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振,谱写幸福变奏曲
2022-10-23王晓丹
王晓丹
2017年起,黄冈市红安县和麻城市先行先试,率先开展“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黄冈市坚持试点示范与群策群力升级扩面同行,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让党员干部在“共同缔造”中走好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在“共同缔造”中建设美好家园,促进基层党建实现了新进步,城乡环境实现了新变化,治理能力实现了新提升,民生福祉实现了新改善,经济社会实现了新发展。
近日,本刊报道组深入红安、麻城、罗田、黄州等地采访,就黄冈市在试点基础上,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不断深化“共同缔造”活动的探索与实践采写了系列报道,供全省各地借鉴参考。
8月下旬,鄂东大地的高温还未完全退去。在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由村民捐出自家榨油坊、投工投劳搭建的思源亭内,男女老幼乘风纳凉,欢声笑语。同一片蓝天下,130多公里外的黄州区,青砖湖公园小区的党员群众,围坐在自筹资金修建的福寿亭里,讨论加装电梯事宜。
群众事,群众议、群眾干、群众管。这是黄冈市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群众唱“主角”的生动缩影。
在总结推广红安县、麻城市开展全国首批“共同缔造”县(市)试点经验基础上,黄冈市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社区为基本单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体系,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共”字发力,做好“同”字文章。
组织强起来,村民由“旁观者”变“参与者”
革命战争年代,黄冈地区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近年来,这片红色的土地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活动,把党的领导贯穿“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院墙打通后,饭后散步再也不用‘螺蛳壳里兜圈子了。”“出门是公园,里面像花园。”“小区有了管事人,环境越来越好!”……
看着“合体”改造后的小区道路宽敞、环境整洁,青砖湖公园小区的居民们忍不住夸赞。
这是一个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市市政设施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职工宿舍小区,打通围墙后合并而成的全新小区。此前,这里面临着建设年代久远、公共空间狭小、消防通道不畅、停车位不足、逢雨必淹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拆除院墙、共建共享。”青砖湖社区党委书记舒文江说。
2020年7月,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管理、规模适中”原则,青砖湖社区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机遇,开始将5家宿舍小区围墙打通,修建雨污分流的蓄水池,新增公共面积3060平方米、停车位60个。
“我们一边改造,一边建党组织,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舒文江介绍,2020年11月,由5家单位各推选一名党员作为支委会成员,选举产生了小区综合党支部,使得小区有了“主心骨”。
在综合党支部的组织下,该小区组建了业委会,引进了物业公司,选举产生了楼栋“两长四员”,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现了小区治理“四个全覆盖”。由小区综合党支部牵头,联合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组成小区居民微议事平台,征求居民群众意见28条,协调解决突出问题13个,落实小区自治管理事项6件。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7月17日傍晚,麻城市阎家河镇石桥垸村的村民拎着小板凳、摇着蒲扇,陆续走向村部广场,参与“垸子夜话”。
“天气预报说接下来几天有暴雨,今晚想跟大家商量下组织一支应急队伍防汛抗灾的事。”该村党总支书记徐永新道明开会的意图。
“我儿子这几天在家休假,可以加入应急队伍”;“河堤岸还要填点碎石加固下,泄洪道的草要清理”……村民们纷纷表达意见。
徐永新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开会群众有抵触情绪,村里做事都是“干部做、群众看”;现在开会群众们都提前到场,还主动申请参与村级事务。
时间回到2017年,石桥垸村被确定为住建部“共同缔造”试点村。对于村塆改造项目,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在徐家寨塆第一次塆组会上,80%的村民投了反对票。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去河南参观学习后,大家触动很大,“原来农村还能建设得这么好,我们再也不能坐井观天了”。
趁热打铁,石桥垸村把“话筒”交到村民手里,召集村民与中建设计集团的设计师,就村庄规划、景观改造、设施建设等问题,一遍又一遍地决策共谋。
在“共同缔造”过程中,该村建立“党委领导-村党总支引导-党小组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带动”五级联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一人联十人,十人联百户”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将党建引领贯穿村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让“共同缔造”理念家喻户晓。
该村还构建“1+1+1+N”的“共同缔造”组织架构,即“项目联合党支部+监事会+综合治理委员会+理事会、协会合作社等”的村庄治理体系,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党委政府从“决策者”变成“辅导员”,专业团队由“专家”变“参谋”,村民由“旁观者”变“参与者”。如今,石桥垸村人人宣传“共同缔造”,人人参与“共同缔造”,人人共享“共同缔造”。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黄冈市建立“市级部署、县级主抓、镇级组织、村级动员、群众参与”五级联动机制,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综合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截至2022年8月底,共建立联合党支部3372个,打造塆组党建“红星之家”12291个,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7651个、村组理事会15735个、村组监事会3610个,共建共治共享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资源沉下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委政府的努力就应该在哪里。黄冈市在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中,不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平台下沉。
充满旧时记忆的墙绘、巷弯改造故事、小巷管家身份牌……走在麻城市龍池桥街道城西社区刘家畈小区,“共同缔造”活动的“氛围感”在这里“拉满”。
该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4条主巷组成,属于“三无”老旧小区,曾经车子进不来,垃圾无人收,甚至有蛇出没。
2020年,刘家畈小区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为切入点,以巷文化为灵魂,走出了一条同心“巷”应、奋发“巷”上、守望“巷”助、欣欣“巷”荣的“四巷共管”治理之路。通过发动居民组建小巷管家、小巷义工、小巷志愿服务队等队伍,逐步推动小区由“失管”变“共管”。
基层组织能力有限、统筹乏力,如何让资源下沉到基层?2020年,麻城在17个城市社区成立大党委,由17名市级领导担任第一书记,调动手上有政策、有项目、有资金的市直单位,“接单”领任务,变过去“批发式的实事项目”为“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
城西社区“大党委”的牵头单位是麻城市委组织部,通过瞄准老旧小区改造,联合其他共建单位,帮助社区定计划、凑资金,让刘家畈小区“旧貌”焕“新颜”。
龙池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阜乔介绍,通过建立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大党委”成员单位、小区综合党支部、党群议事会、居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实事需求清单、单位资源清单、共建项目清单,解决了社区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平安建设等方面的难题。
除了政策,还要有资金、建阵地、增服务,才能为“共同缔造”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黄冈市通过资金配套、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引导群众参资,激励基层“先动手再伸手”,撬动城乡建设由简单“输血”到自我“造血”,从政府“全盘买单”到群众参与“共掏腰包”。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黄冈市累计争取项目资金9.96亿元,带动群众出资2900万元。
聚焦“高速办成一件事”“基层事基层办”,黄冈市做实镇、村两级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全市3924个村(社区)政务服务网全覆盖,100余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
红安县在黄冈市率先推进“五进塆组”,因地制宜建设217个“红星之家”,将村民理发、邮政快递、爱心食堂、自强超市、无线网络、签约医生等村一级可以上门服务的事项进行整合,推行“红‘管家·安‘馨办”服务品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民生大改善,穷山村踏上幸福路
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体、更加充实、更可持续,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75岁以上免费,65岁至75岁5元一餐,四菜一汤。从2017年起,红安县柏林寺村的“幸福食堂”开始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
“一个荤菜、三个素菜,口味清淡,味道也好,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习惯。”村民黄孝安老人对食堂点赞。
几年前,在外务工、做过厨师的黄福和回村,正好碰上村里开展“共同缔造”试点。了解到在外的村民子女呼吁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后,他决定留下来和妻子一起经营“幸福食堂”。
通过乡贤捐一点、留守老人子女出一点、村集体补一点、对外经营赚一点等途径,“幸福食堂”稳定经营至今,日常能保持两桌人就餐。
“‘幸福食堂不仅是老人吃饭的地方,还兼顾了休闲纳凉、承办红白喜事、协助村里对老人加强健康监测、党员群众协商共议等功能,成为村民的幸福之家。”柏林寺村妇联主席郭莉说。
入村新修“彩虹公路”,臭水塘变成文化广场,村民比着清扫垃圾,柏林寺村通过“共同缔造”试点,实现从“落后贫穷小山村”到“幸福美好明星村”的美丽“蝶变”。
该村能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灵敬看到变化后,加大了对村里的投资。通过流转2000多亩土地,他创办了蔬菜基地、红苕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场、香猪养殖场等,帮助村民组建经济合作社,树立品牌观念,带动村民增收。
在刘灵敬的带动下,柏林寺村探索成立了红安县粨琳嗣商贸有限公司,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红苕、野菊花、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村民们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红苕、花生、蜂蜜等当地土特产,人均收入跃升至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如今的柏林寺环境好了、村民富了、矛盾少了、游客多了,正在向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大道阔步前行。”柏林寺村党支部书记刘有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