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基于天津市高职院校调研结果
2022-10-18高敬
高 敬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一、引言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新法中涌现出诸多亮点,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将职业教育内容贯穿于各层次教育教学之中,高等职业教育采取可贯通招生和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鼓励企业的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学校担任教师。近年来党中央愈发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升和发展,一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力求推动产教融合再上新台阶。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指引着职业教育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基于此,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以崭新的面貌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如何实现国家赋予的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职责是值得高职院校深耕细作的重要课题。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法律依据和方向指引,首先,要实现我国到2035年成为教育强国的目标需要高职教育从根本上进行战略性转变,尤其是理念、目标和政策等方面,扩大和夯实职业教育的对内支撑力和对外影响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整体战略布局要更趋科学合理;其次,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度,加强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创新和实践,对富国强民切实起到推动和牵引作用。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观点
高校社会服务的产生距今已有约160年的历史。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就此提出要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标志着大学开始走向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道路。美国学者德里克·博克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中提出大学要明确并肩负起自身使命,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来完成,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质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范海斯提出“威斯康星”思想,号召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中来,在校学习期间即可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稳定前行做出自己的贡献。
2.国内学者观点
朱国仁(1999)教授在《高等学校职能论》一书中阐述了国内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高等学校在职能上的演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建设和方向引领产生一定的启示。胡彩虹(2016)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研究》中运用实例分析法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剖析了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从转变观念、完善机制、技术创新、对口支援、国际合作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社会服务质量。伍晓(2021)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强调要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着力解决当前教师技能欠缺、研发能力弱、管理机制滞后等弊端,他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一定要抓牢抓实“社会服务教学团队”。
3.国内外文献述评
国外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相当丰富,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大多数都是围绕着社会服务的意义、作用和职能定位进行阐述,在如何进行社会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发展路径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加上各国国情不同,应从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打造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挥中存在问题剖析较多,也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方法,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设计、规划和研究,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的各高职院校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增强社会服务本领方面还缺乏具体有效的探索。因此,本文通过对天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指出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社会服务提升路径,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可以概括为: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资源服务、校企深度融合,将育人、就业、公益三者进行有机融合,通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综合促进这三方面的联动发展。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改进和提升。
1.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
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集中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社会服务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因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而进行的。所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和使命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然而通过对职业院校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对于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善上,普遍兴起的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而没有重点关注到对社会人员的培训和相关企业员工的成长,与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不足。从总体上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产生的科研成果,并未真正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缺乏推广的力度和举措。据2020年调查数据显示,职业院校与企业签约进行转化的科研成果不足30%;其中,最终在企业得到运、取得经济效益的成果仅在10%左右。
2.对外培训内容尚未形成实用化、体系化和特色化
就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推行社会服务的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培训内容对行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威海职业学院把对外培训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专门成立了社会培训中心,自2017年以来,共举办培训项目1100余个,受益人数已超过35万。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感知集团公司共建企业大学“无锡感知科技大学”,近年来合作开展企业岗位标准培训和新技术培训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从全国职业院校总体来看,对外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在持续不断地培训企业人员,但是输出的内容相对陈旧,只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微调,实用性不强。而且从培训体系设置上来看,更适合于尚无实践经验的在校生,缺乏针对企业人员实际情况的培训体系安排,接受培训的员工实际收获不大。在培训特色上也无明显体现,更多地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在特色和创新上没有进行深入地开发和探索,未形成特色品牌化效应。因此高职院校对外培训没有真正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尚未形成内容的实用化、体系化和特色化,缺乏针对性。
3.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不强
高职院校虽然越来越重视社会服务功能的推广和发挥,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尚未提升到确实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本课题组通过对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机电职业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进行在线问卷调研发现: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制度政策限制的客观因素,也有职业院校的主观因素制约,如对社会服务的要求标准不高,师资力量不强、软硬件水平有待提升等。总的来说,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往往停留在诸如入职培训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培训服务上,对于提升性较强的高级实操技能型培训则涉猎不多。同时对于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对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不强。
四、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教师工作任务量较大,与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通过对天津高职院校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周课时量普遍在12节以上,甚至有的老师周课时量达到20节。按照1:3的上课与备课时间比,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师们不但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同时还要担负起一定的育人职责,比如担任班主任、阳光导师、学业规划指导师、就业规划指导师等等。教师与企业沟通交流基本上是通过对外培训、下企业实践、带学生岗位实习、参与科技特派员的形式,除此以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很难再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并钻研社会服务工作。据调研显示,教师自发与企业沟通频次平均每学期不足两次。同时各校社会服务的考核机制尚未健全,在课题组调研的五所高职院校中目前只有两所建立起了社会服务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综合以上因素,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对社会服务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致使这些教师对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服务相对茫然,缺乏社会服务的实际能力。
2.高职院校缺乏促进社会服务发展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信息化教学和技能竞赛方面重视和投入普遍较大,并且很多学校将这两个方面的教师成就作为业绩考核、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的重要考量标准,且占有较高比重,甚至有的职业院校将这些项目作为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这样一来,社会服务受重视程度被无形降低。而且相比于本科院校,大部分职业院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更加复杂和严格,行政管理层级鲜明,虽然对于学校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教师才能的发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在与企业的科研合作领域,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呈现出短板,对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能很少去实地研究,对行业的发展前沿缺乏全面了解和把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的,与本科院校拥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不同,致使其在管理模式、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深入发展。
3.高职院校平台作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信息化浪潮势头强劲,在这一趋势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将生产效率提高到最优状态。但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制度、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下,技术翻新的速度和设备的先进程度还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无法向企业输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的、高含金量的技术培训服务。
五、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打造特色领军团队和领军人物
新《职业教育法》中指出,要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推广职业技能,弘扬劳动精神作为自身使命,拓展社会服务职能。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顶层设计,校方与社会各界多方联络接洽,围绕本校特色和优势打造自身社会服务的亮点,“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要加大对社会服务功能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主动出击,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优质化服务。其次要打造自身品牌,成立社会服务专项团队,在制度、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侧重,团队内部做好分工和协调,着力打造团队领军人物成为团队的核心和品牌标志。领军人物可以从教学名师和行家里手中产生,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先进的实践素养,掌握行业领域前沿的技术技能,带动整个团队做行业的排头兵。这样一来,既有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社会服务特色的宣传和推广,又有专业能力强的领军团队,职业院校才能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大做强。
2.构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联动的综合化社会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要集合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切实打造集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资源服务、校企深度融合为一体的综合社会服务平台,形成多方网状体系(如图1),与全社会育人、就业、社会公益活动等联动结合。
图1 综合化社会服务平台示意图
在学校层面,更加注重教师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时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引入真实工作任务,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训练效果。在课程考核中更为关注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着重加以考核。同时以专家指导、在线学习、专项培训等方式提升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在课题研究中不仅仅局限于纵向课题,还要积极开拓与企业合作进行的横向课题研究。在企业层面,可以与高职院校签定实习实训协议,成为学校的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企业将行业前沿信息以及最新的经营案例传递给高职院校作为一手的教学素材。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大三临近毕业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专业岗位工作中来,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练就职业本领。学校和企业合作还可以联合组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开发模块化的活页教材,共建在线精品课程等。在社会层面,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也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实践,如金融专业学生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金融防诈骗知识,帮助人们识别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对专业的了解,为自身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从学生时代起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3.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着力点,提供“定制化服务”
高职院校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优势、专业特点、服务对象等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定制化服务”。以往的社会服务常见于初级的培训,课件内容缺乏特色性和适配性。这样的社会服务模式没有深入挖掘和剖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根本症结,必然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定制化服务”首先是专业化的,对于合作的企业要深层次探究其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技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将高质量的培训内容传递给企业,已达到对企业技术有所提升的目的。其次“定制化服务”是针对性强的,面对企业遇到的瓶颈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和培训,无论是管理、技术、生产还是其他层面,有针对性地深耕细作,帮助企业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再次“定制化服务”是动态可调整的,从项目特点出发打造量身定做的服务方案,并且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与企业密切沟通,必要时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最大程度上贴合企业实际需求,以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定制化服务”才能起到真正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时也能为职业院校向纵深发展创下更好更强的口碑,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4.以网络化为依托,构建“互联网+社会培训”模式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有机结合,建设灵活高效的“互联网+社会培训”模式,打破原有的线下培训资源分布不均,培训成本较高的局限性,突破培训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运用高科技智能手段提升社会服务的功能和效率。第一,高职院校可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组建职业技能培训班,对于距离较远或者学员不方便参加线下班的企业可以进行远程录课,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社会公众开放网络宣讲课程,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进行课程直播,讲解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备操作要点、手工艺品制作与推广、花卉和农产品种植技巧等技术技能,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传递给有需要的人群,从而为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助力。第二,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下,高职院校同样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与行业、企业对接,进行“跨区域电商”产销课程培训,帮助当地特色企业和农产品进行线上营销,宣传当地文化和特色产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学生开展销售比武大赛等活动,按照学生的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既能实现区域特色产品的线上输出,也能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销售本领。第三,对于那些在先进技术方面有迫切需求的企业,可以提供专门的线上培训,讲解最新的行业技术,如财务系统、人工智能、OA系统管理与维护、数控设备操作等,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帮助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5.坚持育训并举,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也可以体现在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制度上的纵深发展。近些年这一制度已经在部分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进行了试点开设,并且初见成效,但是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这一制度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相融合,把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的内容有机融入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课程教学标准与考证标准进行对接,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既取得了学历证书,同时也掌握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大量在校生因此而获益,考取了有一定含金量的职业技能证书,大大增强了就业实力。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也可以运用于高职院校对外技能培训考证的社会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