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行,画出生活新画卷
2022-10-23王晓丹
王晓丹
每天清晨,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村民小组长黄新祥都会拿着清扫工具,到大塘黄格塆的小广场“上班”一个半小时。该村推行环卫清洁“分片包干制”,发动党员群众对11个公共区域认领认管,实现村庄干净整洁、长效有序管理。
“哪里有‘共同缔造,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带头。”黄冈市3610个村和316个社区党组织,联合3196名第一书记和8084名驻村队员在“共同缔造”一线担当作为、创先争优,形成“支部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合力,变“你和我”为“我们”。
老党员让出了宅基地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道路整洁,瓜果飘香。走进麻城市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徐家寨,一幅水墨画卷渐次展开。
这个于宋代就形成了村落的塆子,几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道路建筑杂乱无章,废弃的牛栏猪圈随处可见。
2019年11月,阎家河镇帮助徐家寨申请到300万元中国传统古村落改造资金,需要拆掉部分村民的牛栏、猪圈、旱厕。“全塆100多户,凭什么只拆我们这30多户?”塆组会上,不少村民跳出来反对。
徐家寨规划建设的文旅展馆,正好在老党员徐定林家的宅基地上。这块宅基地准备作为徐定林三儿子的新房,当时已投入10多万元,地基已经打好,墙也砌了一米多高。
起初,徐定林和家人都不愿意将宅基地让出来。村党支部书记徐永新也上门做工作。
“如果不让出来的话,会耽误古村落这么好的项目的建设。我是党员,还有30多户都要拆除做附属建筑,群众们看到我拆了才可能跟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徐定林决定舍小家为大家,把徐家寨的发展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我们先在一起住,之后再分家,换个地方,新房照样盖!”用了两个月,徐定林说服了老伴、儿子、儿媳。
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跟着干。在徐定林的带动下,塆子里其他村民纷纷跟进,一个星期内无偿拆除所有乱搭乱建,为新修公路、水塘等让道。
在徐定林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大儿子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村里大事小事都积极参与,抗洪防疫等志愿服务都冲在前面。
如今,在徐定林宅基地上建成的文旅展馆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游客网红打卡地。
“徐家寨以前塘里都是垃圾,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环境这么美,住得也舒心,跟城里没什么区别!”徐定林望着村里的美景说。
“老大难”变成“新样板”
“小区自从有专人管理以后,真是大变样,环境变好了,矛盾变少了,活动变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变甜了!”黄冈武穴市刊江街道梅园小区住户张大爷感叹。
梅园小区一度被称为“武穴市管理難度最大的小区”。这里居住2290户居民近万人,曾经“垃圾到处堆、卖菜随处占”,群众意见强烈。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当地从强组织入手,改变梅园小区现状。
2020年11月,梅园小区综合党支部成立。社区大党委把街道、社区、下沉单位的资源整合起来,划分6个片区党小组,103名党员逐户征求小区改造意见。经过梳理,党组织决定从新建一个文化广场、梅园中心路提档升级等10件实事入手,转变居民思想观念,调动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
党支部组织指挥,党员带头行动。在社区、党员、居民的共同努力下,800多个违建的水池、厕所、车库遮雨棚被拆除。社区还对小区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小区实现封闭式管理。
随着10件实事逐一变为现实,梅园小区也变了模样。居民获得感越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感越强,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越高。
在小区党支部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园共同治理中行动起来:78岁的退役军人张云艮,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拿着扫帚穿梭在小区里;刘福宁等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定期打扫楼道卫生、夜间安保巡逻;老党员卢红升成立了“银龄服务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在小区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文明劝导等工作。
在小区党支部的召集下,居民代表还为小区治理建言献策,通过了梅园小区居民公约,并成立了工匠协会、“共同缔造”基金协会和矛盾调解队等“五会五队”志愿服务队伍。
小区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这个昔日的“老大难”,变成了其他小区对标的“新样板”。
刊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游红亮表示,通过健全组织强引领、多方参与美家园、干群共管解难题,小区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专业管”,群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做得好”,为社区治理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以前卖的是农作物,现在卖的是风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位于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的苍葭冲,塆如其名,充满了诗意和乡愁:古树郁郁葱葱,古祠堂保存完好,开笔礼、“丁豆府”豆腐坊、拓印坊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被誉为“荆楚学家第一村”。
令游客们想不到的是,这个古朴的村塆曾一度蒙尘: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集体负债,人心涣散。
家乡的状况,刺痛了老党员丁汗平的心。从罗田县统计局局长的岗位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苍葭冲,带领大家一起改变家乡面貌。
众人拾柴火焰高。丁汗平与在家的老人、党员和乡贤成立7人议事小组,发动村民改变村容村貌,以“一把扫帚、一个箩筐、一柄铲子”作为工具,拆掉私搭乱建的猪圈、牛栏、茅棚等“五小”建筑。
“建设三天不管,等于三年白干。”苍葭冲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等5个村民自治组织,每位党员均设立了“党员责任岗”,每口塘、每条路、每处场所都有人管护。
2016年,苍葭冲成立了苍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建为纲、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模式。当年,本组村民以现金、闲置房屋、田地、劳动力形式入股合作社,入股比例达100%,总股本达到110多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丁映森介绍,坚持“一户一业、一户一味、一户一品”的发展路径,合作社采取“保底、保息、分红”的“136模式”,在总利润中提取10%作为社会福利基金,30%作为产业发展基金,60%作为股民分红。
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发展,成为“专业合作户”,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硕果。
“没想到我祖传的篾匠手艺还能用上。”苍葭冲村民丁火明说。由于竹制品逐渐被替代,做了20年的篾匠后,丁火明去了镇上的砖厂务工。十几年过去,家乡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眼看塆里一天一个样,今年他又回村拾起了老本行。
丁火明告诉记者,除了参与村塆改造之外,他制作了竹坐垫、竹灯罩、竹筲箕,由合作社统一售卖,一天能有200多元收入。
从靠天吃饭到延链强链,如今的苍葭冲,已经发展进士油面小院、古井茶院、拓印小院、印染小院、“丁豆府”等19个产业,以休闲养老观光研学教育为方向的全产业链逐步形成。2021年底,各类产业链营业额达300万元,合作社获得利润20多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实现就业118人。
“‘共同缔造必须要发展产业。有了旅游的带动,村民同样是种地,过去种的是粮食,现在种的是商品;以前卖的是农作物,现在卖的是风景。”新铺村党支部书记欧阳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