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分析

2022-10-18王加旭吴继功刘晓明邵水霖陈志明李海侠郝永玉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线片脊髓

王加旭,吴继功,刘晓明,邵水霖,陈志明,高 博,李海侠,郝永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北京 10010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主要由颅面部在水平方向受到瞬时加-减速暴力作用,头颈过度屈伸所致,导致椎旁软组织、椎体及脊髓病理改变[1],好发于车辆追尾事故中,这一概念1982年由Pang和Wilberger[2]首次提出。由于当时以X线片及CT检查为准,对脊髓异常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漏诊和误诊。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医师可以直观观察脊髓异常,结合患者颈部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患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急慢性疼痛、背痛、上肢放射痛、感觉及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瘫痪。目前,非手术及手术是两种主要治疗方式,现有文献对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报道不一,治疗有效性仍存在争议[3-5]。有学者认为[6]伴随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行减压手术。而对于颈部扭伤后轻度或缓慢进行性颈髓损伤的患者,尚无法确定早期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治疗[7]。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法改善,不得不进行延迟手术治疗,而延迟手术是否会影响预后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患者74例,对其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明确颈部过伸损伤史;(3)临床表现颈部疼痛、四肢感觉运动障碍;(4)X线片及CT检查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5)颈部MRI示颈髓受压,伴或不伴脊髓信号改变。排除标准:(1)既往行颈椎手术史;(2)影像检查显示脊柱肿瘤、颈椎骨折或脱位;(3)既往存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4)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损伤需要抢救。

本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患者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49~76岁,平均63.5岁。道路交通伤63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3例。根据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选择早期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神经症状加重的患者,行延迟手术治疗;依据上述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42例)及延迟手术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早期手术组:伤后24~36h进行手术治疗42例(56.8%);延迟手术组32例(43.2%)非手术治疗10周后或神经症状恶化,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延迟手术治疗。见表2。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医师实施完成,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延迟手术组术前与入院时NDI、mJOA、VAS比较

2 治疗方法

2.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依据:X线片示颈椎存在生理前屈,MRI示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颈髓受压,颈髓未见异常信号。患者入院后给予颈托制动、动态心电监护、吸氧、吸痰等处理措施;根据患者损伤时间,予以甲强龙激素冲击,甘露醇、抑酸药物、低分子肝素钠及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行传统中医、主被动康复锻炼及高压氧治疗。

2.2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治疗依据:X线片示颈椎生理前屈消失或反弓,MRI示存在明确颈椎间盘突出,颈髓受压,黄韧带肥厚,颈椎管狭窄,颈髓可见异常信号;延迟手术治疗依据:X线片示颈椎存在生理前屈,MRI示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颈髓受压,颈髓未见异常信号,采用非手术治疗10周疗效不佳[8],或者治疗期间神经症状恶化[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下降超过2分或低于12分]。

手术方式包括颈前路突出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颈后路椎管减压、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颈托制动、动态心电监护、吸氧、吸痰等处理措施;伤口定期换药,按时拆线;抗生素、甘露醇、抑酸药物、低分子肝素钠及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行针灸、主被动康复锻炼及高压氧治疗。

3 观察指标

采用颈部残疾指数(NDI)、mJO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24个月的状态,评估两种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通过颈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C2~C7在各随访时间点的颈椎活动度(ROM)。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患者入院后均得到及时治疗,并通过门诊、电话或邮寄影像资料的方式随访24~30个月,平均26.3个月。

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24个月,两组患者NDI、mJOA和VAS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3、4。两组术后在同一随访时间点,早期手术组NDI、mJOA疗效均优于延迟手术组(P<0.05),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6、12、24个月后分别进行X线片检查,ROM较术前均减少,颈部活动受限(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手术组术后同一随访时间点NDI、mJOA、VAS及ROM比较

患者经治疗后mJOA评分改善,但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并发症。早期手术组出现颈部僵硬及疼痛(2例),而延迟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肺炎(5例)及颈部慢性疼痛(2例)。与早期手术组比较,延迟手术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炎的风险更高(P<0.05)。典型病例见图1、2。

图1 患者男性,70岁,因“交通事故致四肢麻痛、无力4h”入院。颈椎X线片示颈椎后凸畸形,增生明显,MRI示脊髓受压明显及髓内异常信号,mJOA评分12分,予以颈椎前路减压、椎体次全切、钛网植入融合内固定术,出院时mJOA评分15分,末次随访时肌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a、b.术前MRI及X线片;c、d.末次随访时,MRI影像压迫及髓内信号已消失

图2 患者男性,46岁。主因“交通事故致双上肢麻痛无力2d”入院。入院后mJOA评分15分,予以非手术治疗4周后,mJOA评分下降至13分,MRI示髓内信号较前明显,与患者沟通后,予以颈椎前路椎管减压融合钛板植入内固定术,出院时mJOA评分恢复至15分,末次随访时肌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a、b.术前MRI及X线片;c.非手术治疗4周后,MRI示髓内信号较前明显;d.末次随访,颈椎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良好

讨 论

颈髓挥鞭伤好发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颈髓损伤[9],由于交通业的快速发展,追尾事故所致颈髓挥鞭伤增多,患者更趋年轻化。针对这一疾患,欧洲每年需花费100亿欧元[10],造成巨大的家庭及社会负担。本研究中交通事故所致63例(85.1%),预示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当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的研究理论多种多样,从单纯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到神经生理学角度,解释鞭击损伤后疼痛的和功能障碍[4],但确切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案难以统一。

当前,手术治疗往往是在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基础时所采取的治疗手段。既往文献报道,手术治疗对于伴有明显脊髓压迫的颈髓挥鞭伤患者具有突出疗效[11]。然而,如何选择最佳手术时机,目前尚无报道。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笔者医院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伤的效果。结果表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依然可以从延迟手术中获益。同时,笔者也发现影像学存在明显压迫,椎管狭窄的患者而言,早期手术减压可显著改善NDI、mJOA及VAS,结果与先前临床研究结果大致相仿[12]。

相较于早期手术,许多急性颈髓挥鞭伤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但10%~40%患者非手术治疗是无效的[13]。尽管非手术治疗存在局限性,但非手术治疗在花费、患者认可度等方面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当前仍有许多研究开展,包括颈托固定、牵引、理疗等,但很少有证据表明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挥鞭伤患者[14]。笔者医院对脊髓无明显影像压迫的患者,综合采用颈托固定、激素冲击、理疗、高压氧等非手术治疗方案,但对于有部分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建议其手术治疗。笔者认为颈椎在受到加-减速暴力冲击后,黄韧带瞬间发生褶皱,椎间盘向后挤压后纵韧带,加剧椎管狭窄,造成脊髓损伤,可能是其出现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原因,延迟手术虽然时间较晚。但依然能稳定固定颈椎,同时切除突出髓核或扩大椎管,对神经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结果也证实延迟手术能改善患者NDI、mJOA及VAS,表明充分手术减压及稳定的颈椎固定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既往研究认为,存在脊髓压迫的挥鞭样损伤,积极外科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15-16]。本研究发现,早期及延迟手术治疗都能缓解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但早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显示出手术干预时机选择的重要性。Furlan等[17]研究发现脊髓减压时机对神经预后影响较大,建议早期手术减压是安全可行的。早期手术的优势在于,早期减轻原发性和继发性神经损伤。延迟手术虽然也能解除压迫,但长期脊髓压迫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恢复需更长时间。Jalan等[6]关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手术减压可提供良好的临床和神经功能恢复。Takao等[18]也认为早期手术减压是安全可行的。相似的研究也支持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这可能会带来更有利的神经功能改善[19]。因此,无效的非手术治疗可导致持续性神经损伤,延迟手术干预虽然可以解决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问题,但临床效果不及早期手术,对于存在影像压迫、颈髓异常信号的患者,尽早手术为宜。

ROM是评价颈椎功能的重要指标,多数研究关注挥鞭样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继发于挥鞭样损伤后ROM变化的报道很少,对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关注不多。本研究发现,早期及延迟手术组患者术后ROM在各随访期间均有所下降(P<0.05)。而对于每个随访时间点的组间差异,两组患者ROM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传统颈椎减压固定术后,颈椎活动受限类似[20],且ROM与融合节段的数量明显相关,提示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关注固定融合对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并发症是手术治疗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中,延迟手术组并发症分别为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肺炎(5例)及颈部慢性疼痛(2例),与早期手术组比较,延迟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较多(P<0.05)。考虑原因为延迟手术组经非手术治疗,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而进行早期手术患者能够早期下地,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卧床时间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是对既往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并未对手术方式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可能存在潜在的数据偏移;本研究系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样本量偏少,需要进一步可靠和长期随访,以进一步佐证研究结论。

作者贡献声明:王加旭、吴继功:研究设计、采集数据及分析、统计分析、文章撰写;刘晓明、邵水霖、陈志明:研究设计、实施研究、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审阅文章;高博、李海侠、郝永玉:实施研究、采集数据、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线片脊髓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X线片联合MRI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人工智能在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识别假体的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