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前美育存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探析
2022-10-24蒋晓敏
蒋晓敏
一、引言
当前学前美育的发展状态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上课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为严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他们营造的课堂氛围往往较为生硬,没有考虑到幼儿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前美育的发展状况、教育方向也缺乏把控。毋庸置疑,相较于成年人,幼儿性格更为活跃,主观能动性强,若教师的教学指导形式一直局限于传统模式,幼儿的成长发展无疑会受到阻滞,这不利于保障教育成效,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幼儿美育,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灵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实施,若教师能够以新的目光来看待幼儿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那么美育的发展道路将会是宽阔的,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根据目前学前美育的教学方向,教师要针对自我教学方式展开反思,多总结,汲取先进经验,做到推陈出新。同时,教师也应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应对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要在思考后,不断进行实践,同时及时总结、吸收经验。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多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出发,从幼儿身边寻常的小事入手,帮助幼儿不断提升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学前美育存在的误区
(一)集体授课方式束缚了幼儿的成长
美术课堂中,幼儿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现有美术课堂多采用集体授课形式,老师传授孩子接受,孩子自身的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挥,长此以往,幼儿将会变得只会接受、不会思考,不会创造,同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成长也会受到阻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提前设定并为幼儿给出主题,有些幼儿对主题的把握是不够明确的,面对教师给定的主题内容,表现得较为迷茫,这会影响美育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会为幼儿报一些培训班,但培训班的发展模式是单一的,也没有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所以很难推进学前美育的实施和发展,不利于促进幼儿美育素养的提高。
(二)教师无法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学前教师的创造能力不够强,思维方式不够新颖,无法达到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这些学前教师的教学模式大多比较传统,无法满足现代美术教育的需求,对幼儿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美术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基础知识的教授,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确定美术教育的导向,实施美术教育,这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富有能动性的教育过程。如果教师实施的美育缺乏能动性,就无法刺激幼儿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导致幼儿对美术课程缺乏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很多幼儿会出现不想画、不愿试的现象,这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薄弱不无关系,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如果学前教师能够将幼儿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将能够对幼儿今后的美术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很多教师的教育方向存在着不少问题,教育过程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此就会影响幼儿能动性的发展。虽然也有的教师会主动在授课过程中,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最终获得的成效并不明显,无法顺应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实行教育改革,但美术教育的氛围还不太浓厚,学前教师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美术教育的过程,才能够推动幼儿的美术学习进程。
(三)过分控制幼儿技能方面的培养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速度慢,教学思路跟不上学前教育的发展进程,以至于教学过程中,只会根据教学方案来教学,不能对幼儿进行思维开发,同时在培养幼儿的学习技能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采用的是填鸭式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不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新兴的授课方式逐渐产生,但是,很多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采用的仍然是枯燥的美术演练方法,这些是无法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很多教师对一些新兴的教育手段抱持不赞同的观点,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不仅不利于促进幼儿美术技能的发展,长此以往,还会使幼儿的绘画思维以及灵感被扼杀,这无疑加大了美术教育的难度。可见,如果教师可以引进一些新兴的教育手段来进行美术课程讲解,幼儿的美术技能将会有所成长,同时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会减轻,这对学前美育的发展显然是有益的。
三、学前美育存在误区的应对策略
(一)引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学前年龄段的幼儿一般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思考技能,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抓住幼儿的发展特点,才能够推动学前美育的进程。
1. 抛弃传统模式的教学手段
很多幼儿的美术学习都会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干扰,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勇于抛弃传统不合适的教育模式,以新的眼光,看待美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过程。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寻找良好的授课方式,比如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目前大部分的美育课堂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给幼儿带来较好的体验,而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为学前美育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可随时通过网络从多媒体中查找美育资料,从多渠道出发,优化学前美育,这对幼儿的美术视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通过多媒体,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以及技能,美术思维也会逐渐打开。和传统黑板不一样的是,多媒体屏幕能够带给幼儿良好的使用感和体验感,使幼儿对美术学习产生新鲜感,这会促进美术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方面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教师不能限制幼儿对美术的思考,以免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美术学习的憧憬。
2. 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
当前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通常是由教师主导,教师很难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看待美育的发展进程,这样便极大地打击了幼儿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教师要用新时代的目光,应对美育出现的不利局面,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成为美育课堂的主人。长此以往,美术教育的旧有格局将会被打破,美术课堂中也将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在讲授一些绘画作品时,可以在幼儿能接受的范围内,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讲解时一味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将会阻碍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发挥好自己的课堂辅助作用,这能够激起幼儿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大有裨益。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处于学前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的感受是十分强烈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促进幼儿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游戏化的氛围会使幼儿学习的兴致变得更为高昂,教师的授课压力也会随之而下降。
幼儿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鼓励,如果教师在一对一辅导过程中,发现一张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绘画作品,切记不能盲目批评,因为这样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压力。教师要从幼儿的特点入手,例如,可给予幼儿一句热情的赞赏或一些实际性的表扬,这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感,也可以用竞争的方式,来呼吁幼儿参与美术作品的评选活动,这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创造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
3. 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很多教师的教学,总是依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没有较好地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的时候,幼儿受教育的状况,和教师眼中呈现出来的状况,是极其不一样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不应盲目顺从自身的思维,否则会给幼儿带来极差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位于学前年龄段的幼儿,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教师要依据幼儿的这种个性,寻求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激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如何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教师应当充分考虑的。教师要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强为例,教师要充分使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不应再使用传统模式中的教学手段,因为这类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对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对各种知识的讲解,是不具有新颖性的,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够强烈,无法达到美育的要求。而且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会处于被动的教学状态,这样也会严重影响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幼儿学习美术,如引入多媒体视频,或者带领幼儿玩游戏,都能够使幼儿得到持续的成长,对今后的美育,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幼儿的特点,在处理美育的各项教学问题时,要耐心、细心以及专心,很多学科的教育,都是与这些素质息息相关的,如果学前教师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便无法促进学前美育的发展。
(二)针对幼儿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1. 发散思维的开发
对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美术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美术学习中占据根本性地位。就像美术教育中的一些课程命题都不具备唯一的答案一样,美术课程中的绘画活动,也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如果教师在上美术集体活动课时,都要求幼儿以同一种方式表现美术作品,那么对于幼儿未来的美育成长,是起不到良好作用的,会使学生的作品变得千篇一律。每个幼儿对美的感应都是不同的,对美术绘画的感觉也各有千秋,因此,教师要用多元化的眼光,处理美术作品中的问题。像对于“四季景色”的表达,每个幼儿对季节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画出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教师可从这些作品中,找到富有美术创造力的幼儿,比如有些幼儿用草丛中瞬息万变的景色来演示四季,有些幼儿利用活灵活现的人物来表达四季。他们给出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就体现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就是在幼儿思考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主题思想,这对教师的教育过程也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幼儿也能从作品中找到美术教育的趣味所在,这无疑是符合学前美育的发展要求的。
2. 想象力开发
在美术教学中,很多内容和幼儿想象力的成长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合理利用这些素材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在幼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对错之分,想象力的发展,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此才能开发幼儿的美术天赋,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目前看来,不少幼儿绘制的美术作品,存在较为明显的共性问题,即他们对想象力的表现是极为模糊的,这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不无关系。很多教师在为幼儿布置作业时,都会严格要求幼儿不得绘制与众不同的作品,担心幼儿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其实,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实际的想象过程,幼儿才能够绘制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成为真正的美术爱好者。教师应重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给予幼儿天马行空的思考空间,使幼儿可以绘制出丰富多彩充满灵气的作品,完成对美术技能的探索。教师不能够阻挡想象力训练的进程,如果教师一直使用固化的传统思维,阻碍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那么美术教育是不能向前发展的。因此,在大量的想象力训练中,教师要总结美术教育的经验过程,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要展现质量化的美术教育目标,才能够切实地提升每个幼儿的美术能力和技能。
在想象力训练中,幼儿会创作出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找到真正热爱艺术的幼儿,对幼儿的发展特点产生高度的把握以及认识,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能够促进美育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丰富学前美育的授课内容
目前看来,很多学前教师的授课内容都十分单一,幼儿获得的体验也是极为枯燥的,这与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目标不匹配,长此以往会打击幼儿对课堂的参与度,不利于幼儿未来的美育素养提高。因此,教师要用多角度的教育内容,提升授课质量。幼儿美术的表现方式是十分多元的,如简笔画、色彩画、泼墨画、手工、黏土制作、废旧材料的使用,在幼儿园里都很常见,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引导幼儿学习点、线、面,应多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给予幼儿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如垃圾分类是目前广泛倡导的,教师可通过美术课程响应这一号召,如可以引导幼儿结合手工课中学过的知识,利用一些布类、可回收的衣物,进行多角度的改造,这些改造出来的作品将会很有意义。对幼儿来说,这种美术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领悟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让幼儿从传统美术中得到更多的知识,这对开阔幼儿的美术眼界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很多幼儿的美术感觉还不太完善,教师可利用一些新知识,使幼儿对美术领域产生更多的了解,推进幼儿对美术知识的总体把控,为现代美术教育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总结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发展、形成智力最快的阶段,正确的学前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针对学前教育的现存问题,要充分把握好幼儿学前美育的发展过程,不能被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所束缚。学前美育的教学过程是艰难的,但教师的教育初心不能够被打败,教师要使用正确态度,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导向,切实地推进学前美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如果想要促进我国学前美育的发展,教师要以充沛的力量以及技能,来应对学前美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促进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