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的疗效

2022-10-21张国建北京华信医院北京100016

吉林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远端溶栓缺血性

张国建 (北京华信医院,北京 1000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肢体麻木、四肢无力、共济失调以及偏瘫等症状[1],治疗不及时将会遗留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生命。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需要尽早实现血管再通,降低致残、致死率。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是目前常用动脉取栓方式,均可实现血管再通[2]。本研究针对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20年8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北京华信医院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36例,以患者所选治疗方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直接抽吸取栓)17例与研究组(支架取栓)19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无禁忌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行直接抽吸取栓或支架取栓。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视听障碍、精神疾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相关既往史,包括高血压、高血脂、房颤等疾病,通过CT血管造影(CTA)或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定血管堵塞部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符合相关医学伦理要求。直接抽吸取栓:麻醉方式选择局麻或全麻,选取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进行颅内血管造影,明确血管闭塞部位,将抽吸导管置于血栓近端部位,尽量贴合血栓,将抽吸导管与负压抽吸泵进行连接,随后进行直接抽吸取栓,持续时间为90 s,抽吸取栓过程中,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支架取栓:麻醉方式选择局麻或全麻,对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根据颅内血管造影成像确定栓塞部位,通过导引导管以及远端通路导管,将微导丝及微导管输送至血栓远端,通过微导管造影成像确保远端血管通畅,并于血栓闭塞处释放solitaire取栓支架。通过取栓支架切割血栓,静置5 min后回撤取栓支架,并于造影下对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及远端栓塞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时间比较,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 NIHS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对比:对两组术前、术后90 d mRS评分进行对比,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 mRS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对比分)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人群多为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出现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迅速、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多以静脉溶栓为主,但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黄金时间为疾病发作后的4~6 h内,其首要任务是对已经闭塞的血管进行再通,恢复血流灌注,避免脑组织细胞出现不可逆性的死亡[3]。静脉溶栓则是应用溶栓药物,将机体血浆中存在的纤溶酶原进行激活,进一步转化成纤溶酶,将纤维蛋白原进行分解,从而达到溶栓的效果[4],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溶栓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5],静脉溶栓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直接抽吸取栓操作简便,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对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将抽吸导管直接送至血栓近端,应用负压泵进行抽吸,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闭塞部位存在原位狭窄,或血栓形状不规则,会导致抽吸导管与栓塞部位接触不良,对于血管远端的血栓抽吸效果不佳,甚至需要进行多次抽吸[6-7],影响治疗效果。支架取栓则是通过导引导管以及远端通路导管,将微导管输送至血栓远端部位,通过微导管释放solitaire取栓支架,切割血栓后取出体外,增加血管再通的成功率,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血管再通率、取栓后远端栓塞数量等方面差异较小,表明两种方式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血管再通时间,对照组优于研究组,表明直接抽吸取栓能够缩短血管再通时间。通过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提示支架取栓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支架取栓疗效更加显著。另外在并发症发生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证实支架取栓能够降低颅内出血、血栓逃逸、血管再闭塞等风险,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远端栓塞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①血管存在原发狭窄:原发狭窄若为不稳定斑块,斑块发生破裂,可出现远端栓塞;②活化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导致远端血管出现痉挛,加重血栓形成;③急性缺血、血流再灌注不良导致微循环阻塞,引起远端血栓的发生;④治疗过程中,器械操作不当导致微小血栓经血运作用进入微循环[8]。

为提高血管再通能力,可在取栓过程中应用大口径抽吸导管,或应用中间导管与血栓部位进行直接接触[9],同时还可通过人工抽吸的办法,将导管取栓与支架取栓联合使用。并在取栓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选择适宜的导管进行治疗[10],从而提高取栓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支架取栓在术后神经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日常活动等方面的效果要优于直接抽吸取栓,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样本量较小,所得结果受到限制,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在临床上,还需要获得大量的样本进行研究,以便取得更为科学严谨的结果。

猜你喜欢

远端溶栓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