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HSE体系审核数据分析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2022-10-24周劲魏东袁银江张平刘科龙蓓蓓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油气田预警要素

周劲 魏东 袁银江 张平 刘科 龙蓓蓓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

大部分油气田企业自2010年推进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以下简称QHSE体系)审核以来,历经数年探索、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适宜自身的QHSE体系审核工作流程。但由于多年来审核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未系统地将往年审核问题进行科学统计、综合分析和对比研判,在查找短板、预判趋势和改进经验做法上仍存在不足。

本研究将针对问题数据预警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一套独立的延续预警管理做法,便于在今后各级审核检查过程中,能够针对审核发现的管理短板开展分析预警,及时消除管理过程中的不符合因素,对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QHSE体系审核现状

国内石油企业自2000年后逐步推行QHSE体系管理,初期重点是开展QHSE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QHSE体系[1-2],也开展了QHSE体系审核工作,但审核发现的问题数量和深度都不够,更缺乏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综合利用。201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持续开展了较为系统的QHSE体系审核,先后经历了全要素审核、重点要素审核、专项审核、量化评估和管理评估等过程。例如:某油气企业自2010年推进QHSE体系审核以来,开展了相关审核工作,并根据公司的特点开展了试点审核、全要素审核、量化审核、专项审核、辅导(指导)审核、审核评估定级和专项诊断评估等工作[3]。

国际石油公司如壳牌、杜邦等的QHSE体系建立运行时间较早,建立了审核评估标准方法,对内对外开展了审核评估工作,如壳牌公司对某油气田分公司审核评估,确定为严格监督管理的早期,为其QHSE管理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国际石油公司在QHSE体系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审核数据,并开展了数据分析和研究,对企业QHSE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较为典型的为挪威船级社(DNV),其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风险管理服务机构,通过海量数据沉淀和综合利用,建立了DNV认证标准,并在全球范围多行业内开展了评估认证服务[4]。

2 QHSE体系审核问题数据利用不足

QHSE体系审核是检验企业QHSE管理效果的重要依据,通过审核发现问题,分析制度、流程、人员、工艺设备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找问题、析原因,进行管理改进,从而提升企业QHSE管理能力。近年来,QHSE体系审核机制日渐完善,审核内容也细化到27个一级审核要素、80个二级审核要素、1 000多个三级审核项,发现的问题也逐渐累多,基层员工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举一反三整改,管理部门也强化了系统整改,但都是基于事后管理。

某油气田企业自推进QHSE体系审核以来,历经数年探索、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适宜自身的QHSE体系工作流程。但由于多年来审核的方式、内容、标准不统一,造成数据的归类、分析方法、表现形式等不一致,在数据利用上存在就近原则,缺乏连续性,以致历年审核问题未系统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同时,企业QHSE体系审核综合得分(得分率)和各要素得分(得分率)未横向纵向关联分析研判和应用,以致管理的趋势变化研判不足,改进不到位[5]。

2013-2021年对油气田企业QHSE体系审核18次,初期审核发现问题较多,后几年则问题有所下降,说明QHSE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企业自我检查、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各油田在对审核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运用方面普遍不足,缺少问题归类标准和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未建立QHSE管理短板发展趋势的预警机制[6-8]。

3 QHSE问题数据预警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QHSE管理要做到事前管理,须建立QHSE问题数据预警机制,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中对企业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的要求[9]。通过开展大量数据分析,找出QHSE管理存在的短板,有助于改进和提高QHSE管理水平;通过探索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有助于QHSE问题数据资源的积累、开发与利用[10];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落实QHSE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从事后管理到事前管理的转变[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16年提出量化审核要求,在QHSE量化审核基础之上建立QHSE问题预警机制,可应用到油气田企业下一步QHSE管理工作中,同时有助于提升QHSE体系审核工作绩效,也为今后QHSE问题数据的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4 预警机制建立

结合某油气田企业历年QHSE审核数据统计分析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Q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确定QHSE体系审核80个二级要素,从中筛选出预警要素和预警阈值,建立审核数据趋势预警机制。

4.1 模型建立

采用层次分析法(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每层分析法本质是一种决策方法,所谓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某一种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时,分为5个步骤,即: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判断矩阵;③一致性检验;④计算各层权重;⑤总结一致性检验。

4.1.1层次模型结构

层次分析法强调决策问题的层次性,须认清决策目标与决策因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处理各个因素之间的包含关系,再将其放在一个层次结构图中(见图1)。

4.1.2层次分析

4.1.2.1 准则层分析

要得知准则层对基础层的影响,须先对准则层开展分析。准则层共有两类因子需要逐一比对,分别为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与问题发生概率。按照风险评估矩阵等级划分原则,确定后果程度为0、1、2、3、4、5,发生概率为A、B、C、D、E。

为保证客观性,开展两两比较方式,以倍率关系区分级别间的大小(如a有b的2倍重要,那么a=2b),设置后果发生概率A的值为x,后果严重程度0的值为y。那么发生概率比例为1x∶2x∶3x∶4x∶5x;后果严重程度比例为1y∶2y∶4y∶8y∶16y∶32y。

4.1.2.2 基础层分析

知道准则层的两两因素比例关系,就可对风险模块(30个)开展打分。

4.1.2.3 方案层分析

请专家按照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主观判断确定预警权重大小。例如10位专家打分,通过剔除最高和最低预警界限值,求出剩余8位专家给出的预警界限值的平均值。

4.2 预警要素

4.2.1风险度赋值确定(确定要素的风险度)

由于风险评价与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影响要素中两两因子的比例关系,就可以通过该比例关系算出30个问题风险度模块之间的倍率关系。先定义第一个风险模块的“值”为a,然后按倍率关系,依次计算出剩余29个模块的风险量,如表1所列。

表1 风险度分析一览表

表1中绿、蓝、黄、红4个区域分别对应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将各区域风险值累加后求取平均值得出平均风险度。于是可得出:Ⅰ级平均风险度为3.1a,幅度区间[a,5a];Ⅱ级平均风险度为10.5a,幅度区间[6a,16a];Ⅲ级平均风险度为33.5a,幅度区间[16a,64a];Ⅳ级平均风险度为99.6a,幅度区间[40a,160a]。由此,各风险等级的风险度比值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3.1a∶10.5a∶33.5a∶99.6a=1.0∶3.4∶10.8∶32.1。

将80个二级要素作为审核数据的归类标准,结合每个问题的风险度评估,可得出每项要素4类风险度的问题个数,对风险度进行赋值:Ⅰ类风险度1分,Ⅱ类风险度3.4分,Ⅲ类风险度10.8分,Ⅳ类风险度32.1分。计算公式如式(1)、式(2)所示:

D(i)=问题数(Ⅰ类)×1+问题数(Ⅱ类)×3.4+

问题数(Ⅲ类)×10.8+问题数(Ⅳ类)×32.1

(1)

Wn=D(i)/D(平均)

(2)

式中:D(i)为某要素的风险度;D(平均)为风险度平均值;Wn为权重。

4.2.2权重界限

依据量化审核标准中确定的80个二级要素归类,将某油气田公司2014-2019年审核问题数据开展分析,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归纳排序,结果见表2。

表2 HSE审核数据预警表

项目组邀请10位专家开展要素分析,按专家经验主观评定出预警权重界限(见表3)。

表3 专家评估表

将10条预警界限开展分析,剔除最高界限值和最低界限值(2.70和1.41),对余下8位专家给出的预警界限求平均,可得出:界限值=Wn=2.18,介于表2的第13项要素和第14项要素的权重之间,为适应后续管理,最终界限值定为Wn=2。

4.2.3确定得分率

根据某企业近5年的数据,计算要素的每年得分率、历史平均得分率,将当年要素得分率与历史平均得分率进行比较,确定当年得分率与历史平均得分率的关系。

4.2.4预警要素的确定

以各要素历史平均分作为预警阀值,将当年要素得分率与预警阀值进行比较,作为预警判断。

预警要素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①要素的风险度大于各要素平均风险度,即权重>2;②要素的得分率低于该要素历史平均得分率。

4.3 预警分级及对策

4.3.1黄色预警

若某科级单位当年预警要素得分率低于近5年平均预警要素得分率,则向该单位提出黄色预警。针对黄色预警,由属地科级单位组织开展分析预警要素得分率当年下降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组织实施,业务部门督导验证。

4.3.2橙色预警

若某处级单位连续两年预警要素得分率低于近5年平均预警要素得分率,则向该单位提出橙色预警。针对橙色预警,由处级单位业务部门组织开展分析预警要素得分率连续2年下降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组织实施,油气田企业业务部门督导验证。

4.3.3红色预警

若某局级单位连续3年预警要素得分率低于近5年平均预警要素得分率,则向该单位提出红色预警。针对红色预警,由油气田企业业务部门组织开展分析预警要素得分率连续3年下降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组织实施,油气田企业监督部门督导验证。

4.4 预警应用

预警要素应作为下一年度的QHSE体系审核重点内容,或针对预警要素开展专项审核,并持续开展。

4.5 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

每年底,由油气田企业QHSE管理部门发布预警信息。2年改进实施后,经验证评估确定是否解除预警信息。

5 预警机制的应用

为进一步验证预警机制的实用性,选取油气田公司下属的某处级单位2018-2020年的体系审核问题数据进行预警分析,提出预警要素和管理提升建议,并在后续开展体系审核数据跟踪及管理状况验证。

5.1 风险度权重分析

对某处级单位2018-2020年的体系审核数据开展分析,可建立审核问题风险度统计表(见表4)。

表4 HSE审核数据风险度统计表

从表4中各要素风险度权重可以看出,Wn(设备设施管理)=8.33,Wn(承包商管理)=2.44,风险度权重均大于2。

5.2 要素得分率分析

通过统计某处级单位近5年上述审核要素年平均得分率,可得出对比分析数据,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审核要素当中的设备设施管理在2019年和2020年得分率均低于近5年平均得分率,承包商管理在2019年和2020年得分率均高于近5年平均得分率。

5.3 预警要素的提出

根据预警机制理论,结合处级单位体系审核要素的数据统计分析,当某要素权重>2且连续2年预警要素得分率低于前5年平均预警要素得分率时,应当向该单位提出预警要素。从上述该单位体系审核数据分析来看,其设备设施管理要素为当年体系审核得出的预警要素,并向该单位提出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的橙色预警,同时结合审核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设备设施管理专项改进提升意见。

5.4 预警机制的验证

结合该处级单位2021年体系审核数据,再次对其审核要素风险度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表5所列。

表5 HSE审核数据风险度统计表

从表5可以看出,该处级单位2021年体系审核发现问题中设备设施管理风险度权重降至2以下,且风险度权重值整体有所下降,表明在提出预警管理要素后,该单位加强了设备设施专项管理,持续落实管理提升建议及相关措施,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改善,进一步体现了在体系审核后第一时间开展预警提示并将预警要素作为后期管理重点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6 结语

以风险度和得分率为预警指标,形成分析方法的推荐做法,找到油气田企业目前QHSE管理存在的短板,明确红橙黄三级预警条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及预警管理要求,建立了QHSE管理短板预警机制,通过短板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油气田企业提升QHSE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强化了QHSE体系审核问题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持续科学利用,为油气田企业利用问题数据开展QHSE管理短板预警提供了方法与对策,也为其他风险企业提供了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做法。

猜你喜欢

油气田预警要素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也谈做人的要素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