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2-10-21张楠薛万程刘延锦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偏瘫依从性脑梗死

张楠,薛万程,刘延锦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三科,河南 郑州 450000;2.开封市妇产医院 产科,河南 开封 475000;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00)

脑梗死后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后遗症之一,患者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活动受限,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患者生存体验降低,加之部分患者健康知识不足,更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病情恢复[1-2]。临床护理路径(CNP)健康宣教是以时间为横轴,针对特定疾病诊疗、护理特点建立规范化、系统化护理程序,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认知,从而提高其依从性,有序推进治疗进程[3-5]。本研究旨在分析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4~74岁,平均(60.28±4.98)岁;其中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3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19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36±5.36)岁;其中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17例,大学及以上18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MRI、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2)患者及家属知晓护理方案,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2)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3)合并免疫、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从入院开始护理,均护理1个月。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遵医嘱用药,对患者饮食、运动进行常规指导,嘱患者及家属有问题及时寻求帮助。(2)出院时,嘱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有问题及时就医。于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给予建议。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NP模式的健康宣教。

建立CNP健康宣教小组。小组成员由主治医师、护士长、康复医师、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和本院实际人员分布情况,合作制定护理路径,将患者入院至出院各个时间点的护理内容进行细致化呈现,同时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

(1)入院第1 d:①入院介绍:护理人员协助家属完成入院事宜,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主治医师、病房环境、家属陪护制度。②病情评估:a.指导患者完成常规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程度、身体状态进行初步评估,明确患者体质特点、脑梗死后偏瘫处于早期或严重期。b.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协助患者保持瘫痪侧肢体良肢位,每隔2 h更换仰卧位、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卧位。③初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知识手册,以患者病情程度引入,帮助其明确患者此时病情处境,提高患者及家属重视程度;同时讲解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

(2)入院第2 d:①普适性健康宣教:a.患者病房屏幕上循环播放疾病相关知识。b.结合知识手册,护理人员面对面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脑梗死发病机制、防治措施、常见并发症,帮助其了解偏瘫是脑梗死并发症之一,经过积极、规范的康复训练是可以好转的,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②遵医嘱用药,同时进行饮食指导,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教授家属熟练掌握按摩、翻身等常规护理。

(3)入院第3~7 d:①个体化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病情、临床表现了解的基础上,调整宣教内容,不定时进行沟通,若患者训练依从性较差,安排合适时间和患者进行沟通,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展示正面和反面案例,加强患者重视程度,同时充分考虑患者意见,调整训练难度和频率;若患者训练依从性良好,则在日常护理中,通过积极的语言鼓励给予患者肯定和赞扬,进一步加强患者训练信心;若患者情绪低落,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情绪稳定对病情恢复的重要影响,指导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陪伴和交流,给予患者支持,同时指导患者观看喜欢的节目、听喜欢的音乐、通过语言或文字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等形式,排解不良情绪。②实施康复训练指导:a.认知训练:医护人员引导患者进行加减法计算;在患者对图片、视频、实物等进行观察后进行提问;指导患者独立完成系纽扣、进食、步行、捡豆子等训练。b.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伸展、屈曲、外旋、内旋等依次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膝关节、足关节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偏瘫严重期患者丧失自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以被动运动为主;偏瘫早期患者有一定的自主活动能力,在被动训练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站立等主动训练。③基础护理:定时清洁、消毒,做好日常护理,预防感染、压疮等事件;指导患者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

(4)入院第8~14 d:①深入化健康宣教:通过视频、PPT展示的形式,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偏瘫需要经历的过程,帮助其了解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一定时间,家属要有耐心,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自主性,避免患者对家属过度依赖,可从鼓励患者自主穿衣、进食、牵绳步行等活动开始,循序渐进训练自理能力;医护人员讲解健康日常行为习惯对预后的影响,指导患者及家属总结经验,纠正不良习惯,明确护理重点。②维持康复训练:医护人员每日对患者当天的训练情况进行监督和总结,鼓励患者坚持训练,养成定时定点训练的习惯。

(5)入院第15~21 d: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进行评估,进行出院指导,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日常生活必须戒烟戒酒,禁食刺激类食物,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同时以“出院指导告知单”的形式进行文字化呈现,帮助患者熟知饮食、活动、用药等注意事项。

(6)入院第22~28 d:建立微信交流群,作为线上护理平台。①护理人员定期发送饮食、用药、训练等相关内容,提醒患者及家属查阅信息,不断学习。②指导家属和患者一起进行训练,督促患者规律生活,完成每天训练计划,并在群里打卡。护理人员每周总结一次,表扬优秀患者,私信提醒未完成患者保持训练计划。

1.4 观察指标

(1)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量表涉及规范用药、合理饮食、按计划训练、规律作息4个方面,共10个条目,满分50分,分为完全依从(≥45分)、部分依从(35~44分)、偶尔依从(25~34分)、不依从(≤24分),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本研究对本院自制依从性量表信效度予以测试,结果显示,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0.94。

(2)肢体功能:护理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6]评估,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肢体功能越好。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BI)[7]进行评定,量表共10个项目,满分100分,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4)生活质量:护理前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8],量表满分245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5)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定,量表评分范围19~95分,95分说明非常满意,76~94分说明满意;57~75分说明一般;38~56分说明不满意;37分及以下说明非常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96.36%)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FMA、BI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BI、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BI评分比较(± s )

表2 两组FMA、BI评分比较(± s )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

单位:分组别 例数 FMA BI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5 49.58±6.9881.26±5.26① 62.78±9.58 94.58±9.36①对照组 55 50.21±7.0571.58±6.85① 61.97±10.2586.58±8.67①t 1.219 8.312 0.428 4.650 P 0.226 <0.001 0.669 <0.001

2.3 两组SS-QOL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S-QOL评分比较(± s )

表3 两组SS-QOL评分比较(± s )

单位:分组别 例数 SS-QOL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5 105.62±23.25 158.58±16.85 13.679 <0.001对照组 55 108.29±24.05 128.58±15.98 5.211 <0.001 t 0.592 9.581 P 0.555 <0.001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3.1 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是造成其预后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众多,黄丽红[9]研究指出针对性健康教育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常规护理中,健康宣教与护理人员的个人水平有关,加之护理人员工作繁杂,可能出现宣教不到位、护理缺陷等情况[10]。本研究采用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健康宣教,通过既定路径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进行要求,规范健康教育程序和流程。其次对初次、个体化、深入化健康宣教内容进行指导,帮助护理人员明确具体宣教内容,保证宣教工作同质性,同时允许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宣教内容,由此可发挥护理人员主动性,进而保证难以量化考核的宣教工作项目落实到临床护理中,帮助患者获得精准、专业的健康知识,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提高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患者需配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根据路径程序护理人员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站立、穿衣、进食等能力训练,保证训练难度合理性,放大训练效果,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11-12]。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MA、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3.2 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故提高患者护理舒适体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当代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13-14]。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根据完善的护理路径进行多次健康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加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除了进行口头告知注意事项以外,还为患者准备“出院指导告知单”,书面化的呈现体现护理人员专业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用心和负责,提高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后护理人员需通过微信发送健康知识、督促患者进行锻炼,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避免不良行为引起病情复发,有助于病情稳定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SSQO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CN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好转,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护理人员在调整宣教内容时不仅仅是提出问题,部分护理人员会主动查阅资料,给出合理改进建议,可见给护理人员留适度的空间,对护理人员的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偏瘫依从性脑梗死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