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策略*

2022-10-22顾康康

关键词:巢湖人居因子

董 冬,罗 毅,邰 宇,顾康康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废水排放、土壤侵蚀等污染源共同影响,巢湖污染严重[1]。这也导致环巢湖地区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人居环境持续衰落。自2014年《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巢湖环境持续向好[2]。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破解环巢湖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供了思路[3]。因此,如何通过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促进该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村民生活品质和乡村区域进步的重要载体[4],是乡村地域内村民进行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环境[5]。国内外学者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形态演替[6,7]、乡村人居环境演化[8-10]、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11-13]。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体系的研究[14-16]、乡村空间聚落分异[17-19]、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20-22]、乡村环境整治与优化[23,24]等方面。在研究范围方面,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省域和市域,鲜有以县级为单元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与评价[25,26]。在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层次法、熵值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27-29]。基于此,以环巢湖地区5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四象限分析法等构建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了解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总体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

一、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评价方法

环巢湖地区包括长丰县、巢湖市、肥西县、肥东县和庐江县5个县(市),面积10 142.25 km2[30],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与淮河之间。境内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地表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为28.3%[30]。环巢湖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2020年环巢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 212.69亿元[30]。合肥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末,环巢湖地区常住人口425.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9.84万人,占比37.59[31]。近年来,环巢湖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通过Scheaffer抽样公式确定研究需要的调查问卷数量,公式为[32]:

(1)

式中,n为抽样样本总数;N为农村人口人数;δ为样本误差,设定为0.06;以2019年合肥农村人口159.84万人计,计算可得样本数大于277份。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结合环巢湖地区实际情况和专家咨询,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对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评价,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并分别依次记5、4、3、2、1分。通过比较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的切身感知与期望值,得到村民乡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若感知能够达到期望值,达到部分越多,满意度越高;反之,若感知不能够达到期望值,差值越多,满意度越低。问卷第二部分为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基本问题。

采用随机抽样并通过线下和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于2021年7月在环巢湖地区各市县村民中展开,调查对象为农村户口并实际在农村常住的村民。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7份,问卷有效率94.25 %,覆盖环巢湖地区全部县(市)。

(二)评价指标选取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工程。因此,将所有的影响因素全部选取并不现实。参照以往研究成果,遵循数据的科学性、对比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并结合调研区域特征,初拟25个评价指标。为使研究更加可靠,征询10位长期从事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研究的专家,对所选的指标进行评估和讨论。通过修改和反馈后,初步构建包含居住条件(B1)、生态环境(B2)、基础设施(B3)、乡风文明(B4)、治理有效(B5)和生活富裕(B6)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二级指标进行编号。

(三)满意度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研究各指标内部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实质是提取出少数几个公因子,尽可能多地解释原始指标信息。根据各公因子的特征根值和方差贡献率确定重要程度[33]。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较多、分析过程较复杂,因此使用SPSS24.0进行因子分析法研究。常规方法提取的公因子,会遗漏变量较多信息和变量解释[34,35],基于此,使用改良后的因子分析法,在特征值大于1的基础上,结合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70%的原则,综合分析后在n个指标因子中提取i(i

Fi=ui1X1+ui2X2+···+uijXp+εi(i=1,2,…,n)

(2)

式中,Fi表示公共因子;X1,X2,…,Xp为评价指标;εi是特殊因子,系数uij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相对重要程度。总体满意度计算公式为:

F=AF1+AF2+…+AFP

(3)

式中,F为可观测的变量,A为因子载荷系数,FP为公因子。

(四)满意度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四象限法(IPA)将各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进行对比。以满意度和重要度来构建X、Y轴,以平均值作为交点。根据不同指标的得分所落在的象限分析和确定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改造优先顺序和后期资源合理投入力度[36]。其中满意度为受访者对各指标打分的平均值,重要度采用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赋权,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综合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即:

(4)

式中,Wij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Wi为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Wj为因子分析法得出的权重。

二、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者统计学特征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受访者以男性村民居多(64.1%),男性参与问卷调查的积极性较高;年龄区间分布较为均衡,30~50岁的中青年最多,占比为45.36%;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8.01%,总体学历层次较高;工作性质主要以本地就业和经商为主,占41.11%,以务农为主的受访者较少,占18.04%;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超过一半,总体收入较高。从受访者特征可以看出,选取的调查对象在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等方面较为合理稳定,受访者对乡村人居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较好地反映其满意度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

表1 受访者基本情况

(二)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评价指标均值均高于3.00,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3.60。满意度得分依次为:生态环境(3.72)>基础设施(3.67)>治理有效(3.63)>生活富裕(3.54)>居住条件(3.50)>乡风文明(3.49)。20个评价指标中,满意度均值超过3.60的有10个,其中建筑面积、建筑质量、交通设施和电力与通信设施4个指标因子标准差较高;均值小于3.60的指标有10个,其中建筑结构、住房年代、公厕数量与质量、子女上学、文化体育设施、人均收入、购物方便程度和村庄治理8个指标因子标准差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居住条件差距明显、基础设施配置得不够周全、村庄治理工作力度不够,只满足了部分居民的喜好(图1)。

图1 村民满意度均值、标准差

各市县满意度也有所不同,长丰县和巢湖市总体满意程度较高,总体得分分别为3.85和3.68。从各子系统满意度得分来看:在居住条件上,巢湖市最高(3.69);在生态环境上,长丰县最高(4.0);在基础设施上,长丰县最高(3.92);在乡风文明上,长丰县最高(3.87);在生活富裕上,长丰县最高(3.57);在治理有效上,长丰县最高(4.0)(见图2)。

图2 环巢湖地区不同县(市)乡村人均环境满意度比较

(三)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因子分析

1.信度与效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回收的377份调查问卷中20项乡村人居环境客观建设水平和村民满意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42,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量表进行效度分析,得到KMO值为0.947,接近特征值1,说明问卷效度较好,适合做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与特征分析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综合分析后提取6个公因子,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8.009%、19.001%、10.811%、9.175%、5.303%和5.294%,相关研究表明,累积贡献率大于60%时可靠性较高,此次研究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7.595%,可靠性较高。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对初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见表2)。

表2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因子分析

3.因子得分

由图3可知,各因子间联系密切、分布集中,可以准确反映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水平。由表3可得出各公因子表达式:

表3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图3 指标层因子荷载

F1=0.319×X18+0.287×X16+0.261×X15+0.261× X15+0.237× X13+0.215×X19+0.181× X20+0.164×X14+0.049×X4+0.025×X11+0.02×X12+0.015×X17-0.013×X3-0.018×X2-0.088×X9-0.101×X8-0.11×X7-0.111×X1-0.122×X6-0.174×X10-0.239×X5

同理可计算 F2、F3、F4、F5和F6的得分。计算结果为:F1=2.52,F2=2.77,F3=2.78,F4=3.03,F5=2.28,F6=1.70。将各公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总体满意度计算公式:

F=(0.28/0.776)×F1+(0.19/0.776)×F2+(0.108/0.776)F3+(0.092/0.776)F4+(0.053/0.776)F5+(0.053/0.776)F6

计算结果为F=2.60。

依据研究所得到的总体满意度表达式及李克特5级量表,设立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等级并划分等级区间(见表4),评定F为0.71~1.42,为1级,说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极低,村民很不满意;F为1.42~2.13,为2级,说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较低,村民满意度从不太满意偏向一般;F为2.13~2.84,为3级,说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较高,村民满意度从一般偏向比较满意;F为2.84~3.55,为4级,说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极高,村民非常满意。

表4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评判等级

(四)村民满意度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1.满意度和重要度对比分析

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综合各指标的AHP层次分析法权重和因子分析法权重得出对应的综合权重。计算各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得分,并进行单位统一后可得满意度与重要度的得分及排序(见表5),各指标满意度平均得分为0.721,重要度平均得分为0.049。运用四象限分析法(IPA)绘制四象限图(见图4)。

表5 各指标满意度与重要度平均得分

图4 制约因素分析

2.制约因素分析

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人均收入和住房年代两项指标。这两项指标位于第二象限,表示重要度很高,但满意度很低。说明村民对住房年代和人均收入的需求较为强烈,期待较高,但是对于现状的实际感知不能满足村民的期望。当地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村民人均收入,制定相应政策修缮住房、改善居住条件。

次要制约因素包括养殖环境与粪便处理、建筑结构、给排水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子女上学、文化体育设施、购物方便程度和村庄治理等8项指标。这8项指标落在第三象限,表明这8项指标对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的整体影响较小。村民对这8项指标的现状感知并不满意,但改进需求也并不迫切,如果可以合理确定优化建设时序,予以提高和改善,将提高村民满意度。

三、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一)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生产环境

由结果分析可知,村民收入是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环巢湖地区应深入挖掘江淮地区特色和巢湖特色,把握好“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建设契机,吸引创新型农业经济体,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各地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民宿、环巢湖特色小镇等项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变产业、园区变景区等,增加村民收入水平。如肥西县应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用生态农业示范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肥东县是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应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果林经济。庐江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应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抓好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同时,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到庐江”品牌。种植业一直是长丰县传统优势产业,在发展绿色种植的基础上,打造休闲采摘园区。巢湖市应全力打造全域旅游,规划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推动现代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以农业开发为产业基础,农旅结合,打造高端度假、休闲运动等特色小镇。

(二)改善居住条件,提升乡村生活环境

由结果分析可知,住房年代是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要对农户住房质量、住房年代、住房面积以及村民对住房的诉求进行逐一调查,理清危房等质量较差需要进行拆除重建的房屋数量和分布情况,结合群众意愿,进行拆除重建或者异地安置。同时要严格控制农村宅基用地规模,对于人口流出的村庄应以减量为主。其次,要完善室内用电、自来水、厕所等房屋内部功能,注重实用性,满足村民现代生活需要。最后,统一农房建设水平,结合环湖、近城、沿河、岭上等自然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村庄整体风貌指引,体现环巢湖地区乡土特色和时代特征。

(三)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全面启动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一是要强调规划引领,各市县应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分类分级完成行政村、自然村庄规划的编制。二是要分类施策,对一般整治村应推进清理黑臭水体、农业生产废物和改变农村生产生活中不良习惯的行动。对重点整治村扎实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等行动,对示范整治村按“美丽乡村”要求进行改造。三是要有序推进,按照“先地下后地上”,探索改厕治污一体化处理模式,按照“先硬化后美化”,先开展道路硬化,再进行围墙、巷道、门头等美化行动。

(四)加强村庄治理宣传,提高村民参与性

村民是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直接受益人,只有让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的治理与建设,才能促进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手册、横幅公告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意义。二是注重发挥村委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到村庄建设中来,提高村民对村庄治理和村委工作的满意程度。

四、结论与展望

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一般。环巢湖地区长丰县、巢湖市、肥西县、肥东县和庐江县5个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得分为3.60分,满意度均值得分区间为[0,5],结果显示评价指标均值在3.00~4.00区间内浮动,村民满意度由一般偏向比较满意。根据满意度因子得分评价等级可知,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得分为2.60,在第三等级,与满意度均值分析基本一致。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关键制约因素集中于住房年代和人均收入方面。次要制约因素还有养殖环境与粪便处理、建筑结构、给排水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子女上学、文化体育设施、购物方便程度和村庄治理等,需要进一步改善。

研究所构建的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更侧重于住房条件、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层面,对于村民归属感、荣誉感、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等心理层面考虑不足,后续研究应构建包含物质和心理层面的综合指标体系来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丰富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体系。此外,对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各因素进行交叉分析,进而揭示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机理,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巢湖人居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巢湖流域2020年洪水分析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