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与数学的融合途径

2022-10-21赵映辉福建福安市逸夫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学科科学

◇赵映辉(福建:福安市逸夫小学)

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础,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将科学与数学学习资源结合起来,对两门课程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利的。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好数学教学资源,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需重点了解的内容。通过利用数学知识,科学中的很多抽象理论知识能够以公式化的形式具体呈现,而很多自然现象也能通过数学数字上的定量描述获得更精准的表达。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数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现象的定量描述上,通过数学上的计量、计算、统计图标制作等方式来对各种科学现象进行表述。

一、小学科学与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

(一)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

对比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不论是数学还是科学,其教学目标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两门课程都是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教学引导小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两门学科都需要用到一些数字测量仪器测量一些参数,并用一定的方法记录。

(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

数学和科学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也有很多共通之处。苏教版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与教科版科学教材内容有较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数学中的重量单位千克、克的介绍和科学中的空气质量研究,数学上的图形和科学上的固体,数学中的吨量与科学中的河流湖泊等。从这些共通之处可以看出,数学与科学之间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小学科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需善于灵活使用各种数学知识点,利用数学学习资源以补足科学教学内容上的局限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与数学课程的融合途径

要想将小学科学与数学有效结合起来,需要两门科目的教师积极合作,一起研究教材,分享教学经验,分析教材与课堂教学特点,并以此加强科学与数学的融合,从而提高两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以下分享一些小学科学与数学学习资源融合的建议。

(一)调整课堂时长,优化教学效果

促进科学与数学的融合,首先要从课堂时长上着手,只有课时充足,教师才能充分展开教学,确保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的教学都能顺利落地。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小学科学与数学的融合课时时长调整为1 小时。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教师可以自行配置,一半时间用在理论知识上,一半时间给学生自由实践探索,或采取其他的时间调配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通过调整时间确保课堂理论和实践都留有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实践练习。

(二)加强沟通交流,统一教学方法

1.加强沟通交流

许多人提到科学,第一印象是深奥、孤立、严谨、脱离实际、脱离普通大众、学术性强,但实际上,科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小学许多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科学,将科学思维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解释科学中更多抽象的概念性理念,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整合学习资源,利用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源充实科学教学内容。

比如科学教师可以和数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互相研究,根据数学与科学中的相通部分设计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大课,进行共同教学,从而提高双方的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科学课程《时间的测量》时,可以将课程内容与数学中的时间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融合教学,利用数学教学资源中的时间单位,更精准地解释科学课程中的《太阳钟》《时间流逝》各课中的概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想在短时内快速地获取数学学科的学习资源,就要加强与数学教师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沟通联系整合教学资源。

2.统一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师要想通过融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要在融合课程中统一教学方法。因为在融合大课时中,两个教师分别要负责自身的教学科目,又要兼顾到融合教学内容,如果双方教学方式没能统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其教学效率非但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也会在课堂上听得非常茫然,找不到学习重点。因此,科学与数学教师在开始授课前,要先将双方的教学内容都明确下来,再共同制定融合教学策略,统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节奏,以此确保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统一性。

(三)串联知识体系,构建完整架构

1.构建完整的教学架构

知识的发展是由历史长河串联起来的,因而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建立在前一段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科学知识是一个整体的、体系化的、完整的知识,有着完整的组织架构。小学生获取知识也是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无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和框架,学生无法连续性地获取知识,那么其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想促进科学与数学的融合,首先要做的是将科学与数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制作成完整的知识点组织架构,再通过组织架构系统化地教学,主次有序地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快速建立起科学与数学的联系,并形成初级的知识串联体系。

2.优化教学的思维引导

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抛出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调动其思维,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的结论。在这一抛出问题、引导思考、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

比如在科学课程“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五课《做框架》中,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利用这种稳定性可以加固框架结构。而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学生在数学学科中也早就学过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在思维中利用数学知识点解释科学知识内容。

(四)构建学科活动,创新教学模式

在开展科学与数学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只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很难真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更多的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各种趣味性的学科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机器人、航模等,并开展相应的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这种活动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极大地被调动,同时学生的科学知识也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帮助其更加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将理论知识点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相应的帮助,为他们答疑解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从而确保其模型的搭建能够顺利推进下去。

(五)调整教学进度,优化教学节奏

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进度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小学科学教师要通过学科融合,利用数学学习资源补足科学教育中的不足,需要先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在科学课堂上所引用的数学知识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掌握了的。比如在科学课程《指南针》这篇课文中,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指南针的相关历史、制作方式、使用方式、具体作用等,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数学教学内容中正好有《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程,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其课程与数学的共通性,提前与数学教师进行沟通,等数学的《位置与方向》课程教学完毕后,再来教授《指南针》这一堂课。通过这种适当将课程前移或者往后推的模式,能够有效加强科学与数学之间的关联,优化科学教学效果。

(六)加强资源拓展,联系生活实际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小学科学教师如果只依据课本上的知识开展教学,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科学知识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加强课程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加深对科学知识点的联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科学课程《一天的生活用水》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个与水资源相关的公益短片,再引入地球淡水资源紧缺的相关知识点,以此切入本堂课中要讲解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与水资源有关的实践活动,利用课堂知识拓宽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学校水龙头漏水的滴速,假设一个水龙头一天24 小时要浪费10 立方厘米的水,学校有20 个这样的水龙头,那么一年365 天,学校一共要浪费多少立方米的水。通过这种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科学实践问题,同时也能加深科学与数学的关联,促进学科融合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融合教学并不简单,也并非只靠单一教师的能力可以实现。科学不仅与数学有着密切联系,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有着共通点。小学科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一点,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合作研究,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科融合教学质量。也只有如此,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知识点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