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化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以“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为例

2022-10-21程翠林王荣春张英春卢卫红

食品工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生物思政

程翠林,王荣春,张英春,卢卫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定位下,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具体路径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是三位一体育人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特定的课程,而是在原有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即德融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育人大格局。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为学生释疑解惑,同时给予学生思想启迪。这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课程。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微生物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生物酶反应液中分离制备目标生物产品的过程。设计开发高效、低耗分离工艺,制备低毒、高纯理想生物制品,是生物工程产品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基于该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专业人才是授课教师亟待思考的首要问题。根据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生物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选取与课程相关的杰出科学家科研成果及其历史贡献,经典食品药品安全案例等作为思政元素,以思政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探索思政教育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有效实施方法。

1 课程思政融合现状与存在问题

过去,我国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模式,教学过程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完全交由思想政治类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忽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时,由于学业或科研压力,研究生们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中,对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兴趣不足,导致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现象出现。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对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重视度都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政建设的有力推进,许多专业课教师开始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所授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缺乏深入的剖析,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这样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而且破坏专业课程设计的完整性。从教师的角度,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方面还有待提高。

要解决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形式化问题,这就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善于从专业课程中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灵活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为国为党培育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

2 课程思政融合实践

2.1 思政融入点及元素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因此,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结合我国科学家在本专业领域的科技突破、杰出成果,突出价值导向,培育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与西方文化进行学术交流时,能够弘扬科学精神、坚持民族立场,切实做到“文化自信”。

生物分离操作流程大体可分为提取分离(涉及的单元操作有细胞破碎、发酵液预处理、固液分离)、初级分离(涉及的单元操作有萃取、沉淀、吸附、膜分离)和产品精制(涉及的单元操作有层析、结晶、干燥)三大部分[3-4]。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正是按此流程依次介绍各单元操作技术原理与应用,同时将成本核算与工程模拟贯穿其中。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并设计合理的融入点,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表1所示)。

表1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思政融入点和元素设计

接表1

2.2 授课形式

对于思政内容的授课方式应多种多样。

2.2.1 新闻与法规分享

和学生一起讨论与生物分离活性成分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如,可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入,列举我国朱蓓薇院士团队分离获得岩藻多糖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成果[5],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分离技术在维持生命,保护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该课程还涉及工程设备、成本核算、环境资源等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相关学科内容。因此,教学中恰当引入相关国家法规,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的实践性,比如:在进行分离工艺成本预测与控制时,引入关于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的相关规定与政策;在强调绿色生产时,可以引入国内外典型绿色工艺及相关国际法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绿色工艺流程,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2.2 案例分析

可以借助科研成果背后的人物故事,展示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分离技术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和学生们分享科学家们的科研历程,一方面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每种新型分离技术的“前世今生”,另一方面让他们深刻体会丰富鲜活的科学精神,如:在讲授蛋白质变复性技术时,可引用我国合成牛胰岛素的伟大科研成就[6-7];在讲授萃取技术时,可以引入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团队探索青蒿素萃取的科研故事[8]。这些研究历程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研工作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能够深刻领悟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智慧与专业技术,更要具备团结协作及可贵的勤奋执着的精神。

2.2.3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9]

如果教学单纯靠“讲”是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涉及大量试验技术与工程操作,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快速内化、融会贯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静态、抽象的生物分离理论过程通过动画呈现出来,并有效地引用国内外大型生物企业生产现场图片、视频资料,将实验室或工厂搬到讲堂,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2.4 科研反哺教学[10]

大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蘊,教学则失去“灵魂”;科研没有教学做导向,科研则缺乏深度。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实践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授课团队的科研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任务,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能够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2.3 考核方式

对于融合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在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时,除包含学生专业技能评价外,还应包含思想道德发展评价,具体有:(1)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如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学习态度等,进行德育效果的评价;(2)在考试中,结合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有关工程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兴国等方面思考题进行考核与评价,如:讨论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对于“假疫苗”事件,谈谈你的感受;当前人类面临哪些健康问题,如何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应对等;(3)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配合,根据学生课堂以外的表现,如师生关系、社会实践、专业认知度等方面形成综合性评价,以检验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

3 结语

在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是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三全育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食工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方能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生物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第12话 完美生物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