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聊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2-10-21孟芳李蕾

蒲松龄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聊斋文旅数字化

孟芳 李蕾

(淄博市图书馆,山东 淄博 255000)

聊斋文化是围绕名人、名著、古村落三大主题,以蒲松龄、《聊斋志异》等作品以及蒲家庄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独具淄博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民间受众基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方式,也为聊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大数据、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技术正有力推动聊斋文化发展,赋能聊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数字技术促进聊斋文化的科学保护

(一)数字技术有益于推动聊斋文化的全面性保护

2022年5月,淄川区人大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传承聊斋文化加快建设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的决议》指出,“聊斋文化在国内国际具有唯一性”,要“精心挖掘提炼聊斋文化核心内涵,将聊斋文化作为淄川城市文化符号”。在此背景下,推动聊斋文化的全面性保护尤为关键。要通过对聊斋文化相关的文献、图片、音视频等资料进行挖掘、搜集、整合,并利用大数据、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其转化为数字模式,形成基础数据库,从而为聊斋文化的管理、修复、研究等一系列全面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聊斋文化的预防性保护

聊斋文化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甚至遭到破坏。文献数字化技术能够将聊斋文化相关的各种图书、期刊、古籍等资源采集、加工、数字化,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保护、备份和长期保存。3D扫描和3D打印等数字技术可以对建筑、文物等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留存,实现预防性保护。

二、数字技术推动聊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数字技术为聊斋文化带来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

目前来看,聊斋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缺乏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互动,在传播广度、力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聊斋文化的宣传传播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扩大聊斋文化的传播广度和影响力,而且有利于推动聊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数字技术为聊斋文化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数字技术的创新性运用能够大大丰富聊斋文化的展示手段,让图书馆里的文献、纪念馆里的展陈变得生动立体,为使用者带来身临其境、强烈震撼的感受与体验,从而调动群众了解聊斋文化、产生参与聊斋文化传承保护的兴趣。例如,2017年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展,借助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通过“圆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个主题,重现圆明园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方壶胜境、西洋楼等26个景区,多角度呈现“万园之园”在皇家园林文化、造园艺术的丰富内涵,集中展示了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展览中利用了大量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手段,将圆明园的各个景区还原和展示,将昔日的恢宏景色完整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可以在先进的数字展示设备和手段下,于展厅中沉浸式体验虚拟游览,重新见证圆明园的辉煌,体验历史文化的价值。

三、数字技术赋能聊斋文化的实现途径

在推动聊斋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要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融入聊斋文化的方式路径。

(一)推进聊斋文化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运用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加以整理的现代研究方法,它能够使聊斋文化古籍文献得以有效保存,是最理想的一种保存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对数字化的聊斋文化古籍文献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如统一的数据标准、检索目录、支持整合和二次开发等,从而为搭建聊斋文化数字化平台提供支撑。

(二)搭建聊斋文化数字化平台

搭建数字化平台是保护聊斋文化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吸引群众全方位了解聊斋文化,参与聊斋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聊斋文化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目标是要利用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数字化技术建设一个专题特色资源平台,突出淄博地方文化特色,整合“聊斋”相关的专题资源,包括图书、期刊、古籍、视频、声音、图片等,将聊斋文化以数字化的形式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使用者。在此基础上,要充分挖掘聊斋文化资源内涵,开发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提升聊斋文化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

(三)推动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合作共建

现阶段,聊斋文化的数字化乃至智慧化建设对资源、人力、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需求,所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合作共建才是促进该项目持续开展的保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演艺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可以成为聊斋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主力军。融合发展并不是谁取代谁、谁吃掉谁,而是功能融合,聚焦核心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服务合力,以多样化的形式、方法共同推动全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四、数字技术赋能聊斋文化的应用场景

(一)在文旅融合中的应用

聊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旅游产品的属性,对于展示和宣传淄博地方文化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聊斋文化,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经济建设,带动淄博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因此,要加快推进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拓展的聊斋文旅项目建设,对传统文旅产业进行创新,依托平台资源打造智慧景区,融入场景科技和数字技术,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

(二)在馆校合作中的应用

在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聊斋志异》在文言小说选文中都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一系列生动有趣、互动性强、体验性强的高质量聊斋文化教育产品,寓教于乐,让聊斋文化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代代相传。如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的体验式文化教育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就是技术赋能跨界合作的优秀案例。纪录片运用了超前的“云技能”,5G+移动外拍+虚拟植入+实时数据展示模式,把教科书里的内容以视听的形式多维度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特别的知识灌输方式打破了我们对空间维度的常规认知,户外实景中飞入虚拟立体化屏幕,带来了特别强大的视觉震撼。跟着书本同学们来到了聊斋故里,走近蒲松龄先生,实地实景听故事,身临其境接受教育,从触摸真实,到感性认知,到产生问题,再到专家的答疑解惑,使同学们对聊斋文化核心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迈进新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正推动着各行各业加速向数字化迈进。数智技术赋能聊斋文化,有利于促进聊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进聊斋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数智技术驱动聊斋文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聊斋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淄博的城市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聊斋文旅数字化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文旅照明的兴起
读破聊斋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