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扎实做好其他群体就业,就业促进和托底保障更加精准有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创新推出“沪惠保”,优化完善“147”民生调标机制,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每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适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一些行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加大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力度,开展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和长护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初歩形成服务供给、需求评估、服务保障、政策支撑、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出台《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需求。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3岁以下幼儿托育和小学生放学后看护问题,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将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实行小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促进小有看护、幼有善育。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城市更新思路,不断创新完善旧区、旧住房改造政策、体制和机制,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积极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完善房屋使用功能,补齐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提升市民居住品质。针对远郊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远”的问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壮大集体经济,以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为目标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实施质量民生工程,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提出的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质量民生工程,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民生需要。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实施《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开展食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实施社区智慧微菜场实事项目,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化,着力打造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针对市民早餐要吃好的民生需求,市委启动新一轮早餐工程,加快补填早餐网点,积极实施数字化赋能早餐工程,“便利店+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等新模式和“进一家吃百家”早餐共享模式,推动早餐供应更加多元化、更丰富。坚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发展方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做好征收安置住房工作,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率先在全国开启大规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推行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等,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启动实施新一轮“双一流”高校、高峰高原学科等建设计划,首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新增2个国家医学中心,推动郊区市级医院与母体医院一体化管理运行,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级。继续为市民提供公共体育场馆、学校、社区体育设施等公益性开放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上海的实施意见》,针对上海实际,聚焦天、水、土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三大保卫战。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聚焦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启动实施《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2022年)》。在2017年底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基础上,全面完成中小燃气(油)锅炉的提标改造,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累计完成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3262家;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上海港率先实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淘汰高污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底上海PM2.5年均浓度降到27微克/立方米,提前实现当初制定的目标。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一河一策”,3158条段河道2018年底全面消除黑臭,4.73万个河湖2020年底基本消除劣V类,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市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水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和类别划定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重点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发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成南大、桃浦等重点区域土壤修复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减少垃圾填埋量,降低对土壤的污染,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
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样板。顺应群众对美好滨水空间的向往,高起点规划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空间,实施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苏州河两侧岸线贯通工程,不断提升滨江公共空间的品质、文化内涵和功能,一江一河两岸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成为上海开放度最高、水清岸绿的滨水公共空间体系,城市活力的集聚地。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贯彻“大生态、大绿化、大湿地”生态理念,滚动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水“清”、土“净”、绿“增”、气“洁”、渔“禁”,成功举办第十届花博会,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果初显。为让市民有更多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好去处,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黄浦区福佑地块、静安区张园地块和北站新城等区域努力实现城市功能跃升与历史文脉传承相统一。努力推进“森林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城市”建设,构建“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建成“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系统和城市绿道,构建起“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格局。
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从这里发源、孕育、形成。为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市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奋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成果,为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提供坚强保证。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检视问题,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用好用活上海红色资源,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传播好伟大建党精神,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常态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推进“四责协同”,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对标对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关于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用好责任清单、压实责任要求、优化责任考核,健全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项调研机制。探索建立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制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的意见》,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机制。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突出对“关键少数”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监督,推动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明晰担当作为与乱作为的界限,既划清底线红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又设好路标和指示牌,消除制度空白,缩小模糊地带,把正向激励与负面惩戒相结合,以精准问责激励干部担当负责。
建设“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干部提出的“干事创业要充满激情,面对困难要富于创造,迎接挑战要勇于担当”指示要求,贯彻中央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中央组织部9条具体措施,为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作出顶层设计。围绕推进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着力打造干部管理模式创新试验区,研究出台《关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若干意见(试行)》,赋予充分灵活的干部管理权,以干部的最大活力激发发展的最大动力。坚持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重实干重实绩,把“干”的指向和“选”的风向统一起来,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组织开展“789”优秀年轻干部专项调研,实施“五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积极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落实《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国际人才蓄水池工程”,加强海外人才引进和保护,持续推进“海聚英才”创新创业活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坚持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将严管的力度和厚爱的温度有机统一,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探索创新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上海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的要求,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确定建立更加完善的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等目标。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依托“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摸清全市基层党组织底数情况和责任隶属,持续巩固和扩大党在城市、农村、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两新”等各领域中的执政根基,让党的全面领导沿着严密组织体系到底到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主动适应新时代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变化,探索毗邻党建、滨江党建、联合党委等新模式,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工作阵地。把党建引领作为一条红线,做细“党建+服务”,做深“党建+育人”,做实“党建+发展”,建设新时代上海基层党建创新实践基地,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面向市、区、街镇、居村(楼宇、园区、商圈、景区)布局1.2万个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党群服务阵地,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有魂、有序、有力。统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综合为老中心等载体阵地,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空间聚合、力量整合、机制融合,推动阵地功能从党员服务到党建服务再到党群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很好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坚持在对顶风违纪露头就打的同时,创新纠治“四风”的方法,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发挥党内监督利剑作用,推动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紧扣督促做到“两个维护”,围绕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十一轮市委巡视,找准巡视重点,重点监督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圆满完成本届市委巡视全覆盖任务。建立巡视整改监督机制,把督促巡视整改作为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不断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围绕补齐日常监督的短板进行积极探索,完善问题线索评估机制,健全审计报告分析运用机制,出台加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政治生态分析、廉情抄告、纪律检查监察建议等“1+X”配套文件。深化标本兼治,推动“三不”一体推进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注重挖掘“不能”“不想”的功能,着力从个案查处向系统治理、标本兼治转化。始终做到强化震慑、扎牢笼子、增强自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过去的五年,是上海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依然奋发有为的五年。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今后几年,是党和国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提出的要求,勇于创新突破、攻坚克难,加快增创优势、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寻求系统优化,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坚定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的新奇迹,展现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