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智双育:小学数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路径探析

2022-10-20郑玉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立德树人小学数学

郑玉龙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具有知识价值、文化价值、思维价值,还具有德育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发挥数学的德智双育功效,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研究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小学数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基本路径;小学数学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价值毋庸置疑,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学科知识,培育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更要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人生成长的根基。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具有知识价值、文化价值、思维价值,还具有德育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当发挥数学的德智双育功效,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开发设计数学德育资源,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路径。

一、知识教学中融入德育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课程首先具有知识价值,传授知识是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进行融合教育,即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德育渗透。部分数学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在数学课堂中只关注知识教学,却忽视德育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与德育毫无关系,数学教学中无法开展德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具有德育价值,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创设数学德育情境,在数学情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将数学知识与道德知识有机融合,以起到德育无痕的效果。譬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一课中,笔者在新知教学结束后,设计了一道巩固练习题:“根据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说说中途各站上、下车的人数。”在解答该题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两个“题外话”:“上、下公共汽车的规则是怎么样的?”“我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怎样做?”趁机渗透德育,教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懂得乘公交车要“依次排队”“先下后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等。在正、负数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情境设计为德育类的内容,实现数学与德育的无缝对接,适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文化解读中渗透德育

文化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先进道德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源头。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保存、传递、发展文化,数学课程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数学课程还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数学德育具体包含了“弘扬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相互聯系的认识观”“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不感情用事、不迷信权威的理性精神”等。

在数学文化中孕育品德,在文化解读中渗透德育。我们可以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和事件,以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1. 以名人故事培植爱国主义精神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他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怀揣伟大理想与丰厚的学识,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以及数学名人,他们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他们热爱祖国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德育主题,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先辈、名人当作明星去追,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学习他们的爱国思想,播撒下爱国的种子,使他们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例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一课中,笔者在给学生介绍负数的历史时,给学生讲述了刘徽发明算筹的故事:我国数学家刘徽规定“正算赤,负算黑”,他提出正数与负数概念比国外早七八百年。刘徽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深刻认识到祖国的伟大,从而萌发热爱祖国之情。

2. 以伟人的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指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取向、现实状况、未来发展等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情感。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心理保证,是中国人所拥有的强大自信心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数学教材中拥有许多德育材料,如我国数学界有许多伟大人物,他们在数学发展中功不可没,成为本民族的骄傲,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又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用伟人的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探究了负数的含义后,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段阅读资料,组织学生阅读“负数的历史”。学生在阅读中知道“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负数,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学生为此而骄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思维训练中开展德育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开展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培养问题探究的志趣

志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生若缺乏问题探究的动力和志向,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只有对问题产生兴趣和志向,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志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德育内容之一。

有些学生意志不坚定,在问题探究中会知难而退,对数学学习失去志趣,从而放弃探究,使得学习有始无终。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思维训练的机会,去磨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不畏艰难,引导他们感受问题探究的乐趣,享受问题解决的成功,从而增强问题探究的志趣,使得学生敢于攻坚克难,为追求数学真理而勇往直前。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巩固练习题:“一个长方形木框,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什么变化?”笔者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集体讨论时,故意请学困生小闵回答,她吞吞吐吐答不上来。笔者拿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她上来拉一拉、看一看,并且引导她从边长是否变化去思考周长的变化,引导她观察高的变化去考虑面积的变化。操作加启发,简化了思考难度,让她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她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她的学习志趣。

2. 养成尊重事实的品格

数学具有精确性,数学真理是不可随便更改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要实事求是,不感情用事。尊重事实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而且是一种应有的理性品格。有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态度马虎,审题粗心,解答随意,缺少严谨态度。有的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实验不规范,导致数据失真;有的随便更改数据,甚至杜撰数据,混淆是非,显然是对事实的不尊重;有的学生人云亦云,自己缺少主见,听信别人的观点,盲目相信错误的结论。

我们在思维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思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理性品格,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迷信权威的理性精神。例如,在教学“球的反弹高度”一课中,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同一个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以及探究“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实验的要求是让球自由落下,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个别组的学生在落球时故意用力往下扔,结果导致实验数据产生误差,使得研究结论违背了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交流中,笔者指出他们的错误及其原因,提醒学生实验要认真严谨,帮助他们养成尊重事实的理性品格。

3.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许多学生看待问题比较极端,往往认为不是一就是二,不是对就是错,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这种方法论与认识观是肤浅的,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要引导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深度思维,要教他们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要深入地剖析问题,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在数学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严密地逻辑推理,要基于事实进行分析,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从客观事物中寻找和发现规律,而不是想当然地、毫无依据地、片面地分析理解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从“商不变的性质”开始复习,引导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既借助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沟通,利用联系发展观去进行知识方法的迁移,又使学生感受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借助德育弥补智育的缺失,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立德树人小学数学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