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解析及实践思考
2022-10-21徐可达
徐可达 宋 玉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独有的审计监督类型,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关键少数”的权力规范运行和廉洁从业,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目的、原则入手,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与作用进行了研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从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视角,构建提出了实施路径和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况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独有的审计监督类型,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企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内控机制,对于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廉洁从业,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1.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是指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对其管理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上级行决策部署,推动经营业务发展,落实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相关活动中应履行和承担的经济职责和义务。
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具体包括: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
(2)执行上级行决策部署,推动经营业务发展;
(3)坚持审慎经营规则,落实银行监管规定、执行银行规章制度,承担合规管理相关责任;
(4)执行内部控制规定,弥补内部控制缺陷,承担内部控制失效的相关责任;
(5)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承担风险管理失败的相关责任。
2.经济责任审计
具体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经营决策和管理行为、所在单位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确认、监督,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和评价的过程。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正确评价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评价其业绩、履职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2015 年2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动全党全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类会议,对中央政治局、对省部级干部、对县委书记(处级)提出“关键少数”履职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 年7 月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对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认定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主要领导人员。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常规审计“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同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审计原则
审计组独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依法审查和评价,做到没有虚假记载、没有重大遗漏、没有误导性陈述,不偏不倚,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维护审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权责对应原则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根据享有经济权力的大小来确定应该履行经济责任的范围和内容并明确划分不同责任期间的责任归属,坚持权力和责任对应。
3.相关性原则
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时,应当以是否与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相关联为标准,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对被审计人的成绩可以讲够、问题需要讲透。这些都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不可张冠李戴。
4.重要性原则
在实施审计时必须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点,原则上要抓住主要问题、重要环节,重点查明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和数额比较大的经济事项,以解决应审期限长、内容多、范围广而审计时间紧、审计任务集中、人手少的矛盾和兼顾风险导向。
二、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与作用
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关键少数的审计监督,能够进一步促进各级高级管理人员主动履职、防范风险、创新突破,担当作为。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组织好、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责任
1.突出政治担当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审计人员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全面融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本着对党负责、对机构负责、对被审计人负责的态度,通过审计发现和揭露问题,推动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强合规意识、风险意识,促进廉洁从业。
2.坚持使命担当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做到敢审计、会审计、审计结果真运用,把握好“关键少数”履职行为与所在机构经营业绩、风险管理、内控案防等方面的因果联系,切实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和各项责任有效落实,有力有效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切实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3.强化合规担当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合规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对高级管理人员践行合规、推动合规经营情况的综合审计和评价。要聚焦高管合规履职行为,把经营结果、管理缺陷、业务风险和个人履职、个人责任直接挂钩对接,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同时,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1审计评价时,应当把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坚持用事实、数据、成效说话,为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任免、奖惩等提供支撑。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图1 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图
体现在任前选贤,任中警示,离任交接等方面。
1.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完善了高级管理人员监督制度。实施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聚焦经济责任,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客观数据和经营指标来评价经营业绩和任期经济责任,增强了监督部门对高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为正确考核、使用管理干部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促进各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2.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的情况进行客观调查、评估,就其在经营管理权力行使情况及过程加以监督,推动高级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围绕经营管理目标,着力完善机制、用好资源,促进所在机构和部门经营发展,推动经营业绩和内部管理水平双提升。
3.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高级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的重要举措。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引导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严守行纪行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经济责任审计准确界定了前后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尽快进入角色;同时,通过审计评价、问题揭示,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区分了前后任的责任。
三、对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思考
通过对实务的梳理总结、对具体路径的思考,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流程包括发起、准备、实施、后续等阶段。
(一)准备阶段
1.通知被审计人撰写述职报告
审计项目开始之初,审计主办部门要通知被审计人撰写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应按照审计内容撰写,如实反映任期内履行职责情况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制定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由审计主办部门制定,审计组实施,审计方案应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时限、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审计要求等内容。
3.组成审计组
审计主办部门根据被审计人分管业务情况,选派组长和主审人,并抽调相关专业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4.下达审计通知
审计组应向被审计人所在机构正式发送《经济责任审计通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被审计人所在机构、审计时间、被审计人、审计事项、审计组成员信息及审计要求等内容。
5.审计前调阅资料
审计组应根据审计时限内被审计人分管业务,向被审计人所在机构发出调阅清单。
(二)实施阶段
1.非现场分析
审计组应对需审计的内容开展非现场排查和分析,掌握被审计人所在机构业务发展的基本状况、业务和业绩真实性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确定现场审计的重点与需要核实的问题清单。
审计人员应针对被审计人履职及其所在机构的业务发展基本状况做好分析,包括但不限于:
(1)履职情况分析。通过审计前调阅资料,对被审计人履职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其任职过程中的考评信息、奖惩信息和分管专业信息,各项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确定审计重点。
(2)经营管理情况分析。包括经营绩效、业务发展状况分析。主要针对相关指标趋势、完成情况,数据结构变化,同业占比、排名情况等。
(3)风险管理情况分析。包括机制建设情况分析、业务风险情况分析、监管处罚情况分析等方面。
2.现场审计
(1)述职与尽调。审计组应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述职会,听取被审计人述职,并开展尽职调查。被审计人应当亲自述职。尽职调查应采取调查问卷(无记名方式)和个别访谈等形式。
(2)审计与记录。审计组根据非现场分析、尽职调查掌握的情况,按照重要性原则及风险程度,依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通过综合运用穿行测试、分析性复核等多种审计方法,适度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有关制度办法、流程的执行情况;账簿、报表、业务操作等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验证,并根据审计情况完整记录工作底稿。
(3)核实与确认。审计组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事实及其他需要核实确认的问题,应向被审计人所在机构发出《经济责任审计事实确认书》。被审计人所在机构就《经济责任审计事实确认书》反馈的意见应由相关机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4)沟通与汇报。审计组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并应向被审计人及所在机构送达审计报告(初稿)征求意见,对被审计人及所在机构反馈的意见要认真研究,客观分析,准确认定,并视认定情况对审计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对确认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审计主办部门汇报。
(5)完成审计报告。审计组根据根据审计结果、与被审计人及其所在机构的沟通情况,完成审计报告终稿。
(6)签署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终稿经审计组长和主审人审核后,交被审计人签署意见。审计报告经审计主办部门和该部门所属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签字后生效。
(三)后续阶段
包括档案管理,涉及审计报告文本,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记录审计过程和结果的文档等;问题整改,被审计人所在机构应实施“双线整改”,并报告整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