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县水稻生产上配方施肥的肥料利用率研究

2022-10-19徐红梅刘爱云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氮区无磷钾肥

徐红梅 刘爱云

(1如东县新店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南通 226432;2如东县土肥站,南通 226400)

随着人们绿色、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水稻施肥越来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江苏省各级政府也正在逐步从政策、技术等方面,将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和落实,以实现水稻生产科学减量施肥[1]。为此,笔者于2020年在如东县开展了水稻土上种植水稻过程中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试验,以期为水稻生产上的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如东县海青家庭农场(如东县新店镇月池村7组)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水稻土土类(如东县三大土类之一)、渗育型水稻土亚类、渗潮泥田土属、灰砂土土种,0~20 cm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3 g/kg、全氮含量为1.68 g/kg、有效磷含量为27.2 mg/kg、速效钾含量为128 mg/kg。试验田肥力均匀,田间基础设施良好,排灌能力强,无明显侵蚀,肥力水平中等,具有代表性,前茬作物为小麦,种植品种为“镇麦9号”。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于2020年6月8日播种,6月28日移栽,水稻全生育期在150 d左右。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 56%)。试验田块先施肥灌溉上水,后耙田整地移栽。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共设8个处理,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即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常规施肥区和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钾区、配方施肥区。其中,常规施肥区和配方施肥区面积均为333 m2,其他处理面积均为33 m2。各小区间设置高50 cm的分隔田埂,并用塑料薄膜包裹,两边薄膜埋深30 cm,单灌单排,防止串水串肥。各处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相同。

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施纯N 21 kg、P2O54.5 kg、K2O 4.5 kg,氮肥中基肥占比为23.4%、分蘖肥占比为28.6%、追肥占比为48%;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基肥、穗肥各施用50%。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施纯N 18 kg、P2O54 kg、K2O 8.4 kg,氮肥中基肥占比为30%、分蘖肥占比为30%、穗肥占比为40%,其中促花肥和保花肥施用比例为7∶3;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作基肥、促花肥各施用50%,具体肥料运筹情况见表1。

表1 各处理肥料施用方案 (单位:kg)

1.4 肥料利用率计算公式

氮(磷或钾)肥利用率=[全肥区作物吸氮(磷或钾)总量-无氮(无磷或无钾)区作物吸氮(磷或钾)量÷所施肥料中氮(磷或钾)素总量×100%[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知,水稻秧苗移栽后,各处理的茎蘖数不断增加,在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茎蘖数增加幅度有所差异。从7月4日—31日,常规施肥区和配方施肥区的茎蘖增长量均高于其相应的缺素处理区,其次为无钾处理区,而无氮处理区的茎蘖增长量低于其他处理区,表明水稻对氮素比较敏感,不施氮肥明显影响水稻秧苗分蘖。其中,常规施肥区的每667 m2茎蘖增长量为18.48万苗,配方施肥区的每667 m2茎蘖增长量为16.40万苗,常规施肥区的茎蘖增长量比配方施肥区每667 m2多2.08万苗,这与常规施肥区施氮量高于配方施肥区有关。7月31日—9月6日,常规施肥区的每667 m2茎蘖消亡量为6.33万苗,配方施肥区的每667 m2茎蘖消亡量为4.17万苗,常规施肥区的茎蘖消亡量比配方施肥区每667 m2增加2.16万苗,表明常规施肥区相对于配方施肥区虽然分蘖数较多,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无效分蘖。

从全生育期来看,常规施肥无氮区比常规施肥区全生育期短7 d,配方施肥无氮区比配方施肥区全生育期短6 d;因常规施肥区比配方施肥区施用氮肥略多,因而全生育期推迟1 d,表明过量施用氮肥会推迟水稻生育进程。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各常规施肥处理中,有效穗数表现为无磷区>全肥区>无钾区>无氮区,每穗实粒数表现为全肥区>无钾区>无磷区>无氮区,千粒重表现为全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实收产量表现为全肥区>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在各配方施肥处理中,有效穗数表现为无磷区>全肥区>无钾区>无氮区,每穗实粒数表现为全肥区>无钾区>无磷区>无氮区,千粒重表现为全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实收产量表现为全肥区>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以上结果表明,增施磷肥、钾肥可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钾肥对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效果更明显,且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更高,其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钾肥,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3-4],且配方施肥区的氮磷钾配比更为合理[5],其实收产量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增加43 kg,增幅为6.63%。

表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籽粒和茎叶养分含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4、表5可知,常规施肥区的每667 m2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16.689、3.340、13.774 kg,配方施肥区的每667 m2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16.975、3.427、14.845 kg,配方施肥区的氮、磷、钾吸收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区[5]。常规施肥区的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20%、28.33%、35.93%,配方施肥区的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0.82%、28.48%、39.35%,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区,其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62%、0.15%、3.42%。

表4 不同处理的水稻籽粒和茎叶养分含量情况

表5 不同处理的肥料利用率比较

2.4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施肥结构看,配方施肥区与常规施肥区的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22∶0.47和1∶0.21∶0.21,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节氮14.29%、节磷11.11%、增钾86.67%,更符合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通过减少氮肥、磷肥的投入量,减轻了因氮、磷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1]。从经济效益看,按纯N 4.30元/kg、P2O55.60元/kg、K2O 3.80元/kg、稻谷3.00元/kg计算,配方施肥区与常规施肥区的每667 m2肥料投入成本分别为131.72元和132.60元、产值分别为2 076元和1 947元,扣除施肥成本后,每667 m2经济效益分别为1 944.28元和1 814.40元,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净增收益129.88元。

3 结 论

在水稻生产上,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不合理的肥料投入量,明显提高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1]。本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区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20%、28.33%、35.93%,配方施肥区的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0.82%、28.48%、39.35%。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配比合理,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提高了4.62%、0.15%、3.42%,每667 m2产量较常规施肥增加43 kg、增幅为6.63%,每667 m2经济效益增加129.88元。

猜你喜欢

氮区无磷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无磷化乳聚丁苯橡胶聚合反应研究
钾肥迎来零关税
德江县2013年豇豆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报告
铝合金化学抛光机理及无磷工艺的研究现状
油菜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茄子氮肥总量控制应用效果
棉花“2+X”氮肥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