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相互作用机制
——基于上海55个城市更新案例的扎根分析

2022-10-19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生案例空间

赵 铮

(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2.上海电力大学,上海201306)

一、引言

城市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空间。早期就是“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1],在中国古代,城市一般是先有行政设置、制城,而后逐步发展繁荣[2]。城市的形成、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就是城市空间、城市资源与城市居民有机整合的过程。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3]。而随着近代西欧城市诞生,觉醒的、自由的个人登场,城市便由人的活动和空间的互构界定[4]。城市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空间、价值交换空间,还是人民交往空间,正如列宁所言,城市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是进步的主要动力[5]。可见,城市空间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概念,在不同制度和时代背景下,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

2019年,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6]。习近平关于“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下简称“三生”空间)与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城市(以下简称“四宜”城市)建设之间的关联,为城市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研究城市空间与人民城市目标的关系提供了理论遵循。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践行两年后,2021年12月31日,“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城市更新最佳案例展”在杨浦滨江揭幕,首批55个入选案例覆盖了实业场所改造、居住环境改善、公共空间升级、历史文化保护等类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这55个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如下问题:“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三生”空间与“四宜” 城市建设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机制?未来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加强相关方面建设?

二、相关文献述评

(一)“三生”空间的内涵、关系构建与实现路径

当前,学界主要从空间功能、空间土地用途、空间存在形式、生产与再生产场域等视角讨论“三生”空间的内涵。以空间的功能作为划分标准,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产品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生活空间是以提供人类居住和公共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生态空间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区域[7]。也有研究指出,生产空间是以生产功能为主导的空间,主要向人类提供生物质产品和非生物质产品以及服务的空间;生活空间是以生活功能为主导的空间,是人类为了满足居住、消费、娱乐、医疗、教育等各种不同需求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生态空间是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空间,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空间,主要承担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的形成、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及其效用的空间[8]。此外,生产空间匹配当下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生活空间满足生活舒适性需求,生态空间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多要素综合考量[9]。而以空间土地用途来划分,在城市区域,生产空间主要是指具有工业、物流仓储、公用设施、商务、教育科研办公等用地;生活空间主要是指具有居住及生活服务设施等用地;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非城镇建设用地等[10]。若以空间存在形式作为划分依据,生活空间是人类进行吃穿住用行以及从事日常交往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生态空间是维持劳动主体生命活动的栖居之地;生产空间是劳动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11]。此外,有研究以生产与再生产场域为划分标准,强调生产空间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场域;生活空间是人类进行自我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场域;生态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及的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空间场域[12]。

“三生”空间之间存在内部联动和共生共灭的关系。生产空间是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物质保障基础;生活空间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承载场所;生态空间是支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实现自身功能的基础[13]。对于居民来说,三个空间在物理空间上是平等的,但在实际功能方面还是轻重有别的。研究发现,生态空间无时无刻不向人类提供着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等各种生态产品和服务,生产空间是人类生存的保障,生活空间是核心[14]。“三生”空间之间是共生共灭、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15]。

“三生”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如何实现“三生” 空间的有机协调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课题。学界普遍认为,要通过对空间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地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要素在城市中的集聚与优化配置,同时城市政府需要提供集体消费品和公共服务来缓和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可能形成对立。另外,要规范和调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和自我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依靠科技创新,同时限制资本扩张逻辑[16]。

“三生”空间既是平等共存的物理空间,又是交互联动的功能空间,其交集的核心是人。生产空间创造着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产条件,生活空间创造着人们居住和成长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空间和人文历史空间在内的生态空间创造着人们所必需的生态条件。当前,尽管“三生”空间从构成要素、功能用途到实现路径都有所研究,但并没有凸显城市治理目标,相关研究与城市中人的关联不够具体,“三生”空间支撑人、服务人、发展人的机制不够清晰;此外,相关研究较多囿于某个特定的空间,缺乏对三个空间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四宜”建设内容的演变

城市对人的“适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三生”空间对人的“适宜”上。根据近年各地方政府公布的关于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发现江苏省宜兴市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宜人、宜居、宜商、宜游”建设目标,随后黑龙江、海南、山东、浙江、贵州等省的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四宜”城市建设规划,虽然其“四宜”内容不断变化,但“宜业”“宜居”和“宜游”都位列其中,这也说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2019年后,“四宜”内容逐渐固定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宜业是指提供多样产业模式,更加方便人们在城市中就业、创业;宜居是指提供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宜乐是指提供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宜游是指提供丰富优质的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供人们享受,凸显城市特色。

“四宜”作为城市治理目标,是建立在“三生”空间基础上的,两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关系。但有关“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关联的研究很少,少有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展开。比如,人民城市理念是以具象的人民利益为逻辑起点,体现了以人本价值为追求、以空间正义为范式、以人民幸福为归旨的伦理意蕴[17]。要在生态保护、空间治理、公共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创新开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为目标的人民城市的政策设计[18]。

鉴于当前有关“三生”空间和“四宜”城市关联研究较少,可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扎根理论是在深入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逐步提炼和归纳一般的理论框架,该研究方法强调理论需要从原始资料中产生,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19],并且只有经过事实不断检验的理论才更具说服力。借助 Nvivo 软件,先从上海55个城市更新案例中,随机抽取了38个作为样本,在对案例相关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基础上,提炼出“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同时,用其余的17个案例有关资料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饱和性检验,从而获得最终的理论模型。

(二)案例资料的收集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上海首批55个城市更新最佳案例中的空间更新改造的全过程,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多家媒体报道的比较,选择内容更为详实、呈现方式更加多样的媒体作为信息来源,并按编号对所有文本信息进行相应归类,从而使得后续研究呈现更为科学(见表1)。

表1 上海市首批55个城市更新最佳案例基本情况①

四、资料编码过程

在借助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中,侧重挖掘城市治理中“三生”空间要素与“四宜”城市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此探求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功能实现机制。

(一)开放式编码下范畴化过程分析

在开放式编码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55个城市更新案例中抽取了38个,并将有关资料导入 Nvivo 软件中,对其中的关键词、中心句、段落以及整个文本进行逐项分析并作概念提取处理,累计提取了 1126个编码。在反复对比和斟酌各个编码的基础上,合并归纳了48个初始概念,最后根据各初始概念表达的空间内涵以及功能界定,将 48个初始概念凝练成12个范畴,对应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城市更新案例范畴化过程②

(二)主轴编码下的内涵界定

在主轴编码中,根据这些概念和范畴在各更新案例中的位置及其功能来梳理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并抽象出主范畴,然后结合开放式编码对主副范畴间的类属关系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从而保证主轴编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共出现涵盖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空间和人业相洽、人居相适、人景相衬、人文相承四方面关联在内的4个主范畴,每个主范畴分别统领3个副范畴,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提炼主范畴的过程——主范畴及其内涵界定

(三)主副范畴验证与阐释下的逻辑关系

人业相洽、人居相适、人景相衬、人文相承的4个主范畴中,人业相洽主要依据“蜂鸣效应”理论,突出生产空间改造的关联性,通过产型转化实现集聚升级,在人与产业、企业的融洽发展中彰显城市的宜业;人居相适主要依据“城市人”规划理论,突出生活空间改造的舒适性,通过布局优化实现自治共存,在人与家居、社居的适应共存中彰显城市的宜居;人景相衬主要依据柔性化管理理论,突出生态空间改造的复合性,通过场景美化实现共治共享,在人与自然场景的相互映衬中彰显城市的宜乐;人文相承主要依据精细化管理理论,突出生态空间改造的独特性,通过韵味融化实现守正创新,在人与历史文化场景的赓续传承中彰显城市的宜游。相应内在逻辑体系的理论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1 “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内在逻辑体系图解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将之前未入选的17个案例的相关资料再次导入Nvivo 软件中,进行新一轮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其间未呈现新的概念和范畴,各概念之间的类属及其逻辑关系也没有发生改变,说明上述建构的理论模型通过了饱和度检验,在分析“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内在逻辑时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

五、“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的相互作用机制

图1所示的逻辑体系较为理想地描绘了“三生”空间基础上建设“四宜”城市的基本路径,但是并没有深入揭示实现路径中空间元素如何被汲取整合,进而发挥其最大功效的作用机制。因而,可结合主范畴在“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之间的联结作用,探索激发相互作用的元素,从而在空间改造与功能实现中突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如图 2 所示:

图2 “三生”空间与“四宜”功能的目标实现路径

(一)组织建设:“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内生动力

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推进人人有序参与的人民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方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20]。在当前城市治理中,要求“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逐级明确党建工作职责任务,市委抓好规划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区(县、市、旗) 委提出思路目标,具体指导推动,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 委抓好社区党建,统筹协调辖区内各领域党建工作,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强化‘龙头’带动;社区党组织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兜底管理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1]。借助“党委统筹的项目制”“基层党组织体系扩展”和“党员骨干下沉”等机制使党组织融入治理过程,以党组织能力的强化来统合基层社会,通过内生化的体制能力激活社会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运转能力[22]。

在上海城市治理中,构建了市、区、街道(镇)和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在组织思想建设上,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除了以人民城市为共同目标的政治动员外,还会强调大局意识、底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在组织结构建设上,除了有主要领导者、牵头机构、参与单位外,有关专家治理队伍还会为规划、实施、监管提供更专业的组织指导;在组织资源配备上,党的全面领导体制使得党中央决策、市委政策能支配调动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一切资源来支持治理更新;在组织人事管理上,通过对政府官员的任免、岗位调动和行政体系自上而下的责任传导来驱动下级官员完成城市治理的政治动员目标。这些组织建设发挥的动员作用,为激活“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提供了操作性、专业化的组织保障,也为增强治理成效提供了内驱动力。

通过组织建设,将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人民城市的治理成果。例如,在杨浦滨江“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案例A-30)中,党群服务站既可以提供手机充电、直饮水、医疗急救、图书借阅等服务,还可以作为建议征集点,征询人民所急所需。城市建设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城市发展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合力推动,城市治理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行动[23]。只有发挥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参与和融入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治理中,才能通过生产与消费、生活与工作、生态与发展三组关系,将由个人到家庭到社区到街镇到区县再到市的各层级联结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情的准确掌握、民忧的及时排解、民智的迅捷汇聚、民意的多元倾听,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推进、党群关系的融洽发展、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融汇延续、管理与治理的融通更新。普陀区曹杨一村成套改造项目实施(案例A-27),通过阵地联建、党员联学、工作联动、项目联推、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工作互动,突出加梯全程管理,做优浦东加梯模式。黄浦区金陵东路(宝兴里)旧改项目推进(案例A-01),首次在区级层面构建旧改项目“党建联席会议+临时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组织架构,发挥各单位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使历史上大体量旧改项目首次实现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

(二)制度保障:“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政策规定

制度建设关乎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24]。在城市治理中,治理主体由单一政府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市场中介和市民等多元主体参与,这种多元化主体的城市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转,必须由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来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保证城市有效运转、达成城市治理目标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助于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城市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制度既包括国家治理层面的,如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出台的纲要、规划、报告、决定等,也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实施方案、意见、条例等,这确保了中央与地方治理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城市治理的制度、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必须有相应的运作机制做支撑。一是公正机制。特别是在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等实施时要将相关程序作明确的规定。二是激励机制。对城市治理积极建言献策和做出特殊贡献者政府应专门奖励,藉以充分激发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责任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责任传导和“闭环管理”,确保制定的制度、政策达到预期目标。政府通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构出来的一套自洽的治理规则、价值和信念,使得个人和团队能够组织时间和空间,在实现社会治理意义的同时,也实现和再造个人和团队的存在价值。

上海非常重视城市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尤其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 年) 》和《上海城市更新条例》等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更是注重营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瑞金二路街道城市更新项目(案例A-03),通过成立“议事大会”和“执委会”,对小区治理开展民主协商,提升公房承租人参与意识,增强自治管理能力。在努力实现美好生活“住有宜居”(案例A-08)中,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作为上海第一个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诞生地的宝兴居委,压实责任,打好“亲情牌”“创新牌”和“干部牌”,圆满完成旧区改造任务。通过总体规划、落实意见、行动方案和有关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确定城市更新改造的区位特征、发展阶段与战略定位,先后迈过土地收储(“腾笼换鸟”)、规划设计(“画龙点睛”)与建设开发(“破茧成蝶”)“三道坎”,实现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功能治理的全面提升,为实体场所改造、居住环境美化、公共空间优化、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制度支撑。

(三)“三共”联动:“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功能塑造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共建的过程是寻求个人、集体和社会共识的过程,多以政治协商的方式实现其效用;共治的过程是寻求行政、市场和社群三者互补互动的过程,多以网络治理的方式体现其民主;共享的过程是寻求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为城市治理价值内核的过程,多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彰显其公平。协商治理是政治主体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通过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方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25];基层治理则通过对协商议题的确定、协商程序的设计、协商人员的吸纳及协商过程的控制,实现多元权力和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26];数字治理是打开群众路线的技术连接通道,为政社共治提供了多元治理主体、互动规则、目标共享、资源整合等动力基础[27]。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联动治理格局中,共建是起始点,突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通过对治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实现对更新治理的制度支撑;共治是着力点,突出全民参与和全过程参与,通过将“三生”空间资源有机整合,实现对更新治理的民主支撑;共享是落脚点,突出治理成果公平公正分配,通过将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品格嵌入空间功能的塑造中,实现对更新治理的价值支撑。习近平指出,人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8]。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治理,需要引入市民参与机制,增强市民与地方政府对话交流、协同合作的能力,可以使城市人在复合型的治理模式中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空间[29]。

比如,在努力实现美好生活“住有宜居”(案例A-08)、上生新所(案例A-18)、228 街坊城市更新与租赁项目(案例A-31)等案例中,就充分彰显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参与,人民意见被尊重、人民利益被保护。在全过程参与中,要特别强调统筹协调的重要性,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统筹协调,还有“三生”空间之间的统筹协调。城市治理要始终把握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方面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个人等行动者及构成的行动体系彼此之间形成“共享技术—治理领域知识”的协同能力[30]。在静安新业坊(案例A-10)、吴淞创新城(案例A-37)、“南桥源” 项目:梦回南桥·源启新篇(案例A-53)等案例治理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协同能力。

(四)差序布局:“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策略建构

城市更新的过程也是城市空间塑造的过程。城市空间由政府通过宏观制度政策、城市规划设计、行政区划调整、公共服务而塑造并形成分等级、有层次、次序和功能区分的空间被视为差序空间[31]。差序空间的治理是现代城市使自身管理结构与公共资源调配投放方式相匹配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手段对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作针对性的规划布局,确保公共资源的精准“投喂”,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同一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因其客观自然历史环境和政府主导的人才技术条件而被赋予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态空间之间的关系、功能和设施都会得到调整完善,在独特性中孕育一般性、在一般性中彰显独特性。正是差序布局这种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使得在空间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在分析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显性基础上,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治理效果彰显独特魅力。

差序布局之于城市更新,一是明确空间范围,物理空间的划定便于开展基础资源和条件的排摸整合,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配置;二是界定空间功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功能侧重不同,对于相应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成效都有重要的影响;三是突出宏观布局与微观更新,不是重视程度高低的差异、不是治理先后的差异、不是投入多少的差异、不是改造快慢的差异,而是更新特色的差异、整体与局部的差异。

比如,2021年初,首次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以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为代表的“五大新城”建设便是差序空间宏观布局的呈现。嘉定新城注重空间“耦合”策略,青浦新城聚焦空间“叠合”策略,松江新城强化不同功能片区的空间“缝合”策略,奉贤新城空间上突出“聚合”策略,南汇新城则强化功能、空间和交通的“汇合”策略[32]。围绕苏州河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案例(案例A-02、A-09、A-15、A-20、A-25和A-49)以及围绕滨江公共空间改造的案例(案例A-14、A-30、A-36和A-39),则都是同一河道在不同区域微更新的呈现,它们紧扣所在区域整体规划、功能布局、市民需求等进行总体上场景美化,具体又各有侧重。通过细化“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33]。在城市空间生产上,一方面,注重广场、公园、街道、商圈等具象空间的治理,以期符合市民的多样化需求,营造丰富和生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另一方面,选择制造业园区、数字产业园区、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基地等布点建设,因地制宜,多发展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此外,从细微处入手,在不破坏城市基础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拆旧补新、修复再生,也是差序布局的重要方式。永嘉路 309 口袋公园改造——“小口袋、大民生、微治理”(案例A-12)、苏州河中环桥下空间更新(案例A-16)等都是典型案例,实现了人情味与舒适感的和谐统一。

(五)精神熔铸:“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品质提升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熔铸是城市整体治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精神熔铸就是对城市历史文化、格局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的文明素养、伦理观和价值追求进行凝练与提升,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使具有历史特色、文化传统、时代特征、发展方向的城市精神成为城市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优势,成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核,进而提升城市生产、生活、生态质量,满足市民对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需求。

城市精神涉及城市的物理形态,如居住环境、绿地规划、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也涉及城市居民的精神状态,如价值取向、创新理念、协作精神、卓越品质等,是根植于城市历史、体现于城市现实、着眼于城市未来、区别于城市特质的灵魂[34]。熔铸城市精神,一是在城市新旧业态、新旧产业转化中,体现科技赋能生活的创新理念,打造智慧产业园区,满足生活、居住、办公等不同需求;二是在居住环境优化中,体现舒适性与功能性,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多听取居民的意见,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在公共自然景观美化中,体现景观治理与人民生活和谐统一,实现宏观规划与微更新相得益彰;四是在人文历史空间融化中,体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彰显城市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美化、文化的传承都是为了提升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与城市精神熔铸的目的是一致的。

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为例,海纳百川,是上海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追求卓越,是上海突出的城市品格;开明睿智,是上海的传统文化资源;大气谦和,是上海现代化的基石。在武康大楼的“加减乘除”:衡复风貌区精细化管理的“试验田”(案例A-13)中,看到了海派文化与江南地区城市民俗的和谐相处。在“世界会客厅”成为城市新地标(案例A-23)以及G60科创云廊:“世界之最”的产业长廊,托举起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光带(案例A-46)中,展现出勇立潮头的创新拼搏与责任担当。数字秀场德必易园:专业团队合作更新示范园区(案例A-50)、移动智地从智能硬件制造商到中国智能+生态园区(案例A-52)等案例彰显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现代化治理手段。“上海前门院,江南新天地:蟠龙古镇”(案例A-51)、生态岛探索城市绿色更新之路(案例A-55)发挥了上海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如图3 所示。

图3 “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在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有“点、线、面”三个维度。“点”就是各基层社区或单位,它们成千上万,散布在城市的各处,涵盖生产、生活和生态范围。“线”就是各项目或者案例,它们通过自治与共治,彰显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面”就是城市各网格,通过系统治理和数据治理,提升生产、生活和生态品质。“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有效运转,需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在做好制度和政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联动优势,依据空间资源和功能目标,推进差序空间布局,熔铸城市精神,在城市发展与人民进步的良性互动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研究表明,人业相洽、人居相适、人景相衬、人文相承构成了“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逻辑体系;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差序布局、“三共”联动、精神熔铸构成了“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逻辑体系勾连了“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建设,并通过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三共”联动、差序布局和精神熔铸五个方面的内在机制,整合好空间资源与治理技术,构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四宜”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讨论

在组织建设方面,市、区、街道和社区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在城市更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更多依靠体制动员,在一层一层的科层动员之下,村委会、居委会日益行政化,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向社会动员的组织基础与组织架构,加大了向社会动员的难度[35]。如何增强社会动员能力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成效的研究课题。

在共建共治共享“三共”联动方面,目前在全过程管理的模式上持续推进并取得实效,形成了基于平安管控、精细化管理、促进社会互动和提升公共服务等不同导向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四种实践形态[36]。但是在空间数字化治理方面,如何有效整合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生态环境数字化等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在 “三生”空间更新和“四宜”城市建设中人民群众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是未来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关注方向。

在精神熔铸方面,上海在对标对表国际大都市方面很有作为并积极推进,但是如何将世界标准与中国特色联结融合起来,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互联互动与有效支撑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点内容。

注释:

①限于版面,在55个案例中依据四大类型,各选取2个呈现,如需完整表格,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②各初始概念的编码来源于原始材料,括号中字母和数字组合为对应案例下初始编码的序号,如“A-46-a11”表示第46号案例下的第11条编码。同时,限于版面,12组范畴中,每一组仅选取一条代表性原始资料(初始概念)作辅助说明。如需完整表格,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猜你喜欢

三生案例空间
空间是什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创享空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