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纯粹的人

2022-10-24李军

椰城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王老老爸工作

◎李军

“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以我亲身的经历和体会,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的理想信念,从不动摇,从不后悔,至死不渝。”最近,一位长者在琼山区云露社区花闻鸟语老爸茶店里铿锵有力的声音吸引了近百名茶客的目光,茶店里几乎所有的茶客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一边饶有兴趣地品着香茗的美味,精神的愉悦,都同时渗透到在场的每个人心中。

“不接受任何反驳。”长者最后用这句话结束了当天的宣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共琼山区委宣传部在社区举办的这场“益·老爸茶”宣讲活动。喝老爸茶是海南人的习惯之一,是独特的海南茶文化,约上三五好友到老爸茶店内品茶,吃点小吃,谈天说地,悠然自得。一壶茶才几块钱,配上小点心,经济实惠,是普通市民的闲暇聚集地,是他们聊天解闷、休闲消遣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老爸茶店里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没有主席台,没有主宾之分,宣讲人员一边和茶客一起喝茶,一边与茶客聊天,在聊天过程中把党的新理论、新思想灌输到茶客们的大脑里,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把传统的“说教式”宣讲变成“互动式”“参与式”的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深奥的理论”转换成“通俗易懂的道理”。

上面所讲到的长者宣讲员是“益·老爸茶”店里的常客。近年来,他经常穿梭于琼山区府城的各个老爸茶店,用脑用心用情宣讲,孜孜不倦,乐此不彼。这位长者是谁呢?他就是琼山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琼山区教育局退休干部、89岁高龄的老人——王秀凯。

在当天的老爸茶店里,刚好我也在场,就坐在离王老宣讲处不远。他精神矍铄,头发乌黑,目光有神,腰身笔直,衣着整洁,声音宏亮,丝毫看不出是位耄耋老人,看似一位年逾花甲的中老年人而已。

当王老宣讲完毕,我邀其坐在我身边。仔细端详着这位长者,在我的脑海里感觉这人似曾相识。我努力回忆着。哦,想起来了,应该是他。我问道:“王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琼山市表彰一批学雷锋标兵,在琼山影剧院召开大会,您身披绶带,胸戴大红花,在大会上作过先进事迹经验介绍?”王老听了,诧异地回答道:“时间这么久了,你还记得此事,在大会上作学雷锋经验介绍的正是我本人。”此番寒暄过后,忽然间,我俩内心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89、25、68,这是我的人生六合彩。”王老说,这三组是他引以为傲的数字——现年89岁的他,退休后,继续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25年,累计从事少先队辅导员工作68年。

王老介绍说,他出生在旧社会,出身贫苦,在旧社会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凌。1945年初,作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儿童团的一员,他到琼山县大坡镇邻近村庄张贴抗日标语,并拒绝就读日本侵略者开办的殖民学校,反对学习日语,受到日寇迫害,被关在大坡镇树德村附近三米深的地牢里,每天仅给一个馒头吃,大半个月下来,人变得瘦骨嶙峋,目不忍睹。我党相关领导得知此事后,通过多种渠道,将他营救了出来。1950年初,得知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海作战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大坡等地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狂轰滥炸,正在此地开展工作的王老不幸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弹片击中,顿时血流如注,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是共产党救了他,让当地医术高超的中医给他治疗,取下三块弹片,另一块由于击中腹部,位置较深,倘若强行取出,有切断大肠的危险,所以只好消炎缝针,弹片至今残留在腹中。“两次大难,都是共产党救了我,给了我两次生命,我要知恩图报,为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王老突然提高嗓音说道。

我趁王老停下话喝口茶的工夫,问道:“您从事过哪些工作?”王老乐呵呵地答道:“只从事过一种工作,即党的教育工作。先是在琼山县某乡村小学当教师,后又调到琼山县教育局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在与王老的交谈中得知,王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在职在岗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成绩显著。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退休后,又当了学雷锋志愿者,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出光和热。

王老说,人的职业是有退休年限的,但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应该是终生的。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退而不休,干起了关心和培养下一代的神圣工作。

1998年10月的一天,王老应邀到东山镇东苍小学作辅导报告,这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需要辗转至南渡江边乘船才能到达。那天恰逢洪水刚过,南渡江水流湍急,船工不愿摆渡。这时,王老站在江边,心情十分焦急,想到学校几百名师生期盼的眼神,便不顾个人的安危,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摸着跨江的简易独木桥过河。刚顺着独木桥爬过河,一上坡,便不小心滑落到江岸边的水中,幸亏岸边水浅,并被当地群众及时救起,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如此,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坚持到东苍小学作辅导报告。过后,该校师生才得知真相,深受感动。而王老的老伴和家人听了深感后怕。王老就是这样的人,心中只装着别人,装着工作,唯独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

2003年开始,王老接手琼山家长学校工作。为了落实上级关于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关要求,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琼山的中小学校,宣传发动全区85所中小学校全部成立家长学校。为了给孩子们授好课,王老坚持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学的内容。在王老的房间里,墙上挂着各种学习资料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内首页上都详细地记录着王老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在书桌上更是摆满了各种辅导资料。在给孩子们授课前,他总是有备而来,阅读有关资料,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经过他的努力,琼山的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当时国家关工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5年的一天,王老到离家30多公里的琼山区甲子镇椰树希望小学少先队干部培训班作辅导报告,因路远难走,他早上5点半便起床到车站坐车,8点半在距离学校还有8公里山路的仙沟镇下车时,突然头晕目眩,倒地不起,经路人施救和服用降压药后,王老才清醒过来,知道原因的路人劝其休息和取消活动,但倔强的王老还是坚持去学校作辅导报告,他掏出身上仅的50元钱,找来一辆三轮车,准时赶到学校授课,培训班的学员知道王老带病来授课后,感动不已,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给他点赞。

像以上所举的事例,对于王老来讲,那是信手拈来,不胜枚举。听了以上的事迹,我陷入了沉思: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为什么王老能够坚持做好事不间断?我试图找出答案。正好王老告诉我:

从1954年自己参加工作开始,第一个身份就是少先队辅导员,1963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全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学习热潮。从那时起,王老就暗下决心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几十年来,王老都践行着自己心中的诺言……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时代,年逾八旬的王老并不因为年事已高放慢学雷锋做志愿者的步伐,而是快马加鞭,更加努力向前奔。

“无论是机关、学校,还是城市、农村、公园、茶店、广场、商场都是我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的阵地,都是教育青少年及家长的场所。”王老这样对我说。

2019年6月的一天,王老因病留医,为了给孩子们上党日教育课,他偷偷地溜出病房,到琼山二小给五(6)班的同学们上课,讲完课,他全身发麻,疼痛难忍,不能走路,只好打电话叫来孙子送他去医院。家人知道后,责怪他有病不好好住院,还出来讲课,要是加重了病情,受苦的不仅是他自己,还连累到家庭成员。医院的医生、护士知道后,也批评王老不守院规,让他们难以交待。王老只好连声承认错误,并承诺下不为例。

还有一次,王老坐班车到40公里开外的甲子镇新民小学上“队课”,那天天气炎热,加之前一个晚上休息不好,身体感到不舒服,他勉强坚持讲完课,坐车回到海口汽车东站,一下车,头昏加重,全身无力,走起路来头重脚轻,平时只需10多分钟步行就可到家,那天他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到家。

再有一次,王老到琼山三小上“队课”,由于课讲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课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簇拥着他,有一位叫王雅倩的同学说:“我今天听了您的课真是太高兴了,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还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现在大脑里还很激动,说不定晚上睡不着觉了。”王老听了深感欣慰。“孩子这句话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王老这样说。

王老在给琼山六小四(3)班上“队课”,讲到解放海南前夕,为迎接解放大军到来作准备工作时,不幸被敌机炸弹弹片击中,身上几处受伤,血流不止,死去活来,至今还有一块残片留在身上。听完故事,陈加玉同学马上走过去拥抱住他,大哭起来,在场的许多同学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同学们便围住王老,有节奏地鼓起掌来,不让他离开,以示对他从事过的革命工作的敬意。

由于残片留在身上,引起长期头痛,王老只好吃一种“去疼片”特效丸缓解疼痛,才能坚持工作,由于副作用较大,医生曾劝其少吃这种药,吃多了会危及生命。但王老说,为了党的工作,他不怕死,正因为一直吃药,才能把工作干到今天。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党两次给我生命。我要永远记住党恩,为党工作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王老不管晴天雨天,刮风下雨甚至台风,都按计划到各个学校上“队课”,教育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好好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仅这一年的9月份,王老便到过23所学校进行授课。王老就是这么一个天天工作、乐于奉献的老“园丁”。他乐当志愿服务辅导员,利用节假日到学生家里进行辅导。2021年元旦假期期间,王老冒着严寒到学生家里进行辅导,深深感动着学生和家长们。学生王雅倩的妈妈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老人,在严寒的天气下步行很远的路到我家对孩子进行辅导。”唐亦菲同学的家长知道王老要来家里,早早地到半路上迎接……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老在府城花闻鸟语老爸茶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中央电视台记者到现场采访录像,当晚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老党员在老爸茶店讲党史,87岁高龄的王秀凯光荣‘上镜’”。在那段时间里,府城培龙市场和满园等20余家茶店经常出现王老讲党史的身影,他宣讲的内容充满了正能量,如讲授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广大市民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倡导学习身边好人,号召大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多做贡献等等。他到哪里宣讲,哪里就会给他热烈的掌声。

2021年4月的一天,王老受邀请到琼山二小讲授党史学习教育课,消息一出,竟有省、市六家大媒体闻讯前来采访报道。琼山二小的学生对记者说,王爷爷用生动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给同学们讲党史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记得牢固深刻,效果非常好。一记者在新闻稿中写道:王老讲课时,吐字清晰,声音抑扬顿挫,配以肢体动作,神采飞扬,妙趣横生,使得课堂时而严肃安静,时而开怀大笑。

王秀凯同志退休以来,从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深入全省253家学校作了400多场主题辅导报告,听众高达3万多人次。这些年来,王老获得的表彰和荣誉也是不计其数。

他曾受到全国、省、市、区表彰高达72次(其中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18次),4次上北京参加会议接受表彰,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入选2021年“中国好人榜”,荣获海南“最美志愿者”“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

有人问王老,“您退休了,为什么还这样辛劳?”王老回答说:“主要还是一个‘爱’字,热爱少年儿童,祖国的花朵一定要好好培育,长大了才能接好班。”又有人问道:“您如此拼命,有多少报酬?”他回答说,“没有任何报酬或补助,但有最大的收获,是金钱和报酬换不来的,那就是孩子们说‘爷爷好’‘谢谢爷爷’。”

我们知道,做志愿服务,主办单位一般都会给志愿者譬如交通费、用餐费、误工费等补助,但王老做学雷锋志愿服务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收钱、不接送、不吃饭,一切费用由个人承担,这种行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他的事迹一直感动着社会各界,感动着众人,更是感动着我,在我心目中,王秀凯同志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纯粹的人!

猜你喜欢

王老老爸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老爸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养生没有“铁规律”
老人和孩子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