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监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变革

2022-10-23赵徐婷

新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实用性交流文本

赵徐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但其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目标不明、监测困难的现状。在教学中,笔者重新定位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目标,整合大单元开展活动;在质量监测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革,帮助学生形成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成果;设计了生发、生长、生趣的阅读与交流评价监测方案。

一、悦选材·从模仿到拓展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因此,在质量监测的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在任务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水平。

1. 诵典型内容——模仿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本的相似点,容易实现表达的迁移。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一主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教材中有关职业的一些介绍,然后模仿发散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看到在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萌生了想当医生的职业愿景。接着结合“三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体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可以让学生朗读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刘胡兰》等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三维监测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想、有所表達。

2. 读概括内容——拓展交流。小学语文低段教材中的不少文章由于篇幅的限制,内容较为简洁概括,在设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内容时,就可以将概括的内容进行拓展交流。将阅读和表达相结合,这样阅读之后就有生成、有实质性反馈,这也体现了阅读监测的真实性。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概括文本时所用的关键词,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能力。如学完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后,可以结合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的内容,让学生拓展交流。又如,在学完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打电话”后,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再进行“打招呼”“和老师请假”“和老师问好”等多种场景的拓展交流。

3. 品书香文本——实地体验。除了在诵读、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监测,笔者还设计了“品味书香文本,实地演绎经典”的阅读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品味文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学生就可以联系本单元其他描写秋天的课文,品味其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且实地去走一走金秋小道,拍摄一些有关秋天之韵的文本朗读视频。

二、多途径·从识记到运用

如何实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达成阅读策略的监测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小学生从识字写字走向阅读和表达的学习发展特点,从简单的认识汉字活动开始,逐一拓展进阶,同时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展开有趣、有料、有生成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学力发展水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 阅读单识记——一览无余。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强调学习的真实运用。在识记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汉字时,学生可以通过识字小报的形式展开分享,也可以将所了解的内容通过口语表达进行分享。另外,教师可以设计阶梯化的阅读单,监测学生积累字词、阅读文本、口语交际的能力。

2. 革命场馆参观——一探究竟。《课程标准》强调了“实用性阅读”的“实用性”,其实质是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将学过的、看过的、读过的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场所、社会实践相联结。其中,红色文化是文本研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时,可以结合“三种文化”中的红色主题,引导学生参观革命场馆,在活动中渗透红色思想,并让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传递给表达对象,如同伴、家长、陌生群众等。教师则可以通过表达对象的交流互动进行及时、高效的评价反馈,从而体现了阅读教学监测的实时性。

3. 传统文化表演——一目了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元素展开。比如,可以将有关西湖的诗词和戏曲表演相结合,让学生在“观看表演—获取信息—整合表演要点”这几个环节中,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展开表达。通过监测反馈,学生逐步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还逐步提高了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也逐步增加了言语积累,为后续的习作表达搭建了有效的学习支架。

三、趣评价·从阅读到表达

大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监测评价从制度、方式、载体、对象四个方面展开创新,重视阅读监测的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与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重视激励和引导正向的表达达成,用全过程记录的形式,充分利用了数字资源和阅读评价的多元信息平台,关注交流的真实效果。

1.“阅读摘星”比赛——全过程搭建平台。笔者设计了阅读摘星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参与的次数、参与的活动类型、参与的活跃度等角度展开评价,通过摘星的形式体现自己阅读探究活动的参与度,这是最基础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成果呈现。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校生活文本阅读中,学生如果能够串联多篇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自己的校园生活趣事,就达成了初步的大单元联动文本表达的目的。整个流程范式为“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有新鲜感的句子—合理运用美好词句表达校园生活”。

2.“阅读晋级”闯关——个性化展现成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闯关活动。这个闯关活动的评价方案,更加凸显了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策略。学生可以自选“大自然美妙世界”“我爱我家”“数字时代新生活”等有趣的主题,展开“自寻文本—多种方式阅读—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阶段性分层活动。教师在活动中给予支架搭建和正向激励,帮助学生按照步骤自主合作交流,在质量监测阶段,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各项不同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价。

3.“阅读手账”记录——全方位呈现成果。阅读手账的记录,则是帮助学生积累同类型、同主题的文本素材,同时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策略进行整合和归纳,这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写作和创意表达中,运用好探究活动中的这些积累资源。笔者为每个学生搭建了对应的“学习笔记本”,学生在每次活动后,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探究体会,并且和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整个评价流程以学生为主体,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主归纳,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手账本,这是属于自己的阅读资料。二是参考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由一个同学记录成册,最后将册子打印后进行分享和保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监测学生的阅读整合、交流、积累能力,形成三维的阅读探究活动新范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紫萱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实用性交流文本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如此交流,太暖!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