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意义
2022-10-22尚慧丽
尚慧丽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作业和校外培训机构的额外任务造成的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增添了家长的负担,破坏了教育生态面貌。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等要求。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体功能,推动“双减”政策的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此背景,结合相关文献及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重点探寻“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1 课堂教学互动化、效率化
近年来,我国部分中小学存在“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倾向。部分学校“升学率”“学校高分人数”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甚至学生的唯一指标,采用军训式的管理体制,严格要求学生的作息时间,不顾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用“时间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沿用传统分数至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培养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双减”政策旨在缓减学生过度的学业负担,改变现阶段课堂教学“一言堂”等现象,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课堂教学互动作用,将“减负增质”的理念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健康、愉快的中小学生。
1.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传统的教育以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减轻学生课内负担,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受教育者在交流互动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当前思维发展水平来决定授课内容与难易程度。要从过去的“知识超标”教学,回归到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核心素养内涵,时刻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拓展,重视语言积累和思维发展,提升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1.2 优化评价方式
随着“双减政策”下发与落实,教师和家长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与结果的方式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令行禁止。而作业情况和课上反馈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为了能够有效、精准地评价学生,语文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上课时注重对学生面部表情、眼神及状态的关注,以便于进行有效教学。其次,作业布置精选且适当。例如,一百遍的汉字抄写不如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阅读模范作文不如句子练习。最后,作业批改及时且有效。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尽快地批改学生作业,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或者教师可以利用面批、学生互批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3 有序进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有序进行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步骤。以往的教学一味追求进度,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各种考试。为了减轻学生课内外压力,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地放缓上课进度,将学习内容讲明白、讲透彻,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将课后的压力转换为课上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熟读文本,确定课时,循序渐进地将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适当地进行拓展与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1.4 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自身角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的主要职责由“传授”变为“引导”,从提出问题到启发思考,最终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建构,逐步将问题抛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例如,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中“而”有多重意思,既有“并列”“递进”“承接”的作用,又有“转折”“修饰”“因果”的意义,语文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其他文章中“而”的含义。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课后服务体系化、有效化
课后服务是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合理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社会背景或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阔学生学习范围,拓宽学生视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发展水平等不同因素选取不同的活动项目,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善学生自身的发展。虽然课后服务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但是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1 科学管理,有效开展
教师想要有效地开展课后服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状态,还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及学生家长的时间安排。首先,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群。课前负责人应当提前告知学生家长上课时间、地点、上课时长、准备工作(活动内容或学习任务),并做好一切有关学生安全、温饱等准备工作。上课时,教师针对之前所安排的任务开展课后实践活动或课后作业指导。课下,教师落实学生学习效果,并给予学生本人、家长及时的反馈。其次,完善学生出勤纪录,保证学生课后学习纪律。从学生入校时就建立完备的出入校园记录,掌握学生的行动轨迹,保证学生安全。最后,合理安排教师。学校以班为单位,将班级看作一个整体,每个班级配有一名任课教师,教师轮流监班,保证纪律的同时对学生给予科学的帮助(相邻的班级可以由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管理,有利于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学习,解决不同学科的困扰)。
2.2 实际应用,增强效果
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是关切学生、服务学生的具体表现。因此,学校在展开学习活动或者课后辅导时,应时刻关注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课后服务。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的课程化有效衔接常规课程,确保学生学会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化教学。教师采取班级授课制教学,内容一样、进度一致、方式相同。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学生所接受知识的结构、能力、效果也具有不同性。任课教师为了保证目标的完成以及适应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有些学生无法紧跟内容进程或者对部分知识点仍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这样做一方面没有因为个人而耽误班集体的授课进程,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学生存在的漏洞。
课后服务具有弥补与加强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后服务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之后的教学作出相对的改变;家长通过课后服务这一方式,减轻了自身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认识自身缺点,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同时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 课后作业质量化、精简化
“双减”政策强调,“作业布置应更加科学合理”。学校、教师必须明确中小学作业改进的基本方向,只有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质量化和精简化,才能告别繁琐、多样的作业形式,迎来课后作业的新模式。
3.1 学科整合
过量的作业会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为明确作业总量并加以适度控制,各任课教师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将繁重的作业逐步精简化、合理化。例如,通过背诵与写作相结合、计算与抄写相结合的方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3.2 兼容并蓄
国家所要培养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因此,实践创新能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偏重于理论的教育,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因此,学校及教师应做到尊重与包容,开放与合作,吸收国内外优秀教育成果,并结合教育发展目标,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节假日布置作诗、观后感等主观性的作业,减负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发展;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教师可以举办演讲大赛,将知识的传授拓展到综合性实践活动上来。
3.3 减量增质
所谓“减量增质”就是指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首先,一份好的作业就要做到与课上内容相关,作业是对课上所讲知识点的补充与强化。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完成度来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师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和身心发展状况来确定作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适当的难度可以强化课上所学知识,相反教师长期使用超纲题型或打压式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畏葸不前。最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课后作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减量增质的作业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可以提高教师批改的效率。
4 家校协同合理化、平等化
落实“双减”政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决定教育是否成功,学校要拓宽合作渠道,协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1 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合作效果
想要建构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教师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关键人物,更是观察学生学习水平及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明确家校合作的概念及意义,明确家校合作中的责任与义务,并培养家校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转变观念,想要合作发挥最大效果,家长是必不可少的主体。学生家长应自觉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自身参与意识,逐步营造学习氛围,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4.2 树立正确平等的教育观
平等是建设合作的基本前提,唯有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家校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要明确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探讨,逐步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增强学校管理能力。学生家长也要端正态度,理智看待教师对孩子管理与教育。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冷静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寻找问题的来源。
4.3 拓展渠道,优化结构
信息化时代学校可以依靠网络平台创建家校合作新模式。首先,学校可以建立以年级为单位的微信群,选取2-3 名教师对其进行管理,每周选取一天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其次,开展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班主任动员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亲情、师生情,同时也可以在互动中增进教师和家长对彼此的了解程度进而建立长期和谐的合作关系。
5 结语
长时间的高压环境会导致孩子身心不健康,致使家长处在迷茫无措的状态。“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缓解了学生课后负担,也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师应把握课堂节奏、优化课后作业、调整课后服务、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