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绘本阅读学习支架的探索与构建

2022-10-21梁晓彤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王二小支架绘本

文|梁晓彤

课堂活动设计是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其中,构建的学习支架就好比是它的脚手架,不仅为课堂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更进一步保障了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下面浅谈几点关于构建低年级绘本阅读学习支架的教学策略。

一、打破藩篱,穿针引线

近年来,低年级语文课堂掀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一时间,“绘本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才能让教学取得实效”成为热门话题。其间,有的教师在“读经典”与“享体会”的老式框架中徘徊,有的教师将绘本阅读教学等同于教材课文教学,句句揪、字字揪,读绘本变成了读课文,绘本阅读只剩下了“本”的黑白,却丢失了“绘”的色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固化阅读的藩篱,让学生融入到绘本的彩色世界中呢?我认为,学习支架的构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拓宽思维,发散路径

“学”与“思”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思维活动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通过设置开放性学习任务、构建学习支架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发散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从而让答案更具开放性、创新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找春天》一文的末尾时,以“春天”为引子,自然地带领学生开始《遇见春天》的绘本阅读课程。“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通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融入春天的情景中,顺势引出学习支架“五感写景物”(见图1)。

图1

随后师生依着学习支架再次深情共读《遇见春天》,从“五感”出发,多角度了解感受两只小黑熊寻找春天的过程。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用丰富的语言去描绘其所见所想,并开展了以下课堂活动:

1.读第12~13 页,两只小黑熊触到了什么?

2.读第14~17 页,两只小黑熊听到了什么?

3.读第18~27 页,两只小黑熊听到、看到了什么?

4.读第28~29 页,两只小黑熊都听到、闻到、看到了什么?

当然不应否认传统评书的经典意义,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一味拘泥于传统只会故步自封。在这方面,相声的曲折经历或可借鉴。前几年相声似乎颓相已现。就在坊间觉得相声已一去不复返之时,郭德纲的德云社却给苟延残喘的相声带来一丝亮色。德云社的相声既有传统相声的内核,同时也比传统相声更接地气,还融入了小品的许多元素。他们不仅表演,还积极参与创作,所以作品常演常新,源源不断。

5.读第30~34 页,两只小黑熊听到、闻到、看到、尝到、触到了什么?

阅读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用“五感”去描述绘本场景,共同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遇见的春天刻画在脑海中,记录在学习单上,从而实现了与课文的再次联结和巩固提升。

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欢声笑语的同学。

你会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歌声。

你能闻到美丽的鲜花。

你可以摸一摸春天细小的嫩芽。

你还可以尝一尝春天的香甜。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奇说过:“让我们处于一种丰富的环境中,那么我们那富有魅力的大脑组织将接连不断地编织出更华丽、更精致、更复杂的脑神经联系图案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五感”进行,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从而萌生出许多富有想象的思考和表达,“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实践。

三、分解步骤,化繁为简

数学课堂上,每当学生遇到复杂的计算题,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将繁琐的计算过程分解为数个简单的基础公式,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而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这种“分解步骤、化繁为简”的教学方法,同样可以通过构建支架发挥显著作用。

以《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绘本教学为例,笔者使用“四句话讲发展顺序”的步骤分解式支架引导学生开展表达练习。在师生共读期间,每当读到狼和小猪发生冲突时,笔者便引出“一开始……然后……接着……最后……”的表达支架,引导学生以支架为基础,尝试把故事的某段情节说清楚、说完整(见图2)。读完整本绘本后,笔者再展示四张主要情节的画面,开展分组练习“四句话讲发展顺序”,再推选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成果。学生在一次次的分享和讨论中,不断加深对画面的思考和理解,使得故事描述越发丰富和具体,且在不经意间掌握了分解式归纳故事情节这一构建支架的学习方法。

图2

趁着学生学意正浓,笔者趁热打铁,紧接着开始《春茶》绘本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继续按照“一开始……然后……接着……最后……”的表达支架,具体描述制作春茶的整个过程。有了上一节绘本教学课的基础,学生表达起来显得得心应手。

此类方法还可以应用在绘本课前或课后联结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要做手工》、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等课文教学中,同样有助于学生突破构思难点,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与愉悦感,从而形成“学思行”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策略,支架助力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指导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结合绘本内容选取合适的阅读策略建立支架,将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以《咚咚咚》绘本阅读课为例,笔者选择“预测”这一常见的阅读策略,采用表格式的学习支架,通过制订“策略练习学习单”,引导学生对绘本中的图片、文字逐一仔细推敲,边读边思,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故事的情节发展进行有效预测(见表1)。

表1

此外,“情节波”的学习支架也适用于不少绘本的教学。例如在《小黑鱼》的绘本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用此类支架实现提高学生归纳概述故事的能力(见图3)。

图3

五、示范引领,支架为例

如果说课文是一幅黑白的水墨画,那么绘本就是立体形象的彩色动画,只要搭配使用恰当的学习支架,便能起到最大化示范引领的效用。

如教学《让路给小鸭子》这一绘本时,笔者和学生一同进入绘本的世界。当来到波士顿公园里的池塘边时,笔者适时提出“五只手指讲故事”的学习支架,边示范边带领学生用支架复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五要素”的概念(如图4)。随后,当全班阅读到第二个住所查尔斯河畔的草丛时,即抛出第二个学习挑战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使用学习支架去复述该部分故事,笔者在各组中进行具体的指导。最后的故事篇章则交由学生自由阅读,尝试独立复述剩下的故事,并上台分享、相互点评,从而实现示范引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图4

六、综合学习,果实丰硕

教材教学与绘本阅读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教材教学能为绘本阅读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而绘本阅读又能拓宽教材教学的知识深度,两者既紧密联系,又相辅相成。学习支架则成为了两者间最好的桥梁纽带,使绘本阅读成为了教材教学之外的拓展、综合性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发散思维、丰富想象,最终结出丰硕的阅读果实。

如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中的《王二小》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该故事有文字、歌曲、绘本等诸多表现素材,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因此,我们不妨改变教学思路,在学习教材文字内容后,让学生通过听歌曲、看绘本的方式,丰富自身想象、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师生共同走进绘本《牧童》的彩色世界,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三种不同表达素材的碰撞,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次次的对比和思考,学生会发现教材中的《王二小》文字简洁,故事简要;而歌曲《王二小》有具体的动作情节,情节发展快、转折多,甚至最后还延续了传统歌曲在末尾赞颂升华人物精神的一贯风格。就这样,学生读懂了课文、听懂了歌曲、看懂了绘本,内心情感也随着《王二小》的故事情节得到一次又一次升华(见表2)。

表2

猜你喜欢

王二小支架绘本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绘本
绘本
绘本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
舞台剧《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