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潜能
2022-10-22白宝霞
白宝霞
(镇原县孟坝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744506)
前言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物理常识有一定的认识,并有效应用于生活,更要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利用物理知识去创新,探索研究未知领域。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有利平台;利用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动力;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恰当情境,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途径。通过以上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发挥,实现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目标。
1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条件
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物理学科前,对物理的初步认识是“难”,认为物理学科是理科学习中最难理解与学习的学科。这种观念的存在一部分是因为社会上对物理学科的讨论影响,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科,对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这是很正常的学习心理。教师要重视转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误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在开始教学前就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条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要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合作”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听从教师讲解知识点,被动地背诵知识点,并没有主动投入物理学习中,从而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难以提高,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而采用“教师学生共同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物理知识,增加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学习并理解物理知识。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推动学生主动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实践测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物理知识点的定义与应用,掌握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另外,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更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操作训练。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内容增加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并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潜能。
2 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有利平台
激发学生潜能必须使学生拥有轻松的、愉悦的心情,才能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更多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只有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才能使创造性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最终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所以,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学生潜能得到激发的有效平台。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应用。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基础,更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指导学生不足,促进学生进步的有力武器。因此,重视语言的应用,对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具有极大的推动以及辅助作用。例如,当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因为马虎等原因并没有注意从刻度“0”处开始测量,从而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用平和的语气指导学生注意测量的关键。当学生在读取长度如:人头发直径约为7 10m时读不准或不敢读时,教师要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学生说:“相信自己的判断,你能读对。”等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敢读、敢说,最终掌握测量精髓。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创新思想”,使学生敢于将内心对物理知识的想法表达出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与锻炼。例如,学习测量时,学生对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行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想法,并在此时将“误差”这一物理名词讲解给学生,使学生明白“误差”是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所存在且不可消除的。而“错误”是因为不遵守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而出现的,当实践中出现与答案不相符的结果时,要深入思考问题所在,找准问题关键点,从而正确掌握物理知识。
3 利用学习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动力
物理学科学习并不是背诵理论知识,依靠公式计算就可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并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敢于主动提出质疑。这个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激发学生探索研究兴趣,培养并锻炼学生理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设计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条件。利用学习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首先,教师要设置困惑问题,使学生产生质疑。学生若局限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思考问题,就会使自身思想处在固定范围内,导致当学习出现“瓶颈”时无法突破。教师要在这个时候恰当地设置困惑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发挥潜能。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中“机械运动”知识点学习时,学生对“我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是动还是静?”这个问题产生困惑时,教师要这样做:你在汽车中坐着,肯定是没有动的?这时,学生产生质疑:我从a站点上车,b站点下车,我是运动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发现“参照物”不同,人的运动状态也是不同的。以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不动的;以公路上树木为参照物,人是运动行走的。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对课堂教学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教师要积极使用“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推动学生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实现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例如,学习“运动的快慢”知识时,教师要创设小故事,引导学生提问:是什么决定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因为路程的长短不同?还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运动快慢”的关键点:路程、时间、速度。
4 积极应用物理实验创设恰当情境,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途径
初中物理学科不仅要学习许多理论知识,更要动手实践许多有趣的物理实验。对这些教材内的物理实验,学生是充满好奇与兴趣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应用物理实验创设恰当情境,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有效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也正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思维体系的关键过程,因此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学科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课堂有趣的实验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多条途径。例如,“托盘天平两端的世界”“多变的弹簧”“跷跷板游戏”等物理小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别人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实验过程并用直白的语言叙述实验过程与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验成功的原理是什么?引起实验失败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成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面发挥。教材内小实验的实践与应用,是学生练习的基础,为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激发,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并帮助学生摆脱教材辅助更独立地完成物理实验,激发潜能。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方便操作、效果明显的实验道具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传播时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饭碗装不同量的水进行敲击实验,可以发现声音的不同,并且水面因敲击力度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波动幅度的水波纹。
5 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学生利用实验检验理论知识,学会测量仪器、托盘天平等仪器的使用,深刻理解物理理论知识概念,更要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实验过程、领会学习方法、归纳知识重点,从而形成严谨的实验精神与态度,最终彰显出物理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价值。而激发学生潜能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多元性课题,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给予重视,更需要学校乃至教育行业的支撑。随着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断落实,物理学科对升学率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占比,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是目前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借用最大的教育支持力度,积极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丰富实验内容。
6 灵活应用多媒体设备,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有效手段
多媒体设备在教育行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仅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利于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灵活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例如,目前被广大教师所推荐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其可以与多个多功能的软件完美链接,使学生通过优秀的软件展示,观看更多物理实验,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例如“NB仿真物理实验软件”。软件的首界面是教材展示章节,学生想要了解哪个章节的物理实验只要点击对应的具体章节按钮,就可以看到每个章节的具体实验名称。如“通电导线与磁体的相互作用实验”,点开实验按钮,软件界面上标注实验目的与实验所需要的相关器材:电源、铁棒、支架、蹄形磁铁以及导线等。接着,学生可以按照实验流程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将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拖拽到实验界面上,这个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物理实验体验感。最后,学生将组装好的实验体进行实验操作,调节电压,观察铁棒的运动规律,并与教材上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参考,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完成。学生虽然没有用实物进行实践操作,但模拟仿真的物理实验也使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了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因软件的可操作性、便利性等特点,学生可以随时利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动手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机会,获得丰富体验,增加安全性。
7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科学习对激发学生理科思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不仅需要物理教师深挖教材知识,将理论教学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有效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更需要教师利用这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扎实物理基础,为更深奥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更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理科思维。所以,激发学生潜能是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重点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科思维形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