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2022-10-24赵海涛
赵海涛
新课标尤为强调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利用教学评的一致性来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然而,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和处理。其一,教师在课程教学阶段,尤为强调学生对一些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采用的多数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被动式教学方式,不仅教学方法缺乏新意,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其二,教师很少在课后对整个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打造和构筑。其三,评价体系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的设立目的就是对教师阶段性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从中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下,教师的教育重心转移到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很难做好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工作。面对此种情况,文章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了举例和论述,希望能够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一些策略上的指导和建议:
一、关注课程教学,选择多元方法进行授课
(一)开发语文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且无趣的,尤其是在教师传统的被动式授课方式的作用和影响下,学生更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提不起兴趣。而游戏活动作为一直受学生青睐的教学手段,其具备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致和动力。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的需要,适时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一些语文游戏活动。
例如,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之中,在教学初期,为了把学生更好地吸引到本篇课文的学习和探究中去,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件优势,为学生直观展示了苏州园林秀丽的风景,并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对所呈现出的画面进行细致的观赏,借此来让学生对本篇课文产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随后,教师继续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入手,利用课堂设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了“整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整篇课文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的问题,让学生试着在阅读课文后来进行回答,从而更好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苏州园林之美。最后,教师还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一次具体的“我是小导游”的趣味语文游戏活动。在此次活动当中,学生需要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其他学生交代和介绍苏州园林,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饰演小导游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语言叙述能力,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成效。
(二)设置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感受
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教材文本的学习情境,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让学生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好的学习感受,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参与情境中提高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记忆程度,真正意义上突出教学评一致性中“教”的优势。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学习情境的设置。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之中,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感受,深刻感受作者笔下的父子情深,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工作的:其一,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并试着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作者在写四次背影的同时写的四次流泪,这四次流泪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其中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进而让学生深入地分析和解读教材文本,以此来找出该问题的答案。其二,逐句对课文进行赏析。在此期间,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阅读式的情境。在此次阅读式情境的设置当中,在学生深入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适当给予学生点拨,进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阅读的深度。比如,整篇课文重点描写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但是并未直接将其展示出来,而是通过父亲为我去购买物品这一举动来侧面凸显和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三)举办读写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初中语文是一门比较强调学生素养能力提升的课程,因此,想要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教师还需要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文本读写能力入手,切实加强学生读写方面的练习,多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读写活动,进而使他们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之中,一方面,教师从锻炼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入手,依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具体的课文阅读活动。在此次课文阅读活动当中,教师试着让学生自行将课文当中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进行勾画,并对这些语句进行赏析,找出其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这样写作的妙处是什么,以此来增加学生在此次阅读活动中的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则根据学生课堂阅读的情况,要求他们试着以仿写的方式书写一篇和课文相类似的文章,并将仿写出来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写作和分享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一些景物写作的技巧,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强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
(一)课前进行预习,切实做好课前学习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教材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在课前便对课堂所需要学习和记忆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具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效地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为了凸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求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在课前便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之中,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有效果,教师从课前准备工作的展开入手,着重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在课前认真完成自己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阶段,学生不仅借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从网上搜集和下载了一些和本篇课文相关的材料,并重点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了浏览,从中找出对自己课前学习本篇课文有所帮助的内容;同时还借助信息化的交互平台,和教师或同学密切沟通交流,针对自己课前预习本篇课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寻求帮助,让教师或者同学来协助解决和处理,进而在课前便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降低了课堂学习的难度。
(二)成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组内探究语文问题
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并要求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试着积极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中,集中在学习小组内去攻克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其不仅帮助学生重获深度学习语文文本知识的信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有效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沉闷的学习氛围。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学习小组的组建。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之中,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有深度,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一次具体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此次合作探究活动当中,教师罗列了一些需要学生重点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如:“‘母亲就悄悄……我的动静。’这一段写出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偷偷’的?”“‘母亲过来了,……看看吧’这句当中,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母亲扑过来……好好活儿’一句当中,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样一段话,她的动作具体说明了什么?从这段话当中,你能看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等,并要求学生试着通过组内合作和组外的对抗来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进而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提高其学习的深度。
(三)独立完成作业,扎实和巩固其语文课堂所学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些更具个性、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的作业,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有效地改变部分学生不喜欢做作业的局面,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扎实和巩固其课堂所学,真正意义上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深度。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需要试着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些更具个性化的作业。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之中,为了扎实和巩固学生语文课堂上所学,教师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入手,为学生设计了以下的作业:
(1)说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当我们在告别童年逐渐长大后,再回顾童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读一读:请试着阅读整篇课文,准确说出作者在描写百草园众多景物的过程中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3)谈一谈:通过对整篇课文的阅读,请试着说明整篇课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画一画:从课文当中试着勾画出有关三味书屋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并试着解释这些词语运用的好处具体是什么。
(5)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在课文当中写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书写有哪些妙处?
设计和布置能够激起学生多感官参与的个性化作业,不仅能够改变部分学生不喜欢做作业、完成作业质量不高的现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和记忆程度,真正凸显了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维度性。
三、重视教学反馈,突出教学评一致性优势
(一)重视教学反思,发现并解决教学阶段的问题
对教师而言,想要突出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除了需要创新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究教材文本知识内容之外,还需要在整个教学环节结束之后,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系统化反思和回顾,进而及时地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诫子书》一课的教学之中,一方面,教师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微课的优势,将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直播摄像的方式进行了录制,并将所录制下来的视频素材进行了多次的观看和研究,进而逐渐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很难对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导致课堂学习的效果低下。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试着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利用集体探究的方式来探讨诸葛亮书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同时阐述学习全篇课文主要抓住一个“静”字,了解作者告诫儿子哪些人生的哲理。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地去研读和赏析文本,进而让学生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更有深度。另一方面,教师则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和探究本节课知识的情况进行反思,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在接下来的语文课堂上能够做到查漏补缺。
(二)注重教学评价,加快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步伐
在整个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加快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并找出自己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真正意义上满足新课标对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对此,在学科教学阶段,需要教师切实加快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的教学之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袋,要求班级内的学生试着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打分,最高是三分,最低为一分,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打分,而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实际成绩就是教师和学生总分数的平均值,通过打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则切实加快了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步伐。在此阶段,教师从多个方面来展开。其一,明确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始终是整个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学生群体。其二,需要对教学评价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和扩充。尤其需要教师试着去分析和研究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及关注所采用的授课方法是否满足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需要,是否对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造成深远的影响等。其三,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尤其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小有成就时,便适时地给予他们一定的表扬,以此来让这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有更好的学习表现。其四,需要注重教学评价的人文性。尤其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最为真诚的评价,借此来让班级内更多的学生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其五,需要明确教学评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而这,需要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转化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助推力。毫无疑问,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更好地践行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时也推动了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变革,对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后的“评”入手,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有效满足了新课标对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同时也为接下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尤其改变了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对保持教学评一致性不够关注和重视的局面。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实况,试着从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需要入手,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借此来让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出来,使其成为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内在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