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即兴曲No.90 No.1 的演奏探索与教学价值

2022-10-21谢汝晓

戏剧之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即兴曲歌唱性舒伯特

谢汝晓

(饶平县一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东 潮州 521000)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初期的作曲家,不仅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艺术歌曲,还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其中,即兴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现有研究大多是从整套乐曲的曲式、和声、艺术特征等方面对即兴曲Op.90 或Op.142 进行研究,或是从作品欣赏的角度进行阐述,对Op.90 No.1 的演奏技巧及教学价值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探索,并对演奏难点提出一些建议。同时,笔者在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90 No.1 的学习与研究中发现,其对笔者演奏技巧及音乐感悟能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也简单总结其教学价值。

一、舒伯特与他的即兴曲

(一)舒伯特及其主要创作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19 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舒伯特自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1808 年,他入选维也纳皇家神学院(当时最高的音乐机构)的唱诗班,并在神学院学习生活了5 年,神学院的音乐环境对舒伯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清贫,生活朴实、性格内敛,情感丰富且细腻。舒伯特将他对忧伤和美好的感知都谱写于作品中,舒伯特创作的作品有一千二百多首,其中,约六百五十首是艺术歌曲,因此,他被誉为“歌曲之王”,他的创作灵感多源于诗歌,他还亲自为艺术歌曲谱写了极具感染力的伴奏声部以烘托歌曲的情感,代表作品有《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流浪者的夜歌》等。除艺术歌曲外,他也创作了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小品等。即兴曲是他的钢琴小品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在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舒伯特的八首即兴曲

“即兴曲”指一种即兴创作的乐曲,一般篇幅较短。最早将“即兴曲”介绍到维也纳的是捷克作曲家杨·伏瑞契克(Jann Vorisck,1791—1825)。舒伯特创作的即兴曲没有受到伏瑞契克的影响,他创作的即兴曲不是简单的速成小曲,而是对原“即兴曲”的创新和发展,构思严谨、内容丰富,极具音乐表现力。舒伯特共写了两套即兴曲作品,即Op.90 和Op.142,两套即兴曲共八首乐曲,均创作于1827 年,第一套创作于1827 年9 月,第二套创作于1827 年12月,皆是他的晚期作品。他创作的每首即兴曲都可以作为钢琴小品单独演奏,也可作为大型音乐作品整套演出。两套作品都精致典雅,每首曲子各有特点,既有抒情性,也不乏灵巧活泼的性格。从演奏难度上来说,Op.90 比Op.142 稍微简单一些,在把整套作品的四首小曲作为一组大型钢琴作品演奏时,结构有点类似于四乐章形式的钢琴奏鸣曲,但每首曲子风格独立,没有太多内在的联系。Op.90 的前两首曲子于1827 年12 月由维也纳哈斯林格社出版,出版商为他题作“即兴曲”,这一作法得到了舒伯特本人的认可,Op.90 的后两首作品一直到他去世后的1857 年才出版。Op.142 则被舒伯特自己命名为“即兴曲”,四首作品均于1838 年由维也纳狄亚贝里社出版。舒伯特的即兴曲对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肖邦、李斯特、舒曼等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 的曲式结构与音乐表达

(一)曲式结构分析

Op.90 No.1 是作品90 里最宏大、最难演奏的一首,时间长达10 分钟,为中庸的快板,4/4 拍,曲式结构如下(表2-1):

表2-1

这首曲子整体上是变奏曲式,但由上示结构图可以看出,每个主题与下一个变奏之间都有一个连接,并且,连接2 与连接4 中出现了与主题对比的新材料,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因此,它是结合了变奏曲式与回旋曲式的混合曲式。

(二)主题与变奏的音乐表达

作品以一个ff 的双手八度引子开始,又迅速以pp 的c 小调单声部主题旋律缓缓进入,这种鲜明的力度和形象对比仿佛拉开舞台帷幕即见一位忧伤的歌者在孤独地吟唱。主题动机以2 度级进方式展开,犹如歌者一步步迈着艰难的步履踌躇向前,为整个乐曲埋下忧伤的感情基调,随后,柱式和弦织体旋律开始进入,以断奏的形式奏出,恰似弦乐组在轻轻地拨奏作陪衬。

在第一段中,主要节奏型是附点节奏型,旋律声部中的八分附点节奏一直保持,为4+4 平行方整型乐段,4 小节的主题动机不断发展,平稳进行。34 小节开始进入第一个连接部分,一直重复一个附点节奏的短小动机,仿佛在不停地声声追问,调性从c 小调转入♭A 大调,而后进入变奏Ⅰ。

42-74 小节为变奏Ⅰ,从降A 大调开始,歌曲性创作特点在这首作品中突出展现。变奏I 的主题旋律在右手,左手是三连音形式的伴奏,犹如艺术歌曲中的女声独唱和伴奏。三连音的走动形式让伴奏声部与主题部分形成对比,右手的旋律在三连音的衬托下如泣如诉,变奏Ⅰ为5+5+4+5 的非方整型乐段。

75-87 小节出现新的连接材料,为4+4+4 的方整型乐段。右手是歌唱性的旋律,左手伴奏织体变为密集的柱式和弦,制造和声色彩,密集的和弦推动烘托着整个音乐气氛,旋律部分的主要节奏型为八分音符,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仿佛一句比一句更加深入人心的呼唤。

88-111 小节为变奏Ⅱ,右手保持重复着的八度音作为伴奏,主题旋律从左手进入,逐渐发展成低音八度的旋律,低声部的音色使音乐的性格变得没有之前在高声部时那么明朗,显得音乐情绪更悲愤。

112-124 小节为连接3,对前面旋律的片段进行不断重复发展,从c 小调转至g 小调。125-152 进入变奏III,变奏III 的主题旋律在右手外声部,中声部伴奏音型为大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更具流动性,左手是后半拍的跳音,增加了节奏上的动感,仿佛在催促前进的脚步。

153-160 小节进入与第二个连接材料相同的连接,G 大调。从161 小节开始进入变奏IV,密集的右手八度伴奏中,主题旋律从左手进入,犹如忧愁的大提琴独奏,情绪逐渐变浓,发展到左手八度旋律进行,推至高潮又迅速将力度转为pp,伴奏声部交换到左手的重复音,右手采用带外声部旋律的柱式和弦织体继续发展,而后进入尾声,左右手主题片段交替,犹如依依惜别,在小调与大调的徘徊交替中,乐曲结束在C大调上。

三、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 的演奏探索与教学价值

(一)演奏要点的探索与练习方法

1.力度变化的表达

在这首即兴曲作品中,力度变化十分丰富,主题和每个变奏都用了许多力度标记,对比鲜明的力度标记为作品增添了戏剧性效果,从谱面上整理出来的力度标记有ff、fz、f、mf、p、pp,在明确的强弱力度标记中间还有渐强、渐弱的力度造型标记。演奏者要明确每种力度的效果,用不同的弹奏方法进行呈现。

引子从一个ff 的八度音型开始,这是一个很庄重的开场,在弹奏这个音之前,演奏者要想好触键的力量,追求深沉厚重的效果,产生更多泛音,开场的恢宏气势需要演奏者有充分的力量积蓄。随后,进入pp的单旋律主题,这段旋律的歌唱性十分明显,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一样,有很强的感染力,演奏者要带有饱满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充分理解演奏这一段旋律。如果在pp 的力度下手指不能很好地控制琴键,演奏者可以运用左踏板获得更柔和的音色。曲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力度制造了一个反差效果强烈的戏剧性开头,用不同的音色和织体变化让演奏者感觉到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而后,这个主题旋律动机逐渐发展至更立体的和弦连接,Staccato 的弱奏和弦需要轻巧有弹性且上扬的声音,同时,应注重外声部的主题旋律,将内声部的音控制在外声部之下。同样的和弦连接的织体从Staccato 的弱奏发展到ff 的非连奏和弦,要注意力度层次的递增,当旋律发展到f 的连续强奏的和弦连接时,主题的音乐形象再逐渐发展壮大至ff,演奏这一段需要演奏者有更多的力量积蓄,演奏者要充分利用身体的重量和足够的手指支撑力推动音乐至ff 高潮部分,使整个主题如一株花苞逐渐绽放,音乐形象从孤独柔弱慢慢发展至歇斯底里。

演奏者要明确不同力度层次的音量,在p 中演奏时,要始终注意让声音与前面句子保持平衡,使音乐在弱的范畴内也有一定的声音穿透力。同时,不能忽略在p 的力度层次下的渐强渐弱力度造型,与在f 的力度层次下渐强渐弱的力度造型对比要十分明显,力度的起点和终点音量要不一样。

曲子中也常见fz 的力度标记,标记fz 的音要比其他声部的音色稍显精神,用音色上的不同给听众一个突如其来的感觉,制造出fz 的效果。

2.歌唱性旋律的练习

谱例3-1

谱例3-2

钢琴的构造和发音原理使得它较难奏出连贯的、歌唱性的旋律,但这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巧。

歌唱性的声音要求旋律柔和连贯,尽可能模仿人声的歌唱,像歌唱艺术歌曲一般。弹琴犹如手指在琴键上走路,要想获得歌唱性的声音,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场景:当我们用极慢的速度走路时,用心感受整个身体的重量落到了脚上,身体的重心从脚后跟慢慢碾到脚趾尖,再将力量慢慢无缝隙地转移给往前走的另一只脚,力量一样从脚后跟慢慢踩至脚尖,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手指的触键过程。手指慢慢将手臂的力量传递给琴键,再慢慢转移给下一个有准备的手指。力量的转移需要灵活放松的手腕,手腕应随时配合手指力量的转移与传递,要避免加力,同时,手指要避免主动敲击。在演奏歌唱性乐句时,演奏者内心对音的延续也非常重要,内心要走在手的前面去拉住旋律线条的每个音,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走向。

在演奏连续八度连接或和弦连接的歌唱性旋律时,演奏者要注意外声部的旋律音歌唱性奏法触键,用放松的手腕把外声部的音连接起来,控制好内声部的和声效果,使外声部旋律达到连贯且歌唱的效果。

3.多声部音乐的表现

有时,乐曲中会出现三个甚至四个声部,多声部的音乐进行使音乐更丰富多彩。演奏者在演奏时要细心分析,将各声部层次表现出来,如谱例3-1:

这个四声部片段选自主题,在外声部旋律进行的同时,内声部为旋律增加色彩的变化,要注意使内声部与旋律声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各声部层次需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建议采用左右手分手、分声部、分音色练习。右手外声部保持旋律走向,触键较深,内声部触键应比外声部浅一些,才能拉开音响效果的距离。左手低声部触键也需要一定的深度,要让声音更松弛,内声部的长时值音要尽可能延展。

谱例3-2 是变奏Ⅰ的片段,左手三连音的伴奏织体如暗流涌动,铺垫在下方,与右手旋律声部形成对比,右手明亮、细腻、甜美的歌唱与左手柔和、均匀、流动的伴奏相配合,是这首曲子最动人的片段之一。然而,左手的三连音却很难控制好,我们可以用变化节奏、巩固支撑的方法练习,以下是左手声部练习方法建议(谱例3-3)。

将低音旋律线条用4、5 指连接起来,中间的分解和弦音用重复的方式练习支撑能力和控制均匀的能力,手指贴键,动作尽量小。

谱例3-4 这个片段选自连接3,这里的左手包含了两个声部,最低声部有一条优美的低音旋律线条,需要比内声部重复音更深的触键,要有连贯性,同时,注意对1 指弹奏的内声部的控制。右手的和弦力度较强,需要稳固的支撑,和弦的立体音响需将每个手指的力度分配单独练习好之后再一起弹。

谱例3-5 是变奏Ⅲ的片段,外声部是歌唱的主题旋律,内声部密集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均匀地在旋律之下作衬托和色彩的铺垫,这是一个技术难点,演奏者要将这些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弹得均匀且达到与外声部的平衡是很难的。演奏者可以分声部练习,用4、5指单独练习外声部的连接,手腕要灵活,使声音达到连贯歌唱的效果,同时,在将内声部练习均匀流畅之后,再将两个声部一起弹。内声部的练习可以通过变换节奏的方式进行,通过附点节奏练习使各手指能力更均匀,从而更清晰地演奏内声部密集的分解和弦。如谱例3-6:

练习时要注意使手指贴键,把内声部的声音控制在外声部之下。前附点的变换节奏练习方法掌握好以后,可换成后附点的变换节奏练习。

谱例3-7 这个片段中,右手外声部主题旋律处于钢琴的高音区,需弹出更集中透亮的高音区音色,右手中声部的音程为旋律声部添加了不同的色彩,触键深度应比外声部浅,声音要控制在外声部之下。左手最低声部的重复音在为上层的声部做铺垫,需要更柔和的触键,左手中声部出现一段半音级进的优美旋律,可以用指腹奏出如大提琴般悠扬的声音,要更深地触键,与最低声部的重复音做出层次上的区别。同时弹出四种音色对演奏者的演奏要求非常高,它需要演奏者有灵敏的听觉,建议分声部练习。

(二)易被忽略的演奏要点

谱例3-3

谱例3-4

谱例3-5

谱例3-6

谱例3-7

1.单旋律重复音的演奏方式

重复音在舒伯特的作品中运用广泛,可以说,重复音是他的一种创作语言。在这首即兴曲中,重复音十分常见,包括旋律中的重复音以及在伴奏中的双音、和弦的重复。重复音的演奏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学重点,单旋律的重复音演奏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换指弹奏,一般用在速度较慢的重复音的演奏中;另一种是轮指弹奏,在速度较快的重复音中,用轮指的方法才能将快速的重复音弹奏清晰。当出现在慢速旋律中的重复音需要慢慢推进时,建议通过变换指法的方式让音色和力度发生变化,提升音乐的流动性,从而达到让旋律中的音重复而“意”不重复的效果。

如谱例3-8 所示的作品开头的主题旋律,三个重复d 音中,第一个d 音需要让音乐发展、推动至第二个d 音,再推动至第三个d 音,三个重复音像内心的暗涌往前推动,不是均匀的,因此不能用相同的音色弹奏,这时候,应考虑用更强的力度去推动音乐,建议可以用3-2-3 的指法,巧妙运用手的构造特点,用粗细不同的手指触键,配合触键的重量和深度,满足旋律的走向需求。各个变奏中也有带重复音的旋律,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的走向,考究指法的安排,满足音乐表达的需求。

2.多种断奏音的表达方式

谱例3-8

谱例3-9

谱例3-10

谱例3-11

谱例3-12

谱例3-13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 全曲共出现了三种断奏符号标记。断奏也不仅仅是把音切断就可以,不同的跳音标记和奏法对音乐表达的情绪和气氛都有影响,演奏者要明确不同断奏的奏法。

第一种:

如谱例3-9 所示,通常,我们把这种带连音线标记的跳音称为“滑音”(portamento),有时也称其为“断连音”,理论上演奏时弹奏原音符的大约四分之三的时值,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这时的跳音需贴键演奏,需要演奏者的手指和手腕很好地配合,达到推动、递进的效果。主题旋律中的表达方式如下所示(谱例3-10):

第二种:

在谱例3-11 所示的片段中,左手是跳音的奏法,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断奏方式,理论上,通常弹奏原音符大约一半的时值,在上面这个片段中,理论上则是弹成十六分音符的长度,实际可以灵活一些,短促、轻巧即可。像拨奏低音大提琴的琴弦一样,贴键模仿拨奏的形式,轻轻拨出在pp 中的灵巧的跳音,在这里是在后半拍,对音乐有推动效果,并且要注意控制力量,表达方式如下图(谱例3-12)。

第三种:

在谱例3-13 这个片段里,出现的是倒三角形的顿音记号,理论上是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在实际演奏中,要求比跳音更短促、明亮,以达到四分之一时值的触键效果,同时要注意勾勒出和弦中外声部的旋律音。

(三)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作品,让学生通过作品学会某些技术点,并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1.培养对歌唱性奏法的演奏能力

歌唱性的演奏方法是习琴者必须学会的一种演奏技能,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有别于巴洛克时期作品和古典时期作品的触键方式。在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 中,不仅有单音的歌唱性旋律的演奏方法,还有连续的八度旋律的歌唱性演奏方法,更有外声部线条里连续的4、5 指歌唱性旋律的表现,学生可以掌握多种情形下的歌唱性奏法以及对不同音型的歌唱性奏法。

2.培养对不同织体音乐表达的把握能力

这首即兴曲作品具有变奏曲特点,每一次的变奏中都用了不同的织体,不同的音乐织体展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学生可以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训练,掌握和了解不同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体会相同的主题旋律在不同的织体中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感受,进而提升音乐感悟能力。

3.培养对多声部作品的层次表达能力

这首即兴曲作品不仅在力度层次上有丰富的变化,声部上的层次感也很明显。通过对多声部片段的演奏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区分主次声部,学生不仅要注意横向的旋律线条,还要注重纵向的层次感。在多声部片段的演奏中,学生可以学习用音色区分声部,并用不同的触键方法表现不一样的音色,从而体现声部的层次感。演奏者要仔细倾听每个声部的声音平衡性,这是钢琴演奏者不可或缺的演奏能力。“舒伯特的作品通常没有给出踏板标记”,乐谱也没有明确规定在哪些地方应该用踏板,演奏者要根据自己的聆听能力、演奏经验和良好的审美习惯对踏板作出合适的调整,恰当的踏板运用会使演奏者在音乐层次表现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4.培养对其他抒情风格作品的领悟能力

赵晓生教授曾说:“舒伯特是真正第一位完整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作品渗透着一种发自肺腑的动人心扉的抒情性。”舒伯特即兴曲的地位不亚于他的其他大型作品,在整个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重要地位,影响了许多同时代作曲家的创作。通过对他的这首经典即兴曲作品的学习和演奏,学生可以感受这位富有浪漫情怀的作曲家的创作语言,学会他的感人的旋律表达、丰富的节奏变化、富有层次感的音乐表现,同时,演奏者能通过学习演奏这首作品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素材,更好地领悟和把握其他抒情风格的作品。

四、结语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 是专业习琴者的宝贵的学习资料,其极具吸引力的旋律、饱满的和声色彩、情绪多变的变奏、丰富的织体变化等可以让演奏者学会感受各种变奏的音乐性格变化,通过不同的织体掌握不同的演奏技术,亦可以使演奏者通过对整首作品的演奏学习,感受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魅力,并学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音乐感悟能力将自己内心的音乐通过钢琴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即兴曲歌唱性舒伯特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浅析歌唱性在音乐表演中的技巧与表现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
关于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探讨
霍米·巴巴“第三空间”视阈下《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文化身份构建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