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探索*
——以在线课程“JavaScript程序设计”为例
2022-10-24李中科杨静丽
李中科 杨静丽
从2019年教育部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先后有32所高校被批准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院校。职业本科作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1]注定会成为高职专转本学历贯通的重要接收主体,也必然会成为其他诸如退役士兵等群体进行职业教育、学历深造的重要承担主体。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自试点职业本科以来,除接纳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四年全日制本科生源外,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部署,还接收包括普通专升本(3+2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专转本(5+2专升本)两个高职专科起点的两年制本科生源。这些专转本生源中,既有来自普通专科学校的全日制专科生,也有按比例单独划线录取的退役士兵专科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良莠不齐、知识背景差别较大、相当比例的学生专业跨度较大等问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2020级,共190人)的入学专业基础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学习“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业基础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专转本学生专业基础调查问卷结果
一、职业本科分层教学现状
面对如上的学生群体,仅依靠传统的班级课堂教学模式在两年学制内很难从整体上达成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较弱、先导知识不足的后进生无法跟上专业课的教学进度,易挫伤其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而对专业对口、基础较好的先进生而言,又存在课程重复、无法将学习潜能充分发掘的问题。虽然入学资格考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但很难解决学生间专业差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大扩招的背景下,对特定群体的录取优待会加剧这种差异。如何为这些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既要从整体上达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又要尽量发挥先进者的学习潜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合的教育”即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2]它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和基础出发来开展差异教学,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3]放眼职业教育领域,针对如何提供“适合的教育”已有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探索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4][5]这些探索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进行分类培养,解决按类型提供“适合的教育”的问题。[6]这些做法虽然可以部分地实现因材施教,但无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顾及差异发展的价值目标。[7]另外,机械地将学生分层、分班开展教学,对后进学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良暗示,进而导致其丧失信心、自暴自弃,[8]也无法充分发挥先进学生的模范作用,达到“帮扶”后进、“扶强”先进的目标。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差异教学的制约因素,阻碍着“适合的教育”的实施,但否定和废除班级授课制并不现实。我们应该在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进行创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柔性分层,通过适当的信息化内容组织,在课程级别上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施教,[9]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针对专本贯通视角下如何实现职教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差异教学的问题,笔者基于在线课程建设,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开展了课程级别的“适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线课程建设和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辅相成:基于在线课程资源,学生实现在线上学习、课堂练习的翻转;基于在线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差异教学的效果评估,实现在线课程的资源优化。
二、面向分层教学的在线课程建设实践
笔者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SPOC在线课程建设中,在先导知识测查、弹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差异化课程资源供给等方面做有针对性的设计,为基础各异的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具体的功能模块如下页图1所示。总体课程知识目标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所有学生都需要达到的基础目标,另一个是针对先进生的高阶知识目标。课程内容依据不同的知识目标分别进行组织。
图1 在线课程建设内容
(一)课程知识结构分析
课程本体知识构建:首先实现课程内容的“保底”,也就是满足基础知识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课程知识框架,确定课程本体知识内容,保证该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以“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分析JavaScript语言的知识体系,确定本体知识内容,包括JS数据类型、运算符、标识符、控制语句、JS数组、JS对象等。
先导知识分析与供给:通过对课程本体内容的分析,得到课程先导知识内容,并在在线课程建设中提供先导知识的相关资源学习链接,让学生精确补齐不足,快速、高效地进行资源搜索与筛选。
(二)高阶知识供给
为基础扎实或已经掌握JavaScript本体内容的学生提供高阶知识目标对应的课程资源。“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拓展了一些关于JavaScript内部机制的高阶知识点,包括原型链继承机制、变量作用域链机制、闭包的应用、封装机制及诸如ES模块化等最新ES6扩展内容。
(三)知识颗粒资源序化
所有本体、高阶知识内容都被分解为较小粒度的知识颗粒,针对每个知识颗粒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要素,比如课件、视频、扩展阅读和互动反馈等,并依据相关知识颗粒的认知顺序在在线课程平台上依次排列,同时提供在线学习路线导航,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在线知识测查设计
在线课程中必须能够测查学生的知识水平,测得差异才能为特定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线课程中为每个单元设计先导知识的相关在线测查,通过在线知识调查、测验的手段评估学生的现有学习基础;根据测查结果和相关先导知识的需求情况,给学习者提供明确、差异化的在线课程学习路线图。同时,为避免学生重复学习的问题,在线课程中还设置了本体知识测查环节,若学生可以轻松通过,说明没有必要学习该单元本体知识,可以直接学习本单元的高阶知识或后续单元的本体知识。
(五)差异化练习设计
为配合线下课堂的差异化练习需要,在线课程中的练习设计分为本体基础知识的运用练习和高阶知识的运用练习两个部分,分别为两个层次提供对应的练习题目。面向分层教学的在线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实施路线如下页图2所示。
图2 面向差异教学的在线课程建设实施路线图
三、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差异教学
为开展差异化教学,本实践依托上述在线课程,结合传统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课前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线上学习,而在线下传统课堂中侧重巩固与练习。这种学习过程和巩固、练习过程翻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先导知识缓冲时间和过程韧性,其功能模块如下页图3所示。
图3 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差异教学模式设计
(一)课前线上学习
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学习适合自己基础水平的内容,具体涉及的学习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本体知识测查和本体知识学习:如果某生涉及本体知识重复学习的问题,那么可以由本体知识测查来确认。若测查通过,说明没有必要重复学习,可以直接学习高阶知识。若测查未通过,说明要么没有掌握,要么已经忘记本体知识,需要在线学习相关内容。
先导知识测查和先导知识学习:如果某生明确前期未曾学习过本体知识内容,那么应先测查其先导知识的掌握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具备该本体知识学习的条件。如果测试不通过,说明先导知识不足,应先补齐先导知识再进行本体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本体知识后,还要进行本体知识测查,以验证自主线上学习的效果。同时,在线学习中学生可以反馈学习难点、疑问以及和课程资源相关的问题。
高阶知识学习:学生在已经掌握本体知识的内容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来拓展高阶知识内容,增强认识深度。
(二)课堂练习与巩固
要点、难点巩固:在线下课堂,教师针对课程本体知识中的要点、难点以及反馈比较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堂巩固。
差异化训练和个性化辅导:对于本体知识和高阶知识,教师布置差异化的知识运用训练,对学生差异化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
合作学习:适当减少先进生知识内容的练习数量,鼓励其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后进生开展“帮扶”,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促进共同进步。
高阶知识测查:对先进生增加高阶知识运用的练习,并将高阶练习的成绩作为先进生的额外加分,鼓励先进生挖掘学习潜能,促进更优发展,实现“扶强”目标。
线上线下混合差异教学各模块任务的实施路线如下页图4所示。
图4 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差异教学实施路线图
四、结语
针对职业本科生源结构多元、学生基础差异显著的情况,围绕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的差异教学模式,基于在线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设计,对学生实行课程级别的分层教学,开展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专业课程差异教学实践。相关教学模式中的具体策略和经验可为其他公共基础类课程或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扩展应用到整个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中,根据课程体系实施路线图,借助知识测查,实现更高级别的柔性分层教学,比如实现课程粒度的柔性裁剪,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灵活、适宜的培养路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