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师范专业课程目标评价体系*
——以西藏大学“手工艺术”课程为例

2022-10-19王琳

大众文艺 2022年19期
关键词:师范类课程目标师范

王琳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一、师范认证理念与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建设教育强国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当前国内高校、中小学教学的重大目标。师范生的培养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推动力,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作为近年来高校师范专业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准绳,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促进了课程目标合理性评价体系的形成,有效推进高校师范专业教学改革。

(一)师范认证理念的提出

“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参照了工程类专业教育认证的做法,以学生中心(Students Centred,SC)、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三大理念作为思想引领 。”这也成了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重大契机。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颁发,全面规范的引导国内师范类专业建设,使各高校不断研究认证标准、制订更为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教学支撑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等。西藏大学相继组织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形式进行培训与交流,线下主要通过委派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前往已通过认证的相关院校学习经验;通过笃行教育等培训机构交流学习认证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等相关知识。秉承持续改进理念,以教师专业标准等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家专业认证标准,不断完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评价与毕业要求评价体系,以持续改进为手段,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是一个具体实施、科学评价、持续改进的过程。

(二)师范认证理念与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师范认证理念贯穿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实施的每个方面,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遵循的准则;毕业要求各项指标点支撑矩阵主要由各门课程组成,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从定量分析也是主要通过各门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来体现;师范认证理念、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对应,形成合力。

毕业要求即学生通过四年的培养,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的标准,也可以简称为一践行三学会。根据认证要求,将毕业要求分为八项一级指标,根据专业特征的不同,可分解成24项或25项不同的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均需通过相应的课程进行支撑。

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达成情况则是反映师范生是否能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并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也符合师范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手工艺术作为中小学应用较广、颇受欢迎的一门美术课程,是西藏大学美术学(师范)的核心课程之一,隶属于学科教育平台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支撑毕业要求中的学科素养、学会反思。这门课程一方面需要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手工技艺塑造具有一定审美的物体形象,培养学生对综合手工材料的运用、色彩搭配、造型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具有自我反思及创新意识,学生需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初步具备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评价突出手工艺术课程亮点与问题

(一)课程目标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实施

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合理性评价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定期进行评价具有可行性,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借借鉴本校英语专业的评价机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西藏大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于2021年8月制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师范类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实施办法》(艺院字【2021】63号)《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方向)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等实施文件,遵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革”的认证理念,形成自评与他评的多元评价体系。美术系于2022年5月6日在纳金校区7-112智慧教室组织完成了“美术学(师范)专业第一期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会议”。

(二)手工艺术课程的目标及支撑情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手工艺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促进反思创作的课程,在课程中学生至少需要掌握一门技艺,了解其材料的特点,能熟练运用并独立完成两件较为完整的手工作品。手工艺术课程目标对应的是毕业要求中的学科素养与学会反思,其主要支撑课程目标的内容由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考勤登记表、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组成。(表1)

表1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情况表

(三)手工艺术课程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

专家小组评审环节听取任课教师的汇报,查阅支撑材料,评价手工艺术课程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能支撑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是否能支撑课程目标;作业安排是否能支撑课程目标;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是否能支撑课程目标;是否有较为完整的作品评分标准等。最后,依据《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方向)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美术学【2021】2号)中的专业学科课程目标达标评分办法,手工艺术课程达成度评价分按一定比例对教师自评分、评价小组评价分及课程考核成绩平均分进行折算,即总分=【(教师自评分×50%+小组评价均分×50%)+课程考核平均成绩】÷2;该课程评价小组平均分为88.85,教师自评分为86,课程考核成绩平均分为81.9,按上述方法折算,即:(86×0.5+88.85×0.5+81.9)÷2=84.7,大于60分,课程目标有效达成。

然而,手工艺术课程目标虽已有效达成,但专家组结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内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对课程进行深层次分析,突出了课程的特色与亮点,发现课程教学短板,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使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图片的形式介绍手工的基本种类与部分手工艺的制作工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促进反思,让学生首先了解手工材料的属性特征,结合身边的材料与工具进行加工制作,塑造实用或美观的手工艺术品。(2)教学内容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结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200多种结形,它从早期的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装饰物品。在色彩上,可适当运用藏区常用的红、黄、蓝、白、绿色巧妙搭配,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饰品。(3)线上授课。由于学生无法返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和“钉钉”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教学内容,课中资料分享、课后答疑,并通过平台建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4)由于手工作业的材料,多以就近取材为主,致使手工作业的类型更为多样性,区内学生的更倾向于民族手工艺。

手工艺术课程亮点突出,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也是明显存在的,主要体现为:(1)线上授课虽丰富了教学方法,但由于2022届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以区内生源为主,部分区内学生网络信号差,教师无法实时督促,学生也无法在课程中真切地体会到获得感,教学成效不显著。(2)手工课程以实践内容为主,但是由于学生身边的手工材料各不相同,教学示范不具代表性,也成为难点。(3)课程结课时尽管学生手工作业种类较多,但许多成品工艺粗糙,造型、组合、色彩搭配等有问题,效果不佳。

三、拟提升手工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与改进。”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中主要是测评学生通过这门课学了什么内容,学会了什么内容,结合专家的建议与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相应教学环节,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新一轮教学设计,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提升手工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实践课程采用线上授课具有局限性,可调整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说明手工课对于区内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有趣的课程,颇受学生重视,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可通过游戏法来引导中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获得体验。

第二,教学示范成为难点,可建议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自己能就近取材并感兴趣的手工类型;结合身边的传统民间工艺就近学习其制作流程,并思考制作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品。

第三,关于课程结课时学生手工作品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与一对一学生交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所处区域及其周边代表性民间手工艺,建议学生吸取区内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些手工技艺或色彩元素的运用,用传统的工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本土手工艺的发展增加助力。

第四,课程内容方面需要细化,不仅应突出手工作品的装饰性,更应与其实用功能相结合。同时,加强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守正、融合、创新;加强区域性的特色开发吸取民族手工技艺元素融入手工课程之中,重点以实验艺术类似的综合材料加以运用补充或丰富内容。

第五,丰富课程教学材料。通过调研了解中学生常用手工材料有哪些,运用讲授法讲解手工艺术的发展与具体分类,结合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其学生主动性;运用练习法或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材料属性,有针对性地传授其材料属性及运用方法,熟悉制作流程、增强动手能力、促进思考,使学生能将课程中学到的内容与中学美术教育有效衔接。

结语

“师范类专业建设应注重所开设课程的质量和课程与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是师范类认证的重点所在。”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遵循国家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优化教学方法,将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突显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设计以“产出导向”原则,以培养中学美术老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反思创新能力。各师范专业对应认证标准,秉承“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制订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目标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突显课程的优势与不足,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师范类课程目标师范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小小书画廊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