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0-20毛佳恬

时代商家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会计行政

毛佳恬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武林街道办事处,浙江 杭州 310000)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对单位内部的预算、收支、合同、采购、建设项目等进行科学的安排,并监控每一笔资金的实际支付流程,确保资金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有助于确保单位的资金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帮助单位在运作的过程中,将资金应用在服务与管理上,从而高效地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管理工作。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建议,对促进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财务内控起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利用清晰的内控制度,可使管理人员准确地把握真实经济业务,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进行调查,积极与上级部门领导沟通协调,进而提升单位整体综合管理能力。内部控制的落地实施,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行为。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通过强化练习配合,达成合力共创的共识,全面整合,真正量化,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动态监测,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为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规范内部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中,财务信息直接影响内控效果,其及时性、正确性及有效性为财务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提供保障。通常来说,财务部门会首先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辨别信息的来源和真假,然后传递信息、落实核算并完成分析后,采用报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单位想要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进一步对自身运营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并全面落实优化改革,提升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为管理层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推动科学决策,从而提升综合实力。因此,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有助于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三)有助于开展审计和巡视巡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常态化审查,为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标准,提出强制性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非将原来单位建设的制度推倒重来,而是对单位现行财务内控制度进行梳理调整,通过衔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经济工作流程,从源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覆盖,依托于各项业务和原始单据,实现与单位其他管理体系的相辅相成。因此,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用专业助力巡查工作。

(四)有助于优化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维持社会秩序是其存在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社会需求分配和动员资源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政府良好形象。要想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就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通过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精细化分工程度和内容的衔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完整。同时,各个部门只有将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业务纳入内部控制系统,才能避免资金浪费,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不够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方面的内控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对财务部门本身核心职能的了解,认为财务人员的工作只是对单位内部的资金流向进行简单的记录,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求难以落到实处,造成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二)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财务会计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是财务会计职能的体现,但依旧需要对财务会计的个人能力与道德水平进行相关考核。很多会计工作人员虽然在工作经验上较为丰富,但本身的能力水平与专业知识都很难适应新的管理工作,就会导致单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受到一定影响。并且很多财务会计在参与管理工作后,因为经验的欠缺与职能上的限制,经常会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影响到这些财务会计能力的展现,无法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部分单位在财务职位的安排上存在不合理性,很多职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与实际的岗位数量存在较为严重的差距,甚至存在一人负责多个职位的情况,导致很多财务工作出现人岗不适的现象。

(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成熟

内部控制的框架,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要通过制度建设来护航;内部控制的自评,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落实。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创新,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与分析新旧制度的变化,不断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都只停留在“会计内控”层面,导致具体内容不合理,或者过于理想化,或随着新情况出现,没有根据单位实际风险管控情况及时修改,造成落实不到位,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应对现在复杂经济环境的形势。

(四)风险防控工作不到位

当财务部门参与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由于人力资源处于弱势水平,单位中从事专业岗位的人员配备不够,由财务人员兼任内控内审的岗位,会造成财务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审判者的现象。忽视流程上的风险点,对风险的防范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内控系统缺乏权威性、独立性、稳定性,就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和不足,也不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负责对社会的管理工作,并不会在运作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这就让行政部门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维持运转。行政事业单位在运作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对财政资金的科学规划与分配,就会使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中对于资金管控方面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导致行政单位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面对这种情况,就会缩减一部分行政活动的财务预算,导致在执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出现不同事业单位不同活动的财务预算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比如,行政单位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由于财务会计无法对整个购买过程进行控制,现实不可控因素较多,就经常会有超过政府预算支出的情形,致使政府在项目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影响到政府正常的财务预算分配。

(六)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

在财务会计参与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容易发生职责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等一系列问题,没有监督与制衡机制,还停留在“人治”的阶段,没有规范好“事权”和“财权”。造成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缺乏公正性。比如,将其他部门的资金与预算进行控制,将预算分配给对自身有利的部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财务内控工作,建立组织架构

财务内控小组需要设置领导小组和成员组,共同负责其内部经济运作控制体系的统一部署和组织落实。内部控制需要由单位里各小组成员的实施与配合,分门别类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厘清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风险,确定风险点,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比如关键岗位责任制及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政府云采购、资产云管理、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及绩效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明确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原则,合理设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治理的原则,确立标准,合理授权,并督促工作人员有力执行,最终监督验收结果。形成分工协调、职责明晰、合力共创的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架构,筑成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机制,并严格加以控制,加速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各单位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配合和能力提升,通过宣传榜样提高财务人员尽职守法的自觉性。为了更好地衔接各部门的工作流程,要加强对于财务知识的后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技能,能更高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关键岗位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员担任,对财务人员应给予相关权力,来履行日常监督的职责。通过明确的分工,及时查错防弊,为单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工作中积极反馈和整改,留存正确的经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行为,保护本单位的资产安全,保证经济工作安全的需要。全面推进内控制度建设,构建“行为有规、授权有度、评价有力”的内控体系,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转和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的产生。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归口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基础上,还应该建立财务内控报告制度,做到内控信息的及时公开。只有建立健全这些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防范财务风险,保证单位运行合法合规,促进单位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四)发挥内审机构的监督作用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分,随着对管理要求的日益复杂和精细化,建立独立的、专业化的内审机构已成为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者必须持守独立性、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的原则,这也是单位的免疫机制,通过检查和分析发现内控风险,成为内部控制过程的设计顾问。通过科学的制度评判,提升控制和管理的效果。内审要独立于业务部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这样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权威性。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让风险管理贯穿各个操作环节和各项业务过程中,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统一操作流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流于形式。增强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识别,从而做好应对潜在风险的措施,规避风险。平时注重进行应急演练,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将风险防范渗透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五)改进预算管理方法

预算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里面的重中之重,预算执行程度是内部控制的主体支撑部分。因此,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不能将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而必须将其放入总的管理系统中,使之与绩效有机结合起来。规范预测数据,做好论证、执行、考核等方面的上传下达。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并对预算授权批准制度严格加以执行,充分调动人员的主动性,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信息及时传递,确定各部门编制的预算指标是否合理,费用开支是否必须,杜绝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还应当预留出一部分应对自然灾害和偶发事件的资金,划分可控和不可控因素,预算调整审批程序要严格执行。在财政预算管理局的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及时汇总跟进预算执行情况,做好三年的预决算对照分析,比较差异,制定相应改进方案,做好预算控制,推进各项业务的长足发展。

(六)加强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是内控体系的关键的一环,与各项内控指标相互联系,是一套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以全局观为基础出发,内控评价要坚持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要深入到内外各项业务活动中。通过对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内控管理行为进行评价,对评价工作的思路、评价的内容、范围的确定、测试方法、样本选取及抽样规则等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专业性、系统化地传授,对于如何编制内控指标评价工作底稿进行具体分解,以方便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数据交换。查漏补缺找出缺陷,整改提高不断完善,从而构建内部控制价值体系,助推单位以合理的成本实现管控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单位内控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规范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单位防范化解风险,规范内部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积极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手段,将风险评估渗透到财务管理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衔接各部门的工作流程,能更高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减少错误的发生。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会计行政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