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管理学教学改革分析
2022-10-20杨月锋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杨月锋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思政的全称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培养人才的必要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学科课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以德育人的作用。管理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管理学课程具有重大意义。如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既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引导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加大课程思政的改革力度,发挥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内涵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德育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更是迎来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浪潮。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也加快了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会更改专业课程的特性和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基础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管理学的教学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教授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由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演变过程,通过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管理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其次是教育学生学做事,管理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管理方法和工具,对组织运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在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认识观,学会对知识的实践运用,并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拥有自己独立的做事方法和技巧,不断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最后是启迪学生学做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管理学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良好素养,铭记自己的道德责任,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以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长远发展
由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近几年经济管理类专业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管理应用人才。这些人才进入到相关企业之后,通过其专业的管理学知识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互联网经济相关知识和商务管理技能,并对相关任务进行规划和管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从事经济类、管理类工作,这些职业对于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所以,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进行教学课程思政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专业基础知识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另外,管理学基础一般开设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要培养学生从应试教育向技能培养模式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管理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感受到正确的政治领导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或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管理学的课程特点
我国管理学发展较晚,学科内容中存在一些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也包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和一些意识形态。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其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让学生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鉴别能力。另外,管理学基础课程以组织、企业为研究主体,主要研究管理的方法理论和规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管理行为和思维对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影响很大,管理者的思想价值判断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提高专业素养。最后,当前世界发展已经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新时代年轻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规范,更好地引导社会的管理实践。
三、管理学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
(一)国家大力支持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
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活动,近年来,更是大力推行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改革,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各类高校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基地,在课程安排中,要坚持明确统一的教学方向,始终以党的教育理念为引导,重视德育教育。课程思政的推进是一个过程,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因为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科本身也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只用思想政治课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很难达到学校的教学目标,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所以要让课程思政灵活地走进课堂,以专业课知识为载体,让教师在传授理论课程时,将思政教育与知识融会贯通,发挥出育人成效。另外,高校教师也是课程思政的践行者,其在传播政治思想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政治思想、品德修养、价值观念等信息融合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水平的发展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多元方法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模式越来越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高校课程设置提供了帮助,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达到提质增效的作用。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师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教学平台、影像数字资料等方式提高了专业课堂的活跃度,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二者之间的沟通。线上线下的互动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管理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要首先完善自身的政治素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设计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由内而外的提升。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管理学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思政元素的融合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推动者,要想提高课程思政改革效率,首先要加强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教师应加大在学科教材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才能更好地在管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不断提升其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成果,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提高道德素养,达到内心的升华。一些管理学教师对思政教学的了解较少,所以在挖掘教材中的思政信息时,会面临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向其输送或普及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更好地挖掘和运用专业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学校可以安排思想政治教师对管理学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组织会议或座谈的形式,向管理学教师传输更多的思想政治内容,帮助其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第二,可以建立其他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例如通过线上交流平台的方式,让其他教师可以及时取得与思政教师的联系,提出问题并获得反馈,有效解决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学校需要构建系统化的衔接机制,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管理学学科内容中,通过每月或每周的固定时间让其他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相沟通,对比二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实现整体教学的协调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具系统性,从而厘清学习思路。
(二)完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
为了使课程思政更具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育人效果,在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完善和革新。在实际教学前,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更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翻转课堂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或者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统筹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他们主动搜集一些与国家传统文化、社会热点有关的时政管理理念和优秀企业领导人事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讲解和汇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对领导者、领导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诚信、敬业等精神,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合理地运用其他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在线课程资源等方式,有机统筹线上和线下教学。可以利用云班课、学习通等学习客户端,向学生发布一些与管理课程、思想政治有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前上交作业、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拓展教学内容,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课程思政改革的落实要依托于专业学科教学,通过隐性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并对其实践行为做出指导。通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让学生熟悉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并确保理论知识可以持续地指导学生发展。在管理内容方面,学校要结合管理发展的前沿理论,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和职业培养的有机统一。在教授管理学历史时,应融入中国的传统管理智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加中国党史教育,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保障学生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稳步向前。
(四)为高校课程思政给予正确指导
学校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配合党的思想政治引导,督促教师主动学习新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规范学生行为。在制度建设中,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管理机制,对于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要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以激发教师推动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在管理机制方面,学校要把控好教材的选定、教学大纲的执行等环节,有序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落实,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管理学教师要积极落实教学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改革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管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积极创建思政教学平台,从而不断提升其教学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